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基础积累。(共 10 分)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驻扎在岩壁的石头或矗立向上,或倾斜飞翔,毫不掩饰自己的峥嵘险峻(营造/构造)
令人畏惧的惊险氛围。而那些匍匐在山岭、蹲立在溪畔的象形石,或像龟兔,或像猿猴,或
像鸡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构筑和谐的生态景象。那些普通的石头以(简约/简易)造
型出现,也是遵循返璞归真、大道从简的艺术原理,很是帖近人的情感意愿和审美意识,一
如画中小品和诗中小令。①_____,演绎峡谷的自然之美;②____,彰显峡谷的幽深意境。
磐石,也叫关门石,十多米高,如一座关隘封锁着一处险要。峡谷岩石遍布,稀少的泥土,
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驻扎.(zā)
矗立
峥嵘险峻
B.匍匐
C.帖近
D.磐石
溪畔.(pàn)
维妙维肖
演绎
栩.(xǔ)栩如生
关隘.(ài)
返璞归真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构造 简易
B.营造 简约
C.营造 简易
D.构造 简约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①以画之韵
②以诗之形
B.①以诗之韵
②以画之形
C.①以画之形
②以诗之韵
D.①以诗之形
②以画之韵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峡谷遍布岩石,稀少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B.峡谷岩石遍布,泥土稀少,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可谓奇迹。
C.峡谷岩石遍布,稀少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可谓奇迹。
D.峡谷遍布岩石,泥土稀少,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2.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
②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林冲表现
很抢眼
《红星照耀中国》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奋
战
⑤
《骆驼祥子》“京味儿”很浓
⑥
《简•爱》感受人间父子情深
③ 《朝花夕拾》可以认识鲁迅的成长历程
⑦
《西游记》为理想披荆斩棘
《儒林外史》故事多,没有贯穿始终的
《昆虫记》凡尔纳的科幻探险小
④
⑧
主角
说
A.①③⑤⑧
B.③④⑥⑦
C.①②⑥⑧
D.②④⑤⑦
二、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3.(1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史思明屯兵于河清,欲绝光弼①粮道。光弼军于野水渡以备之。既夕,还河阳,留兵
千人,使将雍希颢守其栅②,曰:“贼将高廷晖、李日越,皆万人敌也,至勿与战,降则俱
来。”诸将莫谕其意,皆窃笑之。既而思明果谓日越曰:“李光弼长于凭城,今出在野,汝
以铁骑宵济,为我取之,不得,则勿反。”日越将五百骑,晨至栅下,问曰:“司空在乎?”
希颢曰:“夜去矣。”日越曰:“失光弼而得希颢,吾死必矣!”遂请降,希颢与之俱见光
弼。光弼厚待之,任以心腹。高廷晖闻之,亦降。或问光弼:“降二将何易也?”光弼曰:
“思明常恨不得野战,闻我在外,以为可必取。日越不获我,势不敢归;廷晖才过于日越闻
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
(选自《智囊全集》中华书局 2018 年版)
【注释】①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之一,曾任司空一职。②栅:营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肉食者鄙. 鄙:卑鄙
B.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
C.小信未孚. 孚:使信服
D.再.而衰
再:第二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光弼军于野水渡以备之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屠惧,投以.骨
C.去以.六月息者也
D. 以.以中有足乐者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甲文选自《史记》,《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曹刿、
廉颇、蔺相如、项羽和张良等。
B.乙文中李光弼根据敌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命部下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其
目的是挫其锐气。
C.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足智多谋的形象特点;并巧妙设置悬念,为下文释
疑解惑埋下伏笔。
D.甲乙两文详略得当,略写具体交兵过程,详写战前和战后“论战”,都体现出民心、士气
和作战时机的重要性。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廷晖才过于日越闻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
4.(5 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晓过赵北口①
查慎行
十里风埃②过鄚州,忽开双眼见清流。
绿杨影里平桥路,数尽渔船数白鸥。
【注】①赵北口:位于白洋淀东岸,是一座千年重镇。②风埃:被风吹起的尘土。
(1)诗歌写鄚州一带的情况,有何作用?(2 分)
(2)最后一句中的“数”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5.(5 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2)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礼记>二则》)
(4)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画龙点睛,抒写将
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心愿。
三、语言运用。(共 5 分)
