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座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
造型
)(2 分)
答在区域外或试卷上均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7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汉字书写,既是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尽管秦
朝缔造..了“标准字体”£[1]小篆..,但这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汉字书写从一个极致走向
另一个极致,软笔书写又赋予汉字以弹性,使其呈现出(变化无穷/变幻莫测)的线条之美,
就像太极功夫,于闪转滕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铤万钧....的力量。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即兴..
写下《兰亭集序》£[2]颜真卿几经找寻,在悲伤愤懑中蔽墨挥就《祭侄文稿》□[3]苏轼在人
生千疮百孔....之时,于黄州草屋写下《寒食帖》。岁月(涤除/洗灌)不去汉字书法之美,亦不
曾湮没..那些书写者。见字如面,他们在飞扬的笔画里活着,在舒展的线条里活着,须臾..不
曾离开。愿你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宫阙..。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缔.造(dì)
B.即兴.(.xīng)
C.湮.没(yān)
D.须臾.(y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变幻莫测
A.变化无穷
C.变化无穷
D.变幻莫测
3.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1]处:冒号
B.第[1]处:破折号
C.第[1]处:冒号
D.第[1]处:破折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星堆考古专家把先进的实验室等搬到考古现场进行考古的新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
B.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着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
C.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毕生奋斗的伟大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不挨饿。
D.根据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改编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塑造了基层党员平凡感人的故事。
第[2]处:分号
第[2]处:逗号
第[2]处:逗号
第[3]处:分号
第[3]处:逗号
第[3]处:逗号
第[3]处:分号
小篆
蘸墨
宫阙
闪转膝挪
悲伤愤懑
第[2]处:分号
雷铤万钩
千疮百孔
)(2 分)
洗濯
涤除
)(2 分)
涤除
洗濯
)(2 分)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其《渔家傲》一词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蓬
舟吹取三山去”都运用了典故。
)(2 分)
)(2 分)
B.汪曾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津记事》等。其散文多写琐细事物,如话
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C.古代书信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写景抒情,如陶弘景的《答谢中
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D.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是对对方的尊称,《范进中举》
中的“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
6.下面情境中,劝说最得体的一项是(
周末,全班同学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参观过程中,两位同学紧靠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中
一位还摘掉了口罩。作为班干部的你看见了,走上前去劝说。
A.两位同学好!疫情防控时期,务必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请遵守纪律并停止说笑!
B. 喂!你们怎么把先前的要求都给忘了?又说又笑,成何体统!快把口罩戴上,保持距离!
C. 两位同学好!博物馆是公共场所,应戴好口罩,保持距离,注意举止文明,你们觉得呢?
D. 哈!两位同学,你们可真有个性!现在应该认识到错误了吧?快戴好口罩,不要再说笑。
7.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共 8 分,每空 1 分)
(1)蒹葭萋萋,
(2)鸡声茅店月,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4)潭中鱼可百许头,
(5)
(6)
(7) 李 白 《 峨 眉 山 月 歌 》 一 诗 中 , 写 月 映 清 江 美 景 、 点 秋 夜 行 船 之 事 的 诗 句 是 :
“
二、综合性学习(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8~10 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温庭筠《商山早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
。(苏轼《定风波》)
。(《诗经•蒹葭》)
,
。”
历史不曾远去,梦想铸就未来。亲爱的同学,2021 年“回眸·仰望·沉思”主题语文
活动开幕了!现邀你参加,请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回眸——重温红色记忆】
5 月 19 日,现代吕剧《先驱·王尽美》在日照市首演。全剧共有六场,讲述了中国共
产
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奋斗不息的一生,颂扬了他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人格。下面是第三
场和第六场演出的主要内容:
第三场:在不懈努力下,1921 年春,王尽美和邓恩铭等人秘密创建了山东省最早的党
组织——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烛光首次点亮齐鲁大地。为表达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王尽美激情赋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滩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
