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 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 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 间的比率。 4.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nominal price)发生变化后,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 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 5.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 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 取任何行动。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 2.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说明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提高了。(×) 3."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之和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4.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支出和税 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5.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6.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 7.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只要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 MRTS CLK==MRTSDLK 即可。(×) 8.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需求曲线的移动。(×) 9.乘数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加速原理说明投资的决定。(√) 10.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1.简述序数效用论。 答∶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认 为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 曲线中。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 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二…来表示。消费者消费了 两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 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商品中所得到的效用。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以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表达为∶MRSXY-MUX/MUY-PXPY。 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 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 A 大于 B,B 大于 C, 则 A 大于 C。 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
式。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 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作用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 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作用∶(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3.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 答∶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归属清晰是发挥现 代产权制度中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首要前提∶权责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高效率实施的重要 保证;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正常运行的安全基础∶流转顺畅是释放现代产权制度内在动 力和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必备条件。 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1)个体利 益最大化。 (2)理性预期。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 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等相一致的预期。包含 3 个含义∶①做出经济决策 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 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系统错误,它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 得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 (3)市场出清。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 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所以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4)自然率。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上要观点∶ (1)宏观政策的无效性。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 (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是人们进行预期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虑将 来的变化。 (3)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这个观点的理论 基础是"卢卡斯批判"。 5.按劳分配形式如何实现? 答∶答∶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和集体以人们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是受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制约∶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 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1)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2)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市场机制制约按劳分配的水平、货币工资形 式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3)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五、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三大生产阶段如何划分?为什么在第二阶段生产?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我国如何应对。 答∶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实现资源的追加配置的过程。其实 质是发达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全球化。从根本上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 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有∶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以及基于上述三者之上的投资全球化,贸易全球 化等等。 (1)生产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过程日益形成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链条。生 产全球化包括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以及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 络。 (2)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示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其实质是要求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形成 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其核心 是取消利率限制,使利率完全自由化;取消外汇管制,使汇率浮动完全自由化;放松对各类金 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使金融业务经营自由化;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允许外国资 本和金融机构更方便、更自由的进入当地市场;同时也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 场的限制,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放松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实现市场动作自由化。包括 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金融政策的开放化与自由化。 (3)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无国界之分的。科技的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源动力。其表现 在∶科技知识迅猛增长、科学技术发展面向未来、科技发展综合化、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相 结合。 (4)国际投资自由化,是指消除对资本流出入国境的限制和歧视,实现对外国投资和投资 者的公平待遇和消除扭曲。国际投资自由化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进入 90 年代以来, 资本项目自由化速度加快。目前已经有 140 多个国家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 (5)贸易全球化是通过贸易总量和贸易金额增长,贸易种类增加和贸易范围扩大以及贸易 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出来的。1950 到 1990 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长了 311 倍,1989 至 1996 年,商品、服务越过边境的贸易额以每年平均 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一时期全世 界国内生产总值的 2 倍。到 1997 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达 6.7 万亿美元。 预计到 2010 年间达到 16.6 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过程无疑会给中国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诸多挑战,但其不可逆转性又意味着像中 国这样的全球化后来者要改变其落后面貌,就必须融入该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机 遇,奋起直追地赶超发达国家。