6.(5 分)5 月 15 日,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济宁曲阜落下帷幕。根据下
面的情境,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中,专家在讲解候选汉字时说了一段话,工作人员在记录排版时不慎打乱了顺序,
请你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字时,常常很难一下子就说清它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情况。
②因此,一个字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
③汉字出现之后,由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很多字往往在承接本义的基础上,积累了后世
很多附加的含义。
④只有当我们对其深入了解、理解,才能通过这个字来重现和展开时光长河中那一幅幅鲜活
的生活场景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2)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发布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得体的地方,请帮他
改正。(3 分)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素有“孔孟之乡”美誉的济宁举行,我现场聆听了专家学
者的拙见,感觉受益匪浅。令人惊喜的是,我竟然得到了主办方敬赠的小礼物。随时欢迎外
地朋友惠顾我的家乡。
①
②
③
改为
改为
改为
四、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
7.(1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人类物种老化危机
詹克明
①依据生物学定义——“种”是一群能够通过交配繁殖出后代的生物;“种”是生物分
离的最基本单位。在地球上,唯独“人类”在生物学上全都只属于同一物种,再无分支旁系。
相比之下,鸟类、鱼类、禽类、兽类全都分支林立,品种繁多。就连与我们同纲同目的灵长
类也都有四大种类,230 种分类,而整个地球却唯独我们一种人类。
②与“物种”相比,“环境”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生态环境理所当然地决定着
任何物种的生死存亡!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改变地球生态环境的物种,也是唯一能够掌控
地球未来环境走向的物种。现代人类责无旁贷地应该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负有全责。
③有一种关于细胞老化的理论——“细胞体内毒素的逐渐积累导致了细胞的老化”。
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不可化解的毒害物质与垃圾积累。这些毒害垃圾不能及时化解就只能在
大城市周围堆积如山,在海洋中漂浮如“岛”,在大江大河里流毒千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垃圾就是塑料!迄今为止,人类大约共生产了 83 亿吨塑料,到 2050 年有可能达到 120 吨。
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可能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逐级降解”。随着时间的
推移,在海洋环境中整块塑料逐渐破碎成小于 5 毫米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首先进入鱼的身
体,最终通过食物进入我们人体,拥塞在五脏六腑及各种器官之中。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最近
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被发现的鱼中,有三分之一体内含有塑料,包括鳕鱼、黑线鳕、鲭鱼以
及贝类。在 2016 年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业已成为可与全球气候变
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等相提并论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④人类明明知道目前所作所为将会缩短自己物种的寿期,可是为什么还要身不由己地继
续走下去?这就需要从人类物种本性来问究了。
⑤在所有动物物种中唯独人类是追求极致贪婪的物种。欲望水涨船高,需求贪得无厌,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一物种本能。于是高楼大厦,园田别墅,山珍海味……为了争夺利
益,战争也必然逐步升级,掠夺资源,能源耗尽,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宜人居。
⑥人类是追求极致享乐的物种。位于沙漠极度缺少水源的迪拜必须花费大量能源来淡化
海水,因此这里的水比油贵,每种植一棵树的代价都要在 3000 美元以上。尤其匪夷所思的
是,他们居然还在炎热缺水的沙漠里建造了一座巨型的室内滑雪场。“有限的地球资源与无
限的奢侈欲望”业已成为人类与大自然最为根本性的矛盾!
⑦生物学史表明:一般说来,物种体量越大,其数量就越少。那些大型灵长类动物、哺
乳类动物、大型猛禽,其数量最多不过几十万,不可能达到数亿。然而对于人类物种而言,
10 万年前人类总共只有三万多人,1900 年世界人口维持在 16 亿左右,2000 年达到 61 亿,
而现在地球上已有七十多亿人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口数量从 60 亿到 70 亿仅仅用了
10 年!
⑧在地球 38 亿年的生命史中,高等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要么是地球冰期,要么是小行
星撞击地球,均遭遇不可克服的外在原因。唯独人类这个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智慧的物种很
有可能仅仅是出自于自身原因而导致灭绝。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毁灭地球生态环境无
异于“自掘坟墓”,最终被埋葬的还是人类自己。
⑨一个正常生物物种本该享有的“物种寿期”一般都以“亿年”计(如恐龙存在了 1.8
亿年)。而人类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只不过才经历了 1 万年,若
将一个物种的亿年发展历程比作一次“万里长征”,我们不过才走了“1 里”,此种文明的
“难以为继”就已初见端倪,更不要说后面还有“9999 里”,我们真的能撑到底吗?