他因此改名“尽美”以自励。
第六场:终日奔波各地,积劳成疾,王尽美感染肺结核病。1925 年 4 月,他再次到青
岛组织罢工,罢工胜利,他却病发倒在队伍中;7 月,本在家休养的他告别母亲,到青岛继
续工作;8 月 19 日,不幸病逝,年仅 27 岁。病重期间,他让青岛党组织负责人记录,口授
遗嘱,无任何个人要求,唯愿全体同志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到底。
8.请根据你的理解,为以上两场演出拟定恰当的四字标题。(4 分)
场次 第一场
标题 辞家投考
【仰望——见证追梦奇迹】
第二场
走进风雨
第四场
红船一大
第五场
纱厂喋血
第三场
第六场
5 月 15 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
落
火星,中国成为第三个真正踏上火星的国家,也是首次实施火星探测即成功着陆的国家。
“祝融号”火星车一亮相就引发广泛关注。
9.科普展上,一位外国中学生对“祝融号”火星车的命名很感兴趣,向你请教。以下介绍,
语
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这一名称是经全球征名、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环节最终确定的
②“祝融号”的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③也希望以此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神秘宇宙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④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教人们学会用火
⑤我们以火神的名字命名第一辆火星车,寓意点燃中国行星际探索的火种
A. ①③⑤④②
【沉思——积蓄前行力量】
B. ②④⑤③①
)(2 分)
C. ④②①③⑤
D. ⑤②③①④
暴风雪咆哮不止,猖狂了一夜。……借来的那件旧上衣一点也不保暖,一只脚上的
旧套鞋老往里灌雪,好几次掉到雪里,另一只脚上的靴子也有随时掉底儿的危险。由于
睡在水泥地上,他的脖子上长了两个大洞包。瘦骨嶙峋的他,两眼熬得通红,猛烈地挥
动着大木欲铲雪。……他发烧好几天了,这天的体温比哪一天都高。吮吸工程队血液的
肠伤寒也悄悄地向他进攻了。但是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
神,奋力地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上工。 (有删改)
10.片段选自《_
“他”
》。这是“他”在艰苦的环境下
的品质。(4 分)
、
的场景,体现出
三、古诗文阅读(共 8 小题,19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11~12 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王湾诗首句中的“青山”即题目中“北固山”,“行舟”“客路”已含旅途奔波之意。
B.王维诗中的“孤烟”指烽烟,“候骑”指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指前线统帅。
C.两首诗的颈联既写景又言事,还蕴含着自然、人生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D.两首诗炼字精妙,“平”字写出江潮涌涨、与岸齐平,“直”字写出烟的劲拔之美。
12.两首诗都写到“归雁”,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二)文言文阅读Ⅰ(共 3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5 题。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 为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选自《桃花源记》,陶渊明)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出师表》)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酿泉为.酒(《醉翁亭记》)
14.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15.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6.
17.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第①自然段写田园风光、百姓的日常生活及精神状态,表现桃源环境优美、社会安宁。
B.“皆叹惋”写渔人及桃源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桃源外百姓遭遇的惋惜,言简意丰。
C.选文叙写善用照应,如“得其船”照应“便舍船”、“寻向所志”照应“处处志之”等。
D.选文描绘的世外桃源寄托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
(三)文言文阅读Ⅱ(共 3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8 题。
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荣阳①。汉王计欲捐.成皋②以东,屯巩③、洛④以.拒楚。郦
生⑤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⑥,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藏粟甚多,
楚人拔荣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遗卒守成率,此乃天所以资汉也。今楚易取而汉
反却,自夺其便,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海内摇荡,天下之心
未有所定。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荣阳,据救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⑦大行之道,以示
诸侯效实形制⑧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臣请得奉明诏说齐
王,使之为汉而称东藩⑨。”上曰:“善。”乃从其画⑩,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
改)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
【注】①荣(xíng)阳:地名。②成皋(gāo):地名。③巩:地名。④洛:地名。⑤郦生:刘
邦谋臣。⑥赦(áo)仓:古代重要粮仓,在荥阳东北数山。⑦杜:堵住。⑧形制:占据有利
地形以制取对方。③藩:属国。⑩画:谋划。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捐.成皋以东
捐:放弃
B.屯巩、洛以.拒楚
以:来
C.乃引而东.
