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第Ⅰ卷 4 页为选择题,40 分;第Ⅱ卷 4 页为
非选择题,60 分;共 100 分。生物、地理二科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地理单科考试时间 60
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并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将密封线内的项目
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第 6 页右侧。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Ⅱ卷时,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
试卷上。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图示的经纬网中,既属于西经度,又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的是
A.A 点
C.C 点
B.B 点
D.D 点
读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回答 2~3 题。
2.学校的田径场位于花坛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学校教学楼东西向长度约为
A.20 米
B.40 米
C.100 米
D.200 米
4.2010 年春季,我国云南省大旱,小明想知道云南在哪里,他选用了“中国政区图”;玲
玲想了解北京故宫在什么位置,她查阅了“北京城区图”;小伟想去济宁市探访同学,他查
找了“济宁地形图”;兰兰去曲阜市旅游,她参考了“曲阜导游图”。
上面四位同学对地图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小明
伟
B.玲玲
D.兰兰
C.小
读右图,回答 5-6 题
5.右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6.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B.大洋①将缩小,大洋②将扩大
C. A 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D.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读亚洲地图,完成 7-8 题
7.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8.从图中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可以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中间高,四周低
读右图,完成 9-10 题
9.该国储量、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资源是
A.煤
B.铁
C.石油
D.有色金属
10.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
家
B.巴西利亚是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C.人口多分布在中部高原
D.积极开发热带雨林是振兴该国经济的有效途径
11.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冲突的热点地区,产生冲突的原因是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水资源贫乏
④宗教矛盾尖锐
A.①②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读甲、乙两图,回答 13-14 题
13.图中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为荒漠
B.②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降水最多
14.甲图四地气候类型与乙图一致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 1300—1950 之间平均每 14 年一次,而近 40 年中,不到
3 年就有一次。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 年长江全流域的大
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
C.入海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减少
16.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了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
中,应该对这些古建筑和园林、特色街区等采取
A.应该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17.我国较大的工业区,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
A.集中在西部内陆
B.集中在沿海地区
C.集中在边境地区
D.沿海与内陆均衡发展
读右图,完成 18-20 题
18.图中界线以西的 B 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
A.草地
C.耕地
B.林地
D.工矿交通城市等用地
19.造成图中 A、B 两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
B.地形
C.生活习惯
D.生产方式
20.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中,正确合理的是
A.围湖造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D.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21.读印度图,完成下列各题:
得 分 评卷人
(1)可知,印度的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品和麻纺织品都是印度居民大量消费的产品。而
A 城市只生产麻纺织品,B 城市只生产棉纺织品,这样布局纺织工业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印度在 2009 年的雨季遭遇 37 年来最严重的水灾,而今年雨季的气温比以往的平均气温
高的多,创下 52 年来的最高纪录,导致了印度半岛的严重干旱,类似的水旱灾害在印度频
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京中关村的某软件研发公司到印度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发展情况,他们应去的
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及名称)。他们结束了印度之行后,如果他们乘客轮
到天津港,再回到北京,沿途依次经过的大洋和海峡
是
。
(4)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印度开展了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粮食供应状况为目的
的“绿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粮食问题仍是印度政府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