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下半年安徽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下半年安徽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 下列两幅图为两个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 2~3 题。 1、视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是( )。 A、回归年 B、恒星年 C、太阳日 D、恒星日 【答案】B 2、两幅图相比,正确的是( )。 A、左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简略 B、右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详细 C、左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详细 D、右图比例尺小,表示内容简略 【答案】B 3、左图中甲城市与右图中乙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甲城市在温带,乙城市在热带 C、均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甲位于乙城市的南方 【答案】A 4、下图为全球部分经纬网图,图中 O 点位于 68°S,阴影部分为黑夜,图示时刻北京时间 为 24 时,则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 23°N B、OP 线为昏线中的一段 C、68°S 以南为极夜
D、P 点地方时为 6 点 【答案】D 5、缺 6、智利近海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消亡边界 B、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生长边界 C、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消亡边界 D、在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生长边界 【答案】C 7、石海主要分布在山顶夷平面或山麓地带等地形平坦部位。关于石海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泥石流或滑坡 C、海洋沉积作用 D、冻融风化作用 【答案】D 8、广东省 2014 年雨季比往年早,降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季风气候不稳定 C、植被破坏严重 D、城市化过度 【答案】B 9、珠江三角洲多个城市发生内涝,表明城市建设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蒸发 D、下渗 【答案】D 10、缺 11、缺 12-13 图为 2008 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 12~13 题。 12、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 A、广西新疆上海北京 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C、新疆北京上海广西 D、北京上海广西新疆 【答案】D 13、据图,可以判断( )。
A、甲气候炎热,生活用水比例高 B、乙技术落后.工业用水比例高 C、丁气候干旱,农业用水比例高 D、丙植被稀少,生态用水比例低 【答案】C 14-152013 年 10 月鄱阳湖部分湖区出现了大面积草海景观,左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右 图为鄱阳湖草海景观照,读图回答 14 ~15 题。 14、分析鄱阳湖水面面积的变化,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遥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5、直接导致 13 年 10 月鄱阳湖出现草海景观现象的原因是( )。 A、人工种草 B、围湖造田 C、干旱少雨 D、引水灌溉 【答案】C 16-17 我国第五次(2000 年),第六次(2010 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人口总数分别为 12.7 亿.13.4 亿,下图为两次人口普查 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 16~17 题。 16、从 2000--2010 年,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老龄化得到控制 B、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快 D、劳动力比重略有减少 【答案】C 17、根据数据推测,解决我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措施是( )。 A、降低少年儿童入学率 B、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C、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 D、鼓励移民以减少人口总量 【答案】C 18、缺 19、缺 20-21 下面示意图表示某地乡镇企业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 20~21 题。 20、20 世纪 80 年代,该乡镇发展此工业最主要的依托是( )。 A、充足的原料 B、丰富的劳动力 C、巨大的市场 D、便利的交通 【答案】A 21、21 世纪以来,该乡镇建设现代企业工业区,大力发展此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市场扩大 ②资源充足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社会协作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22、大型钢铁基地的建设影响到化工机械制造业。甚至交通、服务业的发展,这一原理充分 体现了增长极理论中的效应是( )。 A、支配效应 B、乘数效应 C、极化扩散效应
D、涓滴效应 【答案】C 23-24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用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 23—24 题。 23、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黄淮平原 B、黄土高原 C、辽东丘陵 D、珠江三角洲 【答案】D 24、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市化进程 ③减缓人口老龄化 ④提供清洁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25、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范围从中心城市公园为核心,向周边辐射,被誉为世界上最大、 最完美的“八封城”.在这里乌孙 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下图是该城区的卫星影像图, 读图回答第 25 题。 特克斯县城道路网格局为环行一放射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文化传承 B、经济技术落后 C、气候常年干旱