东:东方
D.据敖仓之粟.
粟:泛指粮食
17.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此乃天所以资汉也。
1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 分)
A.项王充分认识到成皋、散仓的重要性,但迫于汉王兵势,只让罪犯守成皋,放弃了散仓。
B.汉王从“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拒楚”到派兵“复守敖仓”,可见其善于听取意见。
C.从劝汉王占要地、争天下及主动请求劝说齐王可看出,郦生洞察天下大势,善于进谏。
D.选文从正、侧两方面刻画郦生形象,其建言献策是正面描写,汉王称善纳策为侧面描写。
四、现代文阅读(共 7 小题,21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共 3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未来,电从天上来
庞之浩
①太阳是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取之不尽的核心能源系统。地球上的传统能源面临枯竭,
太空电站或将成为 21 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空电站,简而言之,就是把地面的
太阳能发电装置搬到太空,在“天上”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送
到地面。
②电站“上天”,主要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在地面上,太阳能受到大气的吸收
和散射、云雨的增减及季节与昼夜更替等因素的影响衰减很多,能量密度也变化巨大,很
不稳定。太空中的太阳能非常充裕。据估算,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最高
发电功率约为 0.4 千瓦,在平流层为 7~8 千瓦,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电功率可达 10~14
千瓦。即便电能在多次转换过程中有所损耗,太空发电的整体效率仍非常可观。
③从技术原理看,太空电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能
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等形式,向地面接收系统发送波束;地面转
换装置,将其转换为电能接入电网。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光伏射频天线模块”,用于发
电和能量转换,并计划于 2023 年进行空间段到地面段的电力传输演示。
④太空电站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可以大规模收集、转换和利用太阳能,发电量
与地面核电站相当。从太空中获取的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不依赖大规模电
网,可对偏远地区、受灾地区以及重要设施等进行定向供电或移动供电。例如,假若有了
太空电站,电动车就无须四处寻找充电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充电。
⑤不过,建造太空电站还需要攻克多重技术难关。单个太空电站的面积至少相当于 1400
个足球场,发电功率为兆瓦级,使用寿命须达到 30 年以上。要建造这么宏大的空间系统,
在材料、运载、航天器控制、在轨组装及维护等不少关键领域仍有待突破,远距离无线传
输大功率电能技术也亟待攻关。此外,高昂的成本和安全隐患也须考虑在内。
⑥未来,电从天上来。英国对太空电站已展开研究,日本也开始了试验。中国已于 2018
年在重庆启动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还绘制出实现目标的技术路线图,有望成为世界上
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选自《人民日报》,2021 年 4 月 1 日,有删改)
19.下列相关表述,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2 分)
A.导致地面太阳能衰减的因素有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云雨的增减以及季节与昼夜的更替等。
B.美国研发的“光伏射频天线模块”,用于发电和能量转换,目前尚未进行电力传输演示。
C.建造太空电站需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如材料、运载、航天器控制、在轨组装与维护等。
D.太空电站虽能有效解决能源问题,但因建造成本高昂、安全隐患巨大,并不被各国看好