我国的应对措施∶(1)要增加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地代替了政治军事力量的较量。从 长远看,一个 国家只有加强自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为此,中国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 建设的步伐,迅速增加中国的经济 实力;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增强中国经济发展 的后劲。为了服从国内提高综合国 力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国际 战略的重点仍然是服务国 内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国际上广交朋友,在不失原则的 前提下尽量避免与他国的冲突∶在加入全球化进程时要注意时序问题,即根据自身经济的适 应能 力来选择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领域的时间,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在参与全球经 济合 作与竞争中,注意通过国内的制度安排或影响国际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在资源、 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重要的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国 家要掌握主动权,以保证国 家的经济安全。 (2)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伴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全球性 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因此,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世界性经济
组织和行动越来越多,这也部分地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实现各国经济协调发展、切实 解决南北差距拉大【3】等问题的强烈愿望。不过,今天的全 球化过程不同于 19 世纪的全球化过程,它不完全以西方为中心,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 点,即全球 化过程与经济区域化趋势并行不悖。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组成了 数 十个形式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中国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大变换过程中,还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经济规则制 定权之外,这 与其近年来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经贸发展速度和所拥有的巨大发 展潜力极不相称。因此, 中国要有原则地尽快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 贸易组织,以促使国际的制度安排 更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尽量在即将成为 其中一员的世界贸易组织中有所作为,因为 它仍然是规范与完善国际经贸行动的 最重要组织∶要力争在 APEC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 响∶要努力参与和培植地区性 经济组织,特别是以台港澳为主体的华人经济圈和东亚经济 合作组织,因为区域 经济合作能够减少或抵御像亚洲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 响,对中国 的政治和经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是由宏观 经济、科技水 平、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人力资源等因素构成;企业竞争力是 由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结 构、要素组合方式、相关产业的竞争能力等因素构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统一 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最终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竞 争,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 争力。因此,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我国国 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在不保护落后的前提下,注意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和提高民族工业的 自主发展能力,对境内的外资企业尽量都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减少甚至取消对外商的优惠 政 策和特殊待遇;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中国企业必须努力提高 自己的 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和在市场经济规 律许可的前提下, 积极组建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者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的国 际竞争力.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进步. 中国只 要能够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参与程度与自己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承 受能力、吸纳能力相适应,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 特色,充分利用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 机遇,清醒地认识和防范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与风险,不断增强自己的国际竟争力,那么 经济全球化不但不会危及自己的 经济安全,反而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现代化 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3.通货膨胀的原因、分类和影响- 答∶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即是一个货币纸持续贬值的过程.包括公 开型和压抑型通货膨胀;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或恶性通货膨胀;滞胀;预期和非预期通货 膨胀;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等各种类型。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的理论有不 同的解释∶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造成的。 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的结果。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经济学家将利润和工资都包括在成本中。增加的工资或利润 被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则发生了由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混合型通货膨胀——由于当工资得到增加时,人们的需求也会增加,于是成本推动型 通货膨胀也会启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现实中的通货膨胀很难分清是由于需求拉动的还是 成本推动的,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和索洛就提出了混合型通货膨胀,即需求与成本因素混合的 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即使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平衡的,由于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动也会 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门的生产效率是不同的。生产效率高的生 产部门货币工资增长较快,生产效率较低的服务部门就受到了增长工资的压力,而它们的生 产效率却无法同等速度提高。于是服务部门就产生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这就是结构性通货 膨胀的原理。 (5)理性预期的通货膨胀——当经济要素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已不再有弹性,完全成为 一条垂直线,实际产出也已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当总需求增加时,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比例 上涨,而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因为公众会根据政府的货币政策进行预期,,多次反复后能 认识政府货币政策的动机。从而使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于是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将不仅不能推动经济反而造成滞胀。该理论有三个假设∶(1)公众是掌握着各种信息的经济 人,他们会利用所有掌握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并且随时根据新的信息调整经济行为。(2) 存在着自然失业率。(3)货币中性。 通货膨胀的影响∶(1)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关系 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看法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起促进 作用。 理由∶当经济长期处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要素尚未充分有效利用、劳动者没有充分就业的 情况下,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财政赤字增加内需并扩 大货币发行量配合对货币的扩大需求,使整个经济产出增加。这就是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 的促进作用。 看法二∶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退作用。 理由∶在通货膨胀时期,纸币不断贬值,所代表的价值量不可捉摸地不断降低,使人们无法 比较、衡量商品的价值。通货膨胀直接表现为价格信号紊乱,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这就降低了社会的经济效率。 看法三∶通货膨胀对经济没有影响或没有确定的影响。 理由∶(1)货币中性论认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水平 的同比例上涨,并不会影响经济体系的实际均衡状态。这样价格的变动对实际产出并无影响。 (2)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胀率有差别时,通货膨胀 才使得实际产量有增减,但是由于预期有偏差,人们的行为也出现偏差,于是实际产量的增 减也就无法捉摸。 (2)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经济学中通常用菲利浦斯曲线来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相互替代关系∶失业率较低时,通货 膨胀率就较高;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就较低。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时 候,人们可能预期较高的通胀率,使菲利浦斯曲线右移,即意味着在同样的失业率下通胀率 更高。这时候是菲利浦斯曲线恶化。而当菲利浦斯曲线失灵时,曲线与横轴垂直,即无论通 胀到什么程度,一定的失业率依旧存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