2019 年吉林长春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 分)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1 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烂
C.动物呼吸
D.水结成冰
3.(1 分)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氢气
D.水
4.(1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A.
块状固体的取用
B.
液体的倾倒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液体的滴加
5.(1 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B.用灼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C.煤、石油都是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D.工业废水排放前需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6.(1 分)ClO2 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X,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SO2 的名称为二氧化硫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X 的化学式是 NaHSO4
D.ClO2 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64
7.(1 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8.(1 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NO3、NH4Cl 都能用作化肥
B.NaOH、CaO 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
C.N2、O2 都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NaHCO3、Ca(OH)2 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9.(1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pH 小于 7 的降雨一定是酸雨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1 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分离 CaO 和 CaCO3: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
B.制备 CaCO3:向 CaCl2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过滤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D.除去 CO2 中混有的 HCI 和水蒸气: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 NaHCO3 溶液和浓硫酸
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
11.(3 分)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的符号是
;
(2)3 个钠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
;
(3)水的化学式为
;
12.(3 分)根据如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 1 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
;
(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溴离子;
(3)图 2 中,与溴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选填字母编号)。
13.(3 分)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在实验室配置溶液时,常用蒸馏水做
;
(2)自来水厂常利用
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验证水是由
组成的。
14.(3 分)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可能导致集气瓶底炸裂的原因是:瓶中未预先放入少量
或细沙;
(2)实验二中加热片刻,观察到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由此
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
(3)实验三通过对比
(选填试管编号)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与水
有关。
15.(3 分)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石墨具有优良的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3CO+Fe2O3
2Fe+3CO2,其中 CO 发
生了
(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CO2 和 CO 可以相互转化,写出 CO2 转化为 CO 的化学方程式
。
16.(3 分)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将 15g 硝酸钾加入到 l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
(选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各 100g,分别蒸发掉 10g 水,恢复至
30℃时,
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较多。
(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蒸发
结晶”或“降温结晶”)
17.(3 分)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生铁和纯铁,硬度较大的是
。
(2)铝制品其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
密的
(用名称或化学式填空)薄膜。
(3)向 AgNO3、Cu(NO3)2、Na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金属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8.(6 分)下列实验药品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 F 的仪器名称是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 A、H、I、J、L、P 和
。
②检验 CO2 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
(3)用 2KMnO4
K2MnO4+MnO2+O2↑制取 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加热 31.6gKMnO4 理论上最多可以生成 O2 的质量为
g;
②当观察到导管口
时,开始收集氧气。
A.刚有气泡放出
B.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
19.(3 分)在实验室里,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
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20.(3 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SO3 和 H2SO4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
;
(2)反应④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的形成只与燃料燃烧直接产生的颗粒物有关
B.使用清洁燃料,减少 SO2 和 NOx 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
21.(4 分)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Mg 和稀硫酸
实验二:MgO 和稀硫酸
实验三:Ba(NO3)2 溶液和稀硫酸
实验四:KOH 溶液和稀硫酸
(1)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试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
此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 KOH 溶液和 H2SO4 发生反应;
(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写出滤液 a 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
;
②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白色沉淀 A 一定能除去 MgC12 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B.用白色沉淀 B 能检验 CaCl2 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C.用滤液 b 与适量的 K2SO4 溶液混合,过滤,制备 KNO3 溶液
D.向溶液 c 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或过量的 Na2CO3 溶液都有明显的现象
22.(3 分)某白色固体由 BaSO4、BaCO3、Na2CO3、Ba(OH)2 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
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已知:BaSO4 不溶于稀
盐酸)
序号
操作
Ⅰ
Ⅱ
Ⅲ
现象 有气泡产生,固体有剩余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
最终显
色
结论或解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
释
Na2CO3:生成气体的化学方
BaCO3.
程式为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C。
5.C。
6.B。
7.B。
8.A。
9.C。
10.D。
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
11.
解:(1)H;
(2)3Na+;
(3)H2O。
12.
解:(1)35。
(2)得到。
(3)C。
13.答案为:
(1)溶剂;
(2)活性炭;
(3)氢元素和氧元素。
14.
解:(1)水;
(2)可燃物;
(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