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 号: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数字逻辑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刘传文 2010 年 6 月 24 日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2 班 指导教师 刘传文 学 院 名 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题目: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 原始条件:使用 D 触发器( 74 LS 74 )、“与”门 ( 74 LS 08 )、“或”门( 74 LS 32 )、非门 ( 74 LS 04 ),设计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 二、要求完成设计的主要任务如下: 1.能够运用数字逻辑的理论和方法,把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和组合逻辑电路 设计相结合,设计一个有实际应用的数字逻辑电路。 2.使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写出 设计中的三个过程。画出课程设计图。 3.根据 74 LS 74、74 LS 08、74 LS 32、74 LS 04 集成电路引脚号,在设计 好的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电路图中标上引脚号。 4.在试验设备上,使用 74 LS 74、74 LS 08、74 LS 32、74 LS 04 集成电路 连接、调试和测试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电路。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序号 课 程 设 计 内 容 所用时间 1 2 3 设计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电路 电路连接、调试和测试 分析总结设计,撰写课程设计 合计 1 天 3 天 1 天 5 天 指导教师签名: 系主任(责任教师)签名: 2010 年 6 月 24 日 2010 年 6 月 24 日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在数字电路中,将能够实现计数逻辑功能的器件称为计数器,计数器计数的 脉冲信号是触发器输入的 CP 信号。由于计数脉冲 CP 同时加到各触发器的时钟端, 它们的状态变化和计数脉冲同步,这是“同步”名称的由来,并与“异步”相区 别。能够实现二进制数计数功能的器件称为二进制计数器,三位二进制数计数器 可计数 8 个状态,能记的最大十进制数为 7。 一、设计阶段: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逻辑功能要求,做出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一般同步时序 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要求是用文字叙述的。第一步要根据文字要求把电路的外部 输入、外部输出及状态转移用状态图和状态表表示出来。所得到的状态图和状态 表最重要的是应当满足题目要求。在第一步建立的状态图和状态表中可能包含多 余的状态,因此,这种状态图和状态表称为是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 第二步:状态化简。状态化简是对原始状态表进行状态化简,目的是消去多 余状态。消除多余状态后的状态表称为最小化状态表。 第三步:状态编码。把最小化状态表中用字母或者文字标注的每一个状态用 二进制代码表示,称为对最小化状态表进行状态编码。把状态编码代入到最小化 状态表中,这个最小化状态表称为二进制状态表。 第四步:求出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表达式。确定使用触发器以后,做出激励 函数和输出函数真值表。根据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真值表做出激励函数和输出函 数卡诺图。根据卡诺图求出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表达式。 第五步:画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图。 以上即是数字逻辑的方法和理论,下面根据这些方法和理论以及题目要求设 计时序逻辑电路。 (一)画出状态表: 由于本题目要求设计一个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该计数器的状态转移规律 和使用的状态数目是已知的。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1)下图为三位二进制加一记数器的状态图: “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状态图” (2)下表是三位二进制加一记数器的状态表: “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状态表” (二)确定激励函数: 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选用的触发器为 D 触发器。而 D 触发器的次态方程是 。也就是,D 触发器的次态只与它的输入 D 有关,与现态无关。因此, 二位二进制数状态表中的次态也就是 D 触发器的输入,这样可以由状态表画出激 励函数卡诺图和输出函数卡诺图。 状态图如下图所示: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n+1) a)y2 (n+1) b)y1 (n+1) c)y0 根据上图化简即得激励函数表达式: y y D 2 D y y 1 1 y D y y y 2 1 y y 1 0    y y y 2 1 0  0  y y y 2 1 0   0 2 0 0 0 (三)画出时序逻辑电路图: 根据实验要求,需使用 D 触发器( 74 LS 74 )、“与”门 ( 74 LS 08 )、“或” 门( 74 LS 32 )、非门 ( 74 LS 04 ),各集成电路结构及引脚图如下: 74LS04 74LS08 74LS32 74LS74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由以上条件可以画出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的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图。 逻辑电路图: “ 三位二进制加一计数器逻辑电路图” 二、实验阶段 根据设计的逻辑电路图,利用数字逻辑实验电路板及各集成电路连接线路, 连接过程中尽量使集成电路引脚与引脚之间的导线固定牢固,且连线在电路板上 排列整齐,连线的转弯成直角,尽可能使连线不要飞线。 连接的电路如下: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调试与测试: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说明书 (1)检查并确定实验设备上的各集成电路符合要求 (2)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利用数字逻辑电路板及集成电路连线 (3)连线完成后,打开电源进行调试,出现以下问题: (a)电源打开后,给电路加连续的时钟脉冲,但发现输出端彩色指示灯无 论在什么情况下均不亮,仔细检查连接发现由于连线过程中线路繁多,导致集成 电路引脚与引脚之间的有些导线已松动,接触不良,经仔细检查并固定后确保导 线在插孔中牢固接触。 (b)确保导线牢固接触后,重新开始调试,在连续的时钟脉冲下,电路输出 端出现状态转移,但其结果与状态转移真值表结果不一致,并有个别彩色指示灯 的状态不变化,检查转台转移真值表,确定无误后,根据状态转移真值表再一次 利用卡诺图求出激励函数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相比之下没有发现错误,再 次根据电路图一一检查连线,发现在连线过程中由于连线太多,有个别引脚的连 线出错,错连到其他引脚,也有个别引脚的连线漏掉,一一检查并改正后,连线 无误。 (c)经前面的改正后,再一次检查各导线的连接,确保到导线牢固接触,然 后加连续的时钟脉冲,各输出端输出状态正确,指示灯的状态也有变化,达到了 预期的效果。 (4)经调试无误后,开始测试,利用状态转移真值表一一检验输出结果,在不 同的状态下输出端输出结果不同,且状态转移正确,与状态转移真值表一致,设 计结果满足要求。 实验结果如下图真值表所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