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 分,每小题 1 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年,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 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 5.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6.九(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队员们顿时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队员,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7.“写文章要力争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要尽可能用最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透,表达出丰 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可用清代郑板桥的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进行概括。 8.2012 年 11 月,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的战略命 题时,引用了三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___________”和“长风破浪会有时”来形容中国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答案】1.欲上青天览明月 2.问渠那得清如许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删繁就简三秋树 8.人间正道是沧桑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 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寒噤.(jìn) B.诘.责(jié) 箱箧.(qiè) 藩.篱(pān) 惟妙惟肖.(xiào) 锃.亮(zèng) 稽.首(qǐ) 颔.首低眉(hàn)
C.妖娆.(ráo) 佝偻.(lóu) 恣.睢(zī) 拈.轻怕重(niān) D.阔绰.(chuò) 荫.庇(yìn) 恻.隐(chè) 吹毛求疵.(c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A.应是藩篱(fān);C.应是佝偻(lóu);D.应是阔绰(chuò)。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 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 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 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 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 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 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 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 力。A.词语重复,去掉“核心”;B.用词不当, 删去“表面” 改为“脸”;D.用词不当, 把三条”改为 “三种”。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 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 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诸位短语、动宾短语。 C.“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 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 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答案】D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 者的感想和回忆。 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 梁山。 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 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 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B.在弄场被梁山好汉搭救。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②⑤④③⑥①B.⑤③④②⑥①C.③⑥①④⑤②D.①④③②⑥⑤ 【答案】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5.语文实践活动(4 分) (1)在天堂寨旅游风景区登山路上,一位大爷看到右面的警示牌,笑呵呵地说:“这里还有人表演杂技啊,我 们快去看看。”如果你听到了这位大爷的话,请告诉他警示牌所表达的内容 ,并对他做出些提醒。(2 分) (2)2016 年黄冈市中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项目名称 思想内容 语言表达 层次结构 其它 具体内容 中心,材料 所占比例 37.80% 语汇句子,表达技巧 38.95% 整体布局,过渡衔接 17.35% 书写、标点运用等 5.90% 看了上述结果,如果要你对即将步入 2017 年中考考场的黄冈考生提出一点最重要的建议,你会说些什么?(2 分) 【答案】 (1)示例:大爷,这是一块警示牌,告诉大家,前面有悬崖峭壁,要注意安全,不能坠落下去。大爷,我们都要 小心啊。(2 分) (2)答案要点:(一)要确定好写作中心(力求深刻),选好写作素材;(二)语言表 达要规范准确,讲究技巧。(答(一)、(二)均可,只需答一点)(2 分) 【解析】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 分) (一)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 16—17 题。(4 分) 中国助力“人造太阳”早日发光 ①通过模仿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中外科学家们正在建造人类首颗“人造太阳”。“人造太阳”计划,由欧盟、 中国、美国等 7 大经济体联合打造,已历经 30 余年,预计 2019 年 建成,2050 年商用。
②上月底,中国承担生产和设计的首个超大部件——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首台主变压器,已运往“人造太 阳”设施的建造地法国。随着各类设施逐渐完工,人类离建成首个“人造太阳”的目标越来越近。 ③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这和人类长久以来的能源危机有关。现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人 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据测算,人类最多还能用两三百年的自然能源,即使核能 也只能用数百年。 ④此外,像煤、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还会引发温室效应、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 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能量产生过程与核聚变相反),所需原料稀有,产生的废料也没法安全处理,还可能产生核 泄漏。 ⑤不光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子孙将从哪里弄这么多能源呢?科学家们带着这个惊恐的问题,把目光投向了核聚 变。天空中的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体,几十亿年为人类提供了光、热。那太阳是怎么做的呢? ⑥简单来说,当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时,大量电子和中子能够逃离原子核的束缚, 带来巨大能量。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据测算,1 千克氢燃料经过 聚变反应所产 生的能量,至少可以抵得上 4 千克铀燃料或 1000 万千克优质煤燃料释放的能量。 ⑦要提取它们,方法也十分简便,成本也很低。我们从海水里舀一升水,其中 就含有 0.03 克氘,它就可以产 出约 300 公升汽油这么大的能量。地球上的海水能提取 45 万亿吨氘,它们都聚变的话,能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 源消耗。 ⑧而且核聚变非常干净,因为聚变就是把两个氢核放在一起,当温度到了上亿度以后,它们就会聚合在一起, 除了产出能量,其余产出的氦是一种清洁无害的元素。 …… ⑨前苏联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通过让混合了氘、氚的气体悬浮在一个像面包圈一样 的环中,然后不断加热,等达到了上亿摄氏度以后它就产生核聚变,并输出大部分能量。 ⑩按照设计,“人造太阳”计划的反应堆设施总重量是埃菲尔铁塔的 3 倍,占地面积有 60 个足球场加起来那 么大。这个反应堆建成后,能够把上亿摄氏度、由氘氚组成的“火球”约束在体积达 837 立方米的“面包圈”中, 产生 50 万千瓦的聚变功 率,持续时间达 500 秒。50 万千瓦热功率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热电站的水平。 ⑪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采购包任务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关。该计划两任总干事对中方的评价是“中 国在采购包的研发、生产方面领先于各方”。 16.通读全文,概括“人造太阳”的优点。(2 分)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选自 2016 年 5 月 7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A.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氢燃料经过核聚变反应后能释放 巨大的能量。 B.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中黑体字“约”可以删去,因为这样就将约数变成了确数,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C.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中,“火球”和“面包圈”形象地说明“人造太阳”的结构和外形特点,这样化抽象 为具体,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D.选文结尾引用“人造太阳”计划两任总干事的权威评价,回扣了文章的标题,强调了中国在该计划中的突 出贡献。 【答案】
16.①清洁无害;②产生的能量巨大;③所使用的燃料蕴藏丰富。(答出两点即给满分,共 2 分) 17.B(2 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二)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第 18—20 题。 1 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②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③鲁迅在学生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 1000 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 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 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常有真知灼见,而被同 学们传诵。 ⑥至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类的写作佳话,更不胜枚举。 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一要苦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诵。二要苦练笔,养成良好 的写作习惯。【甲】。三要苦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 虑。末了,还要苦修改,【乙】。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 得苦学,也就是要苦读、苦练、苦思、苦改。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 才行。 ⑨谁不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呢?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 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18.下面两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两处摘出来的,如果要归还原处,【甲】处应填__________,【乙】处应 填__________。(2 分) A.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B.齐白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9.文章第⑥段在论证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0.文章结尾引用毛主席的教诲,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 分 【答案】 18.【甲】处填 B 句,【乙】处填 A 句。(2 分) 19.从点到面,使论据从个体变为群体,增强了论证力度。(2 分) 20.内容上重申了论点,结构上呼应了开头。(2 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方法及作用。本小题考查的是议论文中常见的引证法的作用。应是:呼应开头, 强化了论点,有很强的感染力。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 21—25 题。(14 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 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 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 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①,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 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 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②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 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③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④迎。饮酒赋诗,名益 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筇屐:筇,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2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详:知道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 C.人避之,莫敢诘. 诘:质问(责问)
D.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名气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因以为号.焉 B.或.置酒而招之 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故自号.曰醉翁也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 分)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 2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 分,每题 2 分)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2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4 分) (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_________________”和“忘 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 (2)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谢 御史具有_____ 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3)两文都写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答案】 21.D (2 分) 22.B (2 分) 23.乃遍 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划对一处给 1 分,2 分) 24.(1)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2 分)(2)(谢御史) 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2 分) 25.(1)不慕荣利(填“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亦可) (2)“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或:“怒,命卒曵下奴, 笞之”) 不畏权贵、敢于执法 (3)喝酒写诗(填原文“衔觞赋诗”或“饮酒赋诗”亦可)(每空 1 分,共 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