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
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树立的劳动观念。
B.语音处理设备堪称神舟飞船的“顺风耳”,是航天员天地通话不可或缺的设备,在发
射、在轨等环节为航天员提供实时语音通信保障。
C.居家锻炼热,体现了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重视,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也有利于培养他
们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乐此不疲运动的习惯。
D.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不仅是蒙古族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逐步推广、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使得我国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B.屈原起源说只是端午文化的源头之一,但千年以来,他的故事愈发家喻户晓,他的篇章
愈加脍炙人口,他的精神愈显崇高伟大。
C.夏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目前,随着我国夏粮主要作物小麦自南向
北渐次成熟,丰收的图景也越来越清晰。
D.据介绍,推行电子居住证是一项进一步便民、利民的举措,能够优化服务流程和申领使
用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好事。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句是(
)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________,并且不会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
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的新功能。
A.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
B.依赖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
C.图书出版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
D.图书出版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可以依赖互联网的优势
4、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诗人由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起,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消逝。
B.诗人善用比喻修辞,如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
C.诗人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表达了像周公一样求贤若渴的心情。
D.全诗充满感叹时光易逝的消极情绪,包含着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5、下列对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但刀刃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
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
6、《红楼梦》在情节展开中对故事环境的叙写使其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意义。请根据下表,
概括出环境特点(每处不超过 4 个字)。
情节
环境
环境特点
甄士隐折变田庄
(第一回)
林黛玉进荣国府
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
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
(1) _________
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
(第三回)
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
(2) _________
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乌进孝解释帐目
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
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
(第五十三回)
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
(3) _________
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
万的……
宁府中秋开夜宴
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
(第七十五回)
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
(4) _________
也不似先明朗。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
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
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
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
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
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
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
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
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
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7、下列对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辞也
B.沛公则置车骑
C.沛公不胜杯杓
D.沛公安在
辞:告辞
置:放弃
胜:超过
安:哪里
8、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沛公言行的一项是(
)
A.乃令张良留谢。 B.大王来何操?
C.公为我献之。
D.立诛杀曹无伤。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此时项王召沛公回来是想杀掉沛公。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认为此刻形势危急,不用告辞。
C.“道芷阳间行”“度我至军中”等处体现沛公小心谨慎欲迅速脱离险境的想法。
D.“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连串动作显示亚父对沛公逃脱愤恨不已。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尊严
王培静
我们家在鲁西南的一个普通村子里。
母亲这这次病得很重,她把我和妹妹叫到跟前,断断续续地说:“我告诉你们,你们
的爹没死……他还活着。”
我和妹妹都以为母亲在说胡话。
父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牺牲在了战场上,奶奶和母亲曾说过,我的记忆里也
有些印象。
有一天,家里收到一封信,信上说:“我是鲁国仁的战友,他在战场上牺牲了,请允
许我叫你们一声爹、娘。你们放心,从今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们饿着。嫂子,
你带着一双儿女更不容易,等孩子大点儿,你就再向前走一步吧,相信国仁大哥也是能理
解的。”从那以后,父亲的那个战友一年四季经常往我家汇钱和粮票,也经常写信来。
有一年夏天,父亲的那个战友写信来说:“我要来看看爹和娘。”
一个傍晚,父亲的那个战友来了,是搭村里送公粮的驴车来的。他几乎是被宋三抱进
屋的,昏暗的灯光下,他被宋三放在了凳子上。
他的一条腿没了,双手也没了,两只胳膊都只剩半截儿,头上没有一根头发,脸上的
五官全都移了位,而且头上全是疤痕,下嘴唇也没了,说话含混不清。他从凳子上移下
来,给爷爷奶奶跪下,费劲地哭着说:“爹、娘,我代国仁回来看你们了。”爷爷和奶奶
忙上去扶起了那个人。爷爷、奶奶和母亲都哭得像泪人似的。
奶奶和母亲做了丰盛的晚饭,爷爷一边和那个人吃饭,一边打听些父亲的事情。
母亲回屋后蒙上被子大哭了一场。我想,看到父亲的战友,她可能想起了父亲。
第二天早上,在院子里,他费劲地用还剩半截儿的胳膊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对我说:
“一贤,你爹活着时经常和我提起你,他打心底喜欢你。他是英雄,他死得值。你要好好
学习,代替你爹孝敬爷爷奶奶。你娘拉扯你和你妹妹不容易,你要听你娘的话,别惹她生
气,多替她干些活儿。家里有困难,我会按时寄钱来。”
许多乡亲都来看他……
他好像一次也不敢和爷爷、奶奶、母亲对视。吃中午饭时,他提出要走,爷爷和奶奶
让他多住几天,他说:“我还要回河北自己的老家去看看。”
爷爷问他:“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和咱家一样,爹、娘,还有媳妇和一双儿女。”
爷爷问:“你爹多大岁数了?”