(选自《新华文摘》2020 年第 11 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造成人类物种老化的原因。(3 分)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句)(3 分)
①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可能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逐级降解”。
②唯独人类这个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智慧的物种很有可能仅仅是出自于自身原因而导致灭
绝。
(3)小宁和爸爸去超市购物,家里有菜篮子,但爸爸嫌麻烦不想带,认为直接从超市买塑
料袋装东西更方便。结合文中的知识,替他写一段话劝说爸爸。(100 字以内)(4 分)
8.(15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渑池来信
于德北
①就在今年秋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信封里,是一封寄自日
本的没有启封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②那是一封写在樱花笺上的长信,有七八页之多,字体娟秀。“于老师,您好!之所以
将给您的信由老家河南邮转,实在是我想唤起您的一段回忆。我刚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
毕业,近期即将回国从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您,并把我刚刚
翻译好的您的一百二十五篇小小说交由您过目……您还记得吗,那个站在梨树下看您吃梨的
河南小女孩……”
③啊!那真是一段温馨的回忆啊!只是时间太久,我几乎把它忘记了。
④二十年前,我由团省委转业,调入《深情》杂志社工作,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尽可能
全面地采写女孩读书难的问题。这次采访难度大,且辛苦,我由甘肃、陕西一路走来,最后
来到了河南的三门峡市。本来在这里是没有采访任务的,我只想假公济私转道看看三门峡,
感受一下“梳妆台”的宏伟和壮观。我如愿以偿,当面对大坝、面对黄河的时候,我知道,
不虚此行。
⑤恕我孤陋寡闻,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便学到过仰韶文化,但如果不是当地朋友介绍,
我实在没记得它的初发现地就在河南,更不知晓,它就在三门峡市下辖的渑池县,而我现在
距离它也就百余公里的路程。如此大好的机会怎能放过,我十分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孤陋寡
闻,转而为自己的“博闻多识”而沾沾自喜。当下由朋友安排,驱车去看彩陶。人如果过于
得意,上帝一定会给他一点小小的惩戒吧。车程过去大半,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小车抛锚
了。等待修车的时候,我们坐在车里吸烟,初秋的蝉鸣噪耳,一支烟只吸了半截,我便丢在
脚下,一个人信步往村庄里看风景。我就这么一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喜欢四
处走走逛逛。
⑥走过几户人家,均敞着门,偶见鸡犬进进出出,对我的到来并不稀奇。河南产枣子,
这里几乎家家种有枣树,微风拂过,半青半黄的枣子左右摇动。正漫步间,忽一道明丽的色
彩映入眼帘。有一个略显残破的院子,这个院子里没有枣树,却偏偏立了一棵丰茂的梨树,
树上的梨子拳头大小,静垂在枝叶间像一只又一只的铜铃。
⑦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怯生生地看着我。
⑧“你好。”我问候她。她并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回头向屋门处望。随着她的目光去
寻,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从屋里出来。我赶紧掏出名片递过去,表明自己不是坏
人。我指指树上的梨子,做出喜欢的样子。那妇女点点头,我以为得到了她的许可,便摘下
一个梨子,擦也不擦地咬上一口。梨子尚未熟透,但香甜的汁液盈了满口。那个女孩瞪大了
眼睛望着我,可我并未发现这其中的诧异,满心欢喜地坐到她正写作业的小桌旁,翻动她的
作业本,做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
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
⑨我急忙向那中年妇女问寻,才知道,这一家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地少不够种,男主人
本来会唱蒲剧,农闲时可唱野台子戏,可是两年前,野台班子因车祸而鸟兽散,男主人病倒
在床,这人家,风雨飘摇中又雪上加霜……
⑩“那梨子是卖了供娃上学呢。”妇女说。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好
半天,反应过来什么,奔踏着出门,一路来到村中的小卖店,把这店里的本子和笔全部买了
下来。是的,我把这些本子和笔全都送给了那个女孩。另外,还以赔梨为名义,把五百元钱
交到那女孩的妈妈手里。
⑪这就是那件事情。
⑫当朋友来寻我,告知车已修好,可以启程,而也即将启程的时候,我们的身后响起了清亮
亮的一段唱腔——“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来保国良臣……”那女孩一边唱,
一边哭,一边向我们跑来,跑到近前,深深地给我鞠了一个躬。朋友说:“老于,娃给你唱
蒲戏呢。”
(选自《北方文学》2020 年 22 期,有删改)
(1)文章从一封信写起有什么好处?(3 分)
(2)第⑥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①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
蝇如蚁,密密麻麻。
②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
(4)最后一段可否删掉?为什么?(3 分
五、写作。(共 40 分)
9.(4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时候,生活是一间没有出口的囚笼,我们困在里面,不知所措,但是总有一天会自己
找到出路,冲破束缚自己的囚笼,向更美好的生活迈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1)D
(2)B
(3)C
(4)B
2.D。
3.(1)A
(2)A
(3)C
(4)(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5)廷晖才过于日越/闻日越被宠任/必思夺之矣。
4.(1)一方面交代行踪,另一方面鄚州的尘土飞扬与赵北口的水流清澈形成对比,突出作
者睁眼后对所见之景的惊喜。
(2)“数”字既写出了作者的悠闲与陶醉,又侧面表现了赵北口的水上景物之美。
5.(1)富贵不能淫
(2)海日生残夜
(3)选贤与能
(4)人迹板桥霜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