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S—32 Cl —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棉花 B. 木材 C. 羊毛 D. 塑料 【1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B、木材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牛肉 B. 土豆 C. 黄瓜 D. 菠菜 【2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蛋类、奶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中。 【详解】A、牛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此选项正确; B、土豆中主要含有淀粉,属于糖类,此选项错误; C、黄瓜中富含有维生素,此选项错误; D、菠菜中富含维生素,此选项错误。 故选 A。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3. 下列图标中,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张贴的是 A. B. C. D. 【3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内 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面粉的粉尘,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粉尘发生爆炸。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需张贴,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4. 下列各物质应用过程中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炭黑制墨 B. 粮食酿酒 C. 醋除水垢 D. 焦炭炼 铁 【4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炭黑制墨,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醋除水垢,是因为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 D、焦炭炼铁,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A。 5. 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K2SO4 B. NH4HCO3 C. Ca(H2PO4)2 D. KCl 【5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K2SO4 中含有 N、P、K 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B、NH4HCO3 中含有 N、P、K 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C、Ca(H2PO4)2 中含有 N、P、K 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D、KCl 中含有 N、P、K 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 B。 6.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 甲烷和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6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气体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 化硫等,其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酸,下雨时形成酸雨;选 B 7.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氯化钠 B. 金刚石 C. 干冰 D. 银 【7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详解】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错误; 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错误;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正确; D、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银原子构成,故错误; 故选 C。 8. 下列有关用火与安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 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 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8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灾时产生大量的浓烟往上飘,故逃生时弯腰前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油锅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查看,因为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 容易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D、煤火取暖时不能紧闭门窗,否则会产生一氧化碳,引起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9. 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进行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四步操作如下 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制取 B. 收集 C. 检验 D. 验满 【9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用图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尾管一定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产生的 气体由长颈漏斗逸出,操作错误,故 A 选项错误; 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且集气 瓶口应放置一玻璃片,图示为向下排空气法,故 B 选项错误; C.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 气体,故 C 选项正确; D.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不可伸入集气瓶内,操作错误,故 D 选项错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C。 10. 攀枝花市是我国的“钒钛之都”。钒、钛元素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 钒、钛都是金属元素 B.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 C. 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3 D. 一个钒原子比一个钛原子多 1 个电子 【10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依据元素名称的偏旁含有“金”字可以确定钒和钛都属于金属,故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钛元 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故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可 知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3,故正确; D、钛的核外电子数是 22,钒的核外电子数为 23,一个钒原子比一个钛原子多一个电子,故 正确。 故选 B。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的事实不相符...的是 A.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5O + 2 点燃 2P O 2 5 B.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 高温 2Cu+CO  2 C.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CuSO 4 D. 用含 NaHCO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2NaO = H Cu OH   2  +N a SO 2 4 2NaHCO +H SO =Na SO +2CO 2 4 3 2 4  +2H O 2 2 【11 题答案】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D 【解析】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4P 5O + 2 2P O 2 5 ,故 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碳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木炭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2CuO 高温 2Cu+CO  2 ,故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 4 +2NaO = H Cu OH   2  +N a SO 2 4 ,故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含 NaHCO3 的药物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和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 +HCl NaCl+H O+CO  = 3 2 2 ,故该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2. 市场上有一种“快速冷冻剂”,主要成分是 Na2SO4·10H2O 和另一种固体 X。原理是:固 体混合后,X 溶解在硫酸钠的结晶水中,迅速降温。X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 硝酸铵 B. 烧碱 C. 生石灰 D. 食盐 【12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溶解于水,都伴有吸热或放热的过程。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 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 低,如硝酸铵等;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盐、蔗糖。根据题意 可知,罐内饮料温度会降低,说明物质溶解于水,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 故选 A。 13. 将含有 MgCl2 的粗盐配制成溶液后进行提纯,最终得到食盐晶体,步骤如下图: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步骤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B. 步骤②中得到的滤渣是 Mg(OH)2 C. 步骤③中滴加的“试剂 a”可以是稀硫酸 D. 步骤④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3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将粗盐加适量的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同时氢氧化钠有剩余,过滤后,分离出 氢氧化镁沉淀,得到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剩余的氢氧化 钠转化为氯化钠和水,除去氢氧化钠,由于稀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所以加热蒸发除 去水的同时,也能除去氯化氢气体,得到氯化钠晶体。 【详解】A、步骤①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是两种化合物互 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A 选项正确; B、由前面分析可知,步骤②中得到的滤渣是 Mg(OH)2,故 B 选项正确; C、步骤③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所以加入的应该是过量稀盐酸,稀盐酸与氢 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剩余的稀盐酸在步骤④中通过蒸发操作可以除去;若加入稀硫 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引入的新杂质硫酸钠不能被除去,故 C 选项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若沸腾剧烈,造成液滴飞溅,所以步骤④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 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 C。 14. 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 CO2 转化为液体燃料,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反 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甲、丙、丁都属于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 3 【14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甲)和氢气(乙)在一定条件下反 CO 应生成了甲醇(丙)和水(丁),反应的方程式是: 2  3H 2 一定条件 CH OH 3  H O 2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由上述方程式可知, 甲物质是二氧化碳,丁物质是水,都属于氧化物,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选项错误;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每 4 个反应物的分子生成了 2 个生成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 发生了变化,选项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错误;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 44 2 3  : = :,选项正确; 22 3 答案为:D。 15. 某碳酸氢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取 17.5g 样品,加热时发生反应: Δ 2NaHCO Na CO +CO 3 2 3  +H O 2 2 ,使生成的水完全被浓硫酸吸收,当固体质量不再减 少时,测得浓硫酸增重 1.8 g。将剩余固体完全溶解在 88.7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B. 11.3% C. 15.8% D. 16.5% 量分数为 A. 10.7% 【15 题答案】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