他想了想,说:“和您年龄差不多。”
“儿子多大了?”
“和一贤差不多大。”
爷爷、奶奶、母亲的眼神都有些异样。
临别时,爷爷声音沉重地说:“孩子,你不走了,行不行?”
奶奶说:“我侍候你一辈子。”
母亲抹着眼泪说:“你就听老人的话,别走了,我侍候你,你看这两个孩子多可
怜。”
那个人思考了许久,流着泪说:“爹、 娘、嫂子,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我必须回部
队,部队休养院的条件很好,你们不用挂念我。你们放心,我走后会按时寄钱回来补贴家
用。”
爷爷说:“你要真走,今后钱就不用寄了。政府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你不用挂念我
们,自己在外边多保重吧。”
爷爷叹着气去了队里,让队里的驴车去送那个人一程。
那个人走时又给爷爷和奶奶跪了下来,他用沙哑的嗓音说:“爹、娘,你们多保重
吧,儿子不能留在跟前侍候你们了。” 他转身对母亲说,“嫂子,你拉扯两个孩子长大不
容易,我代国仁大哥谢谢你了。”
爷爷和母亲忙一起架起了他。
那个人果然说话算数,直到现在,每两个月他都汇一次钱来,但汇款单上从没留过地
址。
母亲临终时说:“我后悔呀,真是后悔,当时没把他留下来。当时你爷爷、奶奶、
我,都看出来了,那个自称你爹战友的人,就是你们的亲爹。”
10、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成功塑造了父亲这一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既表现了他的孝心与温情,又彰显了他
(选自《读者》2022 年第 12 期,有删改)
的坚强与刚毅。
B.“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们饿着”,父亲的“战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
中看出他有责任心。
C.小说中父亲借“战友”之口,让“我”好好学习,孝敬爷爷奶奶,多替妈妈干活,表现
他对“我”的关爱。
D.临别时,一家人对父亲的 “战友”恳切挽留,想侍候他一辈子,是因为他们心地善良,
心怀感恩之情。
1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病重时告诉“我”和妹妹父亲还活着,话说得断断续续,因此“我”和妹妹认为她
在说胡话。
B.父亲的“战友”总往“我”家汇钱和粮票,也经常写信,却从没留过地址,母亲无法主
动联系他。
C.家人眼神的“异样”,表明他们在与父亲“战友”的交流中逐渐确信眼前的人就是
“我”的父亲。
D.父亲的“战友”思考许久,流着泪说出回部队的决定,可见他眷恋亲人,又不想成为他
们的负担。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同时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故事,使叙述更加真
实可信。
B.小说用顺叙的方法安排故事情节,开篇时母亲告知“我”和妹妹的话与结尾时临终遗言
前后照应。
C.小说中父亲的“战友”被宋三抱进屋,放在凳子上,“抱”“放”的动作从正面刻画他
伤残严重。
D.小说中“他好像一次也不敢和爷爷、奶奶、母亲对视”,写出他对家人的愧疚,暗讽其
自私自利。
E.小说以“尊严”为题,表现父亲伤残后不愿意拖累家人,选择独自面对伤痛来维护生命
的尊严。
四、语言表达
13、在《军魂》一书的选稿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尊严》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对激烈
战争场面的刻画,没有对军旅生活的描写,但应该将其收录书中。请结合文本说明收录理
由。
五、默写题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____________;驽马十驾,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____。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
《赤壁赋》)
(4)素月分辉,________________,表里俱澄澈。________________,妙处难与君说。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六、材料作文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神舟十四号完美飞天,引来世人瞩目。2022 年 6 月 7 日《参考消息》转载多国媒体报
道,以下是其中三则的摘录。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 6 月 5 日报道】中国征服太空进入新阶段:三名航天员返回
“天宫”,这是中国建造的在轨空间站,今后将持续有航天员驻留。
【美国航天新闻网 6 月 5 日报道】中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已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
速交会对接,标志着为期 6 个月的重要飞行任务的开启。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6 月 6 日报道】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于 6 月 6 日 11 时
9 分成功开启天舟四号货物舱舱门,后续将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有人说在这些报道中感受到了大国崛起、民族自信、科技兴国、自主创新、接续奋