D、人口密度较小 【答案】A 二、简答题 32、简述高中地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课程理念的内涵。(12 分) 【参考答案】 以往的地理课程往往是以教为核心或者相对忽视学生的学,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知识和 技能的形成,不利于良好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除此 以外还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 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这样既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 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3、下面是对我国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特征的一些描述,如水土流失、人口众多、退耕还林、 降水集中、开垦梯田、植被破坏、 生态恢复、土质疏松、地形破碎、生态脆弱、绿水青山 等。 问题.(1)根据上述描述.用纲要信号方式(文字、线条或箭头等)绘制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特 征变化过程的逻辑关系图。(6 分) (2)简要说明运用该图进行教学的意义。(6 分) 【参考答案】 (1) (2)意义:①纲要信号要求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思维,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很大作用。 ②可以培养学生用最简明扼要的纲要信号表示地理学习内容,凭借纲要信号推导、记忆地理 原理的良好习惯。 ③在学习过程中,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的欲望更强于图像信号法。 ④地理纲要信号法适用于各年级和各年龄段的同学学习。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课程都能 运用。只是要根据不同内容进行适 应的技术处理。在学习新知识、复习的教学环节尤其适 用。 三、材料分析题 34、缺 35、材料: 下面是杨老师在“河流补给”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河流有几种补给形式? 生:有雨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和湖泊水补给。 师:河流径流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的。请同学们看 PPT 上的河流量过程变化示意图(下图为 A、B、C、D 四条河流的流量过程变 化示意图,其中 A、C、D 河流的流量过程变化示意图略.B 河流的示意图如下),分析一下我国的这几条河流分别是以什么补给 为主的。 生:A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 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 以冰川融水为主,D 以雨水补给为主。 师:判断依据呢? 生: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稳定,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有春汛.春天流量 大增,夏天多降水,再次出现汛 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 大.夏季流量最大,冬季封冻,小河断流,径流量很小;以雨水补给 为主的河流,流量随 降水的多寡而变化,洪水期在夏季,枯水期在冬春。 师:B 河有春汛,但对于全年而言,该河是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吗? 学生:…… 问题: (1)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杨老师主要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4 分)说明杨老师提问的特点及作 用。(8 分) (2)杨老师认为学生对 8 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回答不够科学严谨.请替杨老师设计 一段讲解词来解决这个问题。(4 分) 【参考答案】 (1)①地图法、探究法、谈话法。 ②“河流有几种补给形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或者通过自主阅读的方 式进行学习,检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 的识记程度。属于反馈性提问。“分析一下我国的这 几条河流分别是以什么补给为主的”引导学生自主读图,猜测河流的主要补 给来源,启发 学生大胆猜测探究。“判断依据呢?”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并思考判 断的依据,引导学生从 现象到本质去分析问题。 (2)①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出,该河流有两个汛期,其中夏汛(7—9 月)较大,因此该河流 是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该河流在 3—4 月份出现了非常典型的春汛,因此,该河流在春季是非常典型的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给。 36、下面是张老师在“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张老师:(投影“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有什么规律? 王同学:(站起来指着图说)我国太阳能分布规律是西部多,东部少,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 李同学:(站起来反对)老师,我觉得他说错了,或者是地图搞错了。您说过的地势越高,气 温越低,青藏高原是我国 7 月平均 气温最低的地方,而图中显示那里是太阳辐射量最大, 这不是很矛盾吗?所以,我觉得说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大的地 方,一定是弄错了。 张老师:同意李同学观点的请举手。
(全班近五十个同学中,有七八个同学举了手) 张老师:看来大部分同学还是赞同王同学的意见,对的,我国太阳能分布规律是西部多,东 部少,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那 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 区是哪里呢? 问题: (1)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6 分)有哪些不足?(4 分) (2)请替张老师设计一组追问的问题,引导同学反思自己的困惑。(10 分) 【参考答案】 (1)优点: ①采用地图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地图,让从地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得出太阳辐射的空 间分布规律。 ②教学形式开放,注重探究。让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大胆猜测,可以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③善于采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学习青藏高原、四川等地区的太阳辐射,得出影响太阳辐射 的因素,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缺点:当学生的思维步人认知的误区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没有 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学生的回答缺 乏评价和鼓励,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设置: ①气温和太阳辐射是一个概念吗? ②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位置、海拔等,重点强调海拔与气温的关 系,解释青藏地区“高”“寒”。) 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纬度、日照长短、大气的削弱作用,重点强调 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 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强。) ④呈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太阳辐射图,为什么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位置上的两个地 区,太阳辐射总量差距会如此之大 呢? 四、教学设计题 37、阅读关于“人口迁移”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