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分)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
A.粟
B.黍
C.玉米
D.稻
2.(2 分)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
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历史史料(
A.能够相互印证
C.经常难辨真假
B.难免自相矛盾
D.多为史学著作
)
3.(2 分)图中的 A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秦朝
C.唐朝
D.元朝
4.(2 分)如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曲辕犁,有关曲辕犁的说法正确的是(
B.西汉
)
A.推动了农田面积扩大
C.开启了铁犁牛耕时代
B.促进了农耕效率提高
D.壁画可知发明于敦煌
5.(2 分)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北宋引以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定都东京
B.设置刺史
C.重文轻武
D.削弱相权
6.(2 分)明太祖曾说:“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见其废除宰相的
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效率
)
B.强化皇权
C.控制军权
D.制约地方
7.(2 分)在“寓强于富”口号的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
)
A.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8.(2 分)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
始也。”“大梦之唤醒”的最早标志是(
A.洋务运动
)
B.变法维新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9.(2 分)以下文字取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文中对话反映的主旨是(
)
(时间:1898 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
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
能富强!
A.民生主义
B.思想解放
C.实业救国
D.外争主权
10.(2 分)“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
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11.(2 分)1972 年 2 月 21 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
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
近?(
A.互不侵犯
C.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B.互不干涉内政
D.求同存异
)
12.(2 分)2021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下面以“面向人民生命健
康”为初衷的科技成果是(
A.人造地球卫星
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B.导弹核武器
D.“神舟五号”飞船
)
13.(2 分)1990 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说,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
此,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建立(
A.经济特区
C.沿海开放城市
B.开发区
D.经济开放区
)
14.(2 分)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了当前
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全会提出了(
A.新发展理念
C.科学发展观
)
B.“一国两制”构想
D.“一带一路”倡仪
15.(2 分)如图是古代某帝国发展演变示意图。其中③处应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C.西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6.(2 分)有一本书上说:“他于 1497 年率四艘海船起航,由欧洲向南远离海岸航行,越
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他到达了东方,带回了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17.(2 分)《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它们的产品不仅
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以下属于“它们的产品”的是(
A.玉米、番茄
)
D.火器、啤酒
B.烟草、可可
C.蔗糖、茶叶
18.(2 分)《全球通史》中指出:“除在光学、流体力学和数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之外,他
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诺贝尔
C.牛顿
D.爱迪生
19.(2 分)如图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什么特点?(
)
A.政体出现反复
C.革命最终失败
B.时间旷日持久
D.具有世界影响
20.(2 分)以下为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变化统计。(单位:万人)
俄国
法国
德国
奥匈帝国
1900 年
116.2
71.5
52.4
38.5
1910 年
128.5
76.9
69.4
42.5
1914 年
135.2
91.0
89.1
44.4
)
此表说明(
A.法德两国矛盾严重激化
C.欧洲大国积极扩军备战
B.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
D.俄国已经成为欧洲霸主
21.(2 分)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宣言:“依靠彼得格勒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胜利起义,代
表大会已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宣言的通过是基于(
A.沙皇专制统治正式结束
B.俄国不愿退出世界大战
C.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结束
D.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22.(2 分)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是因为(
)
A.协约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B.埋下了未来世界大战的隐患
C.战胜国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D.美国领导世界的期望未实现
23.(2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埃及爆发华夫脱运动
C.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
)
B.不结盟运动兴起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
24.(2 分)以下有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31 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战争序幕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成为战争转折点
C.从太平洋战场到欧洲东线,战争规模扩大
D.从全球战争到局部战争,战争最后结束
25.(2 分)1999 年,二十国集团(G20)成立,其成员包括美、日、德等原八国集团,中
国、阿根廷等十一个新兴经济体,以及欧盟。这表明(
A.新兴经济体逐渐赶超发达国家
B.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贸易保护主义难以阻止世界经济发展
D.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8 分,第 28 题 16 分,共 50
分。
26.(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材料一所示典籍属于哪两大学派的经典作品?分别指出这两大学派创始人的治国
主张。
材料二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
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摘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 年 1 月 25 日)
(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古代中国践行上述理念和美德的历史人物,并概括其事迹(或
成就)。(对应以下文字作答,每项限举一位历史人物。)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27.(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强调红军必须健全党
的各级组织,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党小组。所以,罗荣桓说:古田会议召
开后,“我们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就已经定型了。”
——摘自贾永《历史选择了古田》
(1)你怎样理解罗荣桓所说的军队“已经定型”?