20. 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的题目新颖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体现了科学小品文富有趣味性的特点。
B.第②自然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准确说明地面上的太阳能很不稳定。
C.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强调单个太空电站的最小面积,表达准确严谨。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太空电站的建设目的、装置、优势及当前需攻克的技术难关。
21.就选文看,太空电站的优势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 4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5 题。
父亲和那棵树
寇建斌
①父亲把香椿树锯倒了。
②先剃去枝杈,再锯断树干。女儿云到家时,树已躺在地上。院子空出一片,枝叶散
落一地。云大喊:“爸,你怎么把树锯了?”父亲笑笑,不语,兀自打理着那已然不是树的
木头。
③树是父亲小时候栽的,与父亲的年龄相仿。一开春,就会冒出一树嫩芽,散发出醇
厚浓郁的香气,灌满院子,灌满屋子,溢到村里村外。
④到了谷雨这天,父亲就用绑了铁钩的竹竿摘香椿芽。云想爬到树权上摘,父亲说树
还小呢,撑不住。云想拿竹竿自己摘,父亲说小孩子手上没准呢,会把树弄疼的。云只能
巴巴地抬着下颠看父亲摘。
⑤阳光均匀地洒满枝头,香椿树顶着一头灿烂,随风在春日里摇着。父亲很小心,扳
住芽头,手腕轻轻一抖,一苗嫩芽就飘落下来。云举着两只小手赶紧去接,嫩芽浮在手掌
里,晶莹透亮,比花儿还漂亮。云将嫩芽擎到鼻尖,眯起眼睛,细闻,感觉那香气立时钻
进了自己的身体,充盈在心里,肺里,脑袋里。父亲摘,云捡,待那洒满金色阳光的嫩芽
都到了梦筐里,云便把一箩筐阳光抱进屋里。
⑥这天的饭食里便有了云最爱吃的菜——香椿炒鸡蛋。金黄色的鸡蛋,翠绿色的香椿,
杂糅在一起,很好看,也很好吃。云便把这一天当作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⑦香椿树很奇特,被剃光了头,就像理了发,很快又长出一茬嫩芽,接着又被剃一次。
之后的叶子不香不嫩了,才属于它。许是因为每年要贡献两茬叶子,香椿远比臭椿树长得
慢。臭椿的叶子闻着臭,连猪羊都不吃,树干却光滑,不像香椿满身伤疤般干裂,而且高
大挺拔,站在香椿身旁,有种趾高气扬的傲慢。不过,论木质,臭椿松腕,不及香椿细密
结实,难以派上用场。香椿站在矮处,并不仰视它,只安静地待在一隅,每年春天都奉献
出新生命的嫩芽。
⑧父亲剥去树皮,解了板,码好放起。次年开春,把铸、凿、刨、斧、锯全套把式搬
出来,开始在木板上打墨线,他在做一件家具。云问做什么,父亲仍笑笑,不语。
⑨父亲早年当木匠,手很巧,帮人打过许多家具。后来村里需要,当了民办教师,就
没有时间了,家里至今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他把全副心思都用在学生身上。云半夜
醒来,常看到父亲如雕像般坐在桌前,整理教案,批改作业。父亲的辛劳并未给家里的生
活带来多少变化,工资少得可怜,农活耽误得多,庄稼收成也不好,不待别人奚落,他就
羞愧不已。只有在面对学生的毕业成绩单时,父亲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长期劳累加上营
养不良,使他很早就患上了肺病,人佝偻成大虾,嗓子咳到嘶哑。云劝父亲去看病,好多
人也劝,父亲只笑.笑.
[1],说没事,依旧坚持上课,他一刻也放不下他的学生。
⑩父亲像雕琢工艺品一样,用他的香椿木做那件家具。按传统工艺,全部榫卯,
不用一颗螺丝、铁钉。他做得很痴迷,也很吃力。谷雨这一天,家具终于做成了,是一张
方桌,香椿木繁复细密的花纹清晰可见,那桌面美得像一幅画。家里人,邻居,还有村里
[2]了,也永远地止住了咳嗽,笑容凝固在了他的
的许多人都来看,无不赞叹。那天,父亲笑.
脸上。
⑾又是谷雨,云坐在方桌前,看着那繁复细密的花纹,闻着从木纹里渗出的香气,想
父亲的一生,想那棵香椿树,若有所悟。
改)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1 年 5 月 25 日,有删
2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自然段,单句独立成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以阅读冲击感。
B.父亲当民办教师,工资很少,并未给家里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感到后悔,羞愧不已。
C.第[1][2]处“笑”含义不同,第[1]处是不在意的笑,第[2]处是心愿终了倍感欣慰的笑。
D.文章构思巧妙,以香椿树为线索,既叙写眼前的事,又插入相关回忆,行文波澜起伏。
23.第⑦自然段写臭椿树有何作用?(4 分)
24. 请根据提示,赏析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