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第 I 卷为选择题,60 分;第 II 卷为非选择题,40
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答第 I 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
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 2 分,共 60 分。
1.下列试剂中,能使 DNA 呈现绿色的是
A.甲基绿 B.派洛宁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 111 染液
2.用显微镜观察某装片,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不调整光圈和反光镜,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
比,前者
A.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B.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C.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 D.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
3.乳酸菌在结构上区别于酵母菌的重要特点是
A.有细胞壁 B.有细胞核
C.无核糖体 D.无核膜
4.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正常分裂、分化和凋亡对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化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D.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整个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5.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形成糖被。将细胞培养在含某种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发现在蛋白质的加
工过程中不能形成糖链。据此推断,此抑制剂可能在哪一种细胞器上发挥作用?
A.内质网 B.核糖体 C.中心体 D.溶酶体
6.自然界中存在 130 多种元素,而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约 25 种,其中碳元素被称为“生命的核心元
素”。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
B.生物大分子都含有 C, H, O 三种元素
C.生物大分子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生物大分子经过氧化分解最终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7.人体饥饿时,促使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的激素不包括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胰高血糖素 D.甲状腺激素
8.有氧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氧用于
A.氧化分解丙酮酸 B.促进酶的催化
C.与氢结合生成水 D.形成二氧化碳
9.β一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
苷酶的催化作用
A.具有高效性特点 B.受酸碱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特点 D.受温度影响
10.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
1 所示的不同状态的细胞图像。这 3 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甲=乙=丙
11.当蛾幼虫咬食某种植物时,其物理伤害会导致该植物细胞产生一种挥发性的“引诱剂”。引诱剂引诱
胡蜂将卵产在蛾幼虫体内。在生态学上,这种蛾幼虫对植物、植物对胡蜂传递的分别是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B.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D.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12.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嫩的芽、发育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
B.大豆与水稻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C.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D.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13.葡萄糖在真核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14.对于在事故中造成深度外伤和开放性骨折的人,医务人员往往采取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
的办法预防破伤风。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
A.清除侵入体细胞中的病原体 B.刺激 T 细胞分化成效应 T 细胞
C.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 D.刺激 B 细胞分化成效应 B 细胞
15.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多 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均减少
C.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减少 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均增多
16.叶肉细胞内由三碳化合物还原生成有机物(如葡萄糖)不需要的物质或条件是
A.NADPH B.ATP C.多种酶 D.光照
17.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欲将图 2 一甲所示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变成图 2 一乙的形态,那么,需要对图
甲胚芽鞘进行的实验处理是
18.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 6 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花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组数是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6 个
19.下列有关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个体稳态的实现完全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
B.稳态是指系统中各组成成分及含量不发生变化
C.生态系统水平上稳态的维持不存在反馈调节
D.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20.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C.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D.出生率
21.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A.提倡适龄结婚与适龄生育
B.禁止产前诊断胎儿性别行为
C.进行遗传咨询与婚前检查
D.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22.组成 DNA 和 RNA 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A .4 种 B .5 种 C .6 种 D.8 种
23.猕猴和普通小麦的体细胞都含有 42 条染色体,但它们的性状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
B.DNA 分子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C.细胞大小不同
D. DNA 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24 .DNA 分子转录时,能进行配对的碱基是
A .A 与 A
B .A 与 U
C.A 与 G
D.A 与 C
25.下面是某些生物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的模式图,其中属于染色体缺失的是
26.马与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突变
B.基因重组
C.生殖隔离
D.地理隔离
27.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哪三个层次上采取战略和保护措
施?
A.基因、染色体和细胞
B.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C.细胞、物种和生物圈
D.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28.关于细胞内 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B.子代 DNA 分子由两条新链组成
C.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D.形成的两条新链碱基序列相同
29.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 R,r 表示)。从
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红花是显性性状
B.甲的基因型为 Rr
C.丙的基因型为 RR
D.丁的基因型为 rr
30.图 3 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为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7 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A .1 号 B .2 号 C .3 号 D .4 号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本大题包括 6 个题,共 40 分。
31.(6 分)
图 4 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部分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名称是
。
(2) 构 成 细 胞 膜 的 结 构 ② 和 ③ 大 多 数 是 可 以 运 动 的 , 这 说 明 细 胞 膜 的 结 构 特 点 是 具
有
。
(3)物质 a 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这种方式需要图中的结构〔③〕
协助完成。
(4)动物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识别与图中的[
]
有关。
(5)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均有与此相似的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
有很大区别,其主要原因在于膜结构中的
不同。
32.(7 分)
图 5 为某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细胞正在进行—分裂,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
,形成了
个四分体。
(2)图中表示出的等位基因共有
对。
(3)该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分裂产生了两个基因型为 AB 的精子,则另外两个精子的基因型
是
。
(4)若该生物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
种,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
的个体占
。
33.(7 分)
图 6 是某反射弧的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和⑤分别表示反射弧的
和
,③中的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
的结构叫
。
(2) 兴 奋 在 ③ 处 是 以
的 形 式 进 行 传 递 的 , 兴 奋 在 神 经 纤 维 ④ 上 是 以
的形式进行传导的。
(3)试在图 7 中画出刺激②处时,神经纤维兴奋区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34.(6 分)
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科学家在研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进行了 T2 噬菌体侵
染细菌实验。请回答:
(1)实验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而其 DNA 分子侵入到细菌内部,并且在细菌
内部合成了与亲代相同的子代噬菌体。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遗传物质。
(2) 噬 菌 体 的 DNA 侵 入 细 菌 后 , 控 制 合 成 子 代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 图 8 所 示 属 于 蛋 白
质合成过程的
阶段,该阶段在细胞的
(细胞器)中进行。
(3)图 8 中物质①是
物质③是
在细胞的
中形成的。
35.(7 分)
近几年来,人们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等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图 9)。请分析回答:
(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
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家禽、家畜属于第
开始的。
营养级。
(2)图中沼气池的建立使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
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
率。
(3)沼渣沼液中的有机物可被土壤中的
等微生物分解。
(4) 当 地 某 中 学 的 同 学 欲 调 查 该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中 灰 喜 鹊 的 种 群 密 度 , 最 适 宜 的 方 法
是
。
(5) 某 块 麦 田 收 割 后 一 直 未 再 耕 种 , 不 久 后 长 满 杂 草 等 植 物 。 群 落 的 这 种 动 态 变 化 称
为
。
(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较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比较
。
36.(7 分)
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被广泛应用干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10 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
裂过程中 DNA 和 mRNA 的含量变化。试据图回答:
(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 DNA 和 RNA,最好选择标记的物质依次是
、
,研究中选择的材料应取自于根尖的
部位。
(2)图示 b 时期 DNA 数量加倍的原因是
。
(3)图示 c 时期细胞核 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比例为
,这
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
期才可能开始变化。
(4)依据图示判断,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的时期可能是
。
2009 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生物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A 2. C 3. D 4. B - 5. A 6. C 7. A 8. C 9. C 10. A11. A 12. D 13. A 14. C 15. B 16. D 17.
B 18. C 19. D 20. D21. B
22. D 23. D,24. B 25. D 26. C 27. B 28. C 29. A
30. B
第 11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评分说明:除特别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40 分。考生答出其他合理答案亦得分。
31.共 6 分。
(1)磷脂双分子层(2)一定的流动性
(3)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4)[①]糖蛋白(5)蛋白质
32.共 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