材料二 我军将大量地转入敌后,比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人未占区域,配合民众
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和猛烈的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
之……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2)材料二取自毛泽东的哪一篇著名文献?八路军、新四军是如何贯彻这一战略方针
的?
材料三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雕塑
(3)毛泽东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
屈服。”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人民军队能够克敌制胜的原因。
28.(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 世纪末,中世纪意大利皮亚琴察和托斯坎纳的锡耶纳、卢卡和佛罗伦萨等城
市出现了最早的钱币兑换商,13 世纪这些兑换商演变成为初期的银行家……早在 13 世
纪中期,杜埃(法国北部城市)就有 150 个呢绒商,每个商人都雇佣 100 人左右。
——摘自侯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城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新变化(一项
即可)。
材料二 如图所示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成因。
材料三 从 1860 年到 1910 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
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
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
垃圾。1890 年,路易斯安那州通过《隔离乘车法》,要求在城市铁路交通中分离黑人和
白人,不准黑人和白人乘坐同一车厢。
——摘编自原祖杰《相遇在城市:19 世纪美国城市问题探源》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美国城市出现的社会问题。
(4)假如让你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城市的发展变化,请拟定一个研究角度并说明
研究方式(至少两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分)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B.黍
C.玉米
(
A.粟
【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知道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 7000 年的河姆渡人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
文明的代表,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主要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过着定居生活。故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稻。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 分)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
D.稻
)
B.难免自相矛盾
D.多为史学著作
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历史史料(
A.能够相互印证
C.经常难辨真假
【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武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
商……”“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解答】“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表明两则材料互为印证,故 A 正确;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
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3.(2 分)图中的 A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C.唐朝
B.西汉
A.秦朝
【分析】本题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置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基本知识点的准确掌握。
【解答】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
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图中 A 地区是西域都护府,所以
是西汉。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掌握分析能力。
D.元朝
4.(2 分)如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曲辕犁,有关曲辕犁的说法正确的是(
)
B.促进了农耕效率提高
D.壁画可知发明于敦煌
A.推动了农田面积扩大
C.开启了铁犁牛耕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曲辕犁的相关知识,曲辕犁发明于唐朝,是耕地工具。
【解答】据所学知,唐朝农民改进了耕犁,创制了曲辕犁,它是一种耕地工具,设计精
妙,便于操作,可自如地控制入土的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提高了耕作效率,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 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C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开启了铁犁
牛耕时代;D 错误,壁画最早起源于原始的洞穴画。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盛唐的社会气象,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进步。
5.(2 分)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北宋引以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
)
B.设置刺史
A.定都东京
C.重文轻武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统治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北宋引以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重文轻武,
削弱武将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宋太祖解除禁军(国家正规军)将领石守信
等人的兵权,抽掉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设转运使收地方财权。ABD 三项与消除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关系不大,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北宋的统治措施。
D.削弱相权
6.(2 分)明太祖曾说:“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见其废除宰相的
)
C.控制军权
B.强化皇权
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效率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演进情况。依据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
院、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权分六部,加强皇权,故 B 正确;君主
专制背景下,提高效率、控制军权、制约地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D.制约地方
7.(2 分)在“寓强于富”口号的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
)
B.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A.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故 A 正确;
BCD 均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企业,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代表,同时注意把握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
业,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8.(2 分)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
)
始也。”“大梦之唤醒”的最早标志是(
A.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解答】1895 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
B.变法维新运动
D.武昌起义
和梁启超联合 1300 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序幕,标志资产阶级维新
思潮转变为了爱国救亡政治运动。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
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之唤醒”的最早标志是变法维新运动。B 符合
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戊戌变法的领
导人、内容、性质以及作用。
9.(2 分)以下文字取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文中对话反映的主旨是(
)
(时间:1898 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
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
能富强!
A.民生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张謇的主张。
【解答】题干中的信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
救中国”可知是实业救国。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国家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
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
息。
B.思想解放
C.实业救国
D.外争主权
10.(2 分)“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
)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内容。
11.(2 分)1972 年 2 月 21 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
)
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
近?(
A.互不侵犯
C.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建交。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
公报》。结束了 20 多年代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解答】1955 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
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的内容与求
同存异外交方针相近,D 是正确的选项;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中美建交,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B.互不干涉内政
D.求同存异
12.(2 分)2021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下面以“面向人民生命健
康”为初衷的科技成果是(
A.人造地球卫星
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B.导弹核武器
D.“神舟五号”飞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