斗……
阅读后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答案:C
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锐意进取:意志坚决地追求上进,下决心强
化,力图有所作为。此处说明对象是新时代青年,使用正确。B.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
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此处说语音处理设备对航
天员的重要性,使用正确。C.乐此不疲:指对一事情产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得疲倦、
劳累。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此处用来修饰谓语“运动”不恰当。D.兼容并蓄:把内
容不同、性质不同的东西都吸收保存起来。也作“兼收并蓄”。此处说中华文化吸纳各种
风格,使用正确。故选 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随着……使得……”成分残缺,缺少主
语,可将“随着”“使得”删掉其一;C.“约”和“左右”重复,删掉其一;D.“让企业
和群众少跑腿、办好事”中“让企业和群众”与“办好事”不合逻辑,应将“办好事”改
为“好办事”。故选 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由后面的“并且”一词可知,前面横线处的内容应
该跟后面的句子构成递进关系,排除 C、D 两项;“借助互联网”比“依赖互联网”更切合
句意。故选 A。
4、答案:D
解析:D 项表述有误,全诗并没有消极情绪,只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没有及时
行乐的思想,而是表达了作者渴望招募贤才、建功立业的思想。
5、答案:A
解析:A 项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将语序调整过来,应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
牙”。
6、答案:(1)民不聊生;(2)宏伟壮观;(3)天灾连连;(4)阴森恐怖
解析:解读《红楼梦》一书,不能离开其具体的社会环境,要把它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
中。(1)第一回“甄士隐折变田庄”描写了当时这样的社会环境:自然灾害频发,抢田夺
地现象严重,社会治安差,民不聊生。(2)第三回“林黛玉进荣国府” 中的这一段描写
的是荣国府中贾政和王夫人居住的院落。富丽堂皇,宏伟壮观。(3)第五十三回“乌进孝
解释帐目”,这一段文字是乌进孝腊月进宁国府送年货的一段说辞。天灾连连,收成不
好,给宁国府送了那么多东西,贾珍却还说“真真是叫别过年了” 。从中可以看出富贵人
家的骄奢,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4)第七十五回“宁府中秋开夜宴”,这时的宁荣
二府已然衰败,开销也严格控制,再也没有了先前的大手笔。这一段环境描写衬托出凄
清、惨淡的氛围,也暗示着贾府社会地位的没落。
7、答案:C
解析:C 项句意:沛公禁不起多喝酒。胜,禁得起、承受的意思。
8、答案:B
解析:B 项“大王来何操?”是张良问沛公的话。
9、答案:A
解析:A 项有误,项王并没有想要杀掉沛公。
10、答案:D
解析:D 项有误,一家人挽留父亲的“战友”,并不是因为他们心地善良,心怀感恩之
情,而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11、答案:B
解析: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直到现在,每两个月他都汇一次钱来”,没有说还有“粮
票”。粮票只是在文章一开始时提到了,且粮票只是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
它也就消失了。
12、答案:AE
解析:B 项“小说用顺叙的方法安排故事情节”错误,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方法;C 项“从
正面刻画他伤残严重”错误,是侧面描写;D 项,“写出他对家人的愧疚,暗讽其自私自
利”错误,这个“战友”就是父亲,他害怕被家人看穿其真实身份,他不愿拖累家人。
13、答案:文中父亲的“战友”是一个战斗英雄,更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
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令人感动。①他抚摸我的头,叮嘱我好好学习,听娘的话,完全是父
亲的口吻。②他身体重度残疾,不愿与家人相认,不愿成为家人的负担,表现了他独自承
担痛苦和孤独的高尚情操。③他按时寄钱补贴家用,心里装着亲人。父亲的种种表现,表
明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文章文笔细腻,没有描写战争的激烈,没有描写军旅
生活,但处处透着一个军人的自尊,因而可将其收入《军魂》一书。
解析:本题考查拓展探究。文中的父亲因战斗身体高度残疾。他为了不拖累家人而不愿与
家人相认,但对家人的爱和牵挂却割舍不下。他谎称自己已牺牲,装作自己的战友,去照
顾家人。家人就在眼前,却不能相认。他保持了一个军人的高度自尊,又不乏常人的温
情。文章语言平实,却处处透着温情,令人动容。父亲的伟大形象深入人心,因而可以当
之无愧地入选《军魂》一书。
14、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