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满分:37 分) 一、语言积累(13 分) 1、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13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1 分)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1 分)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1 分) (4)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辛弃疾《南乡子》)(2 分) (5)虽有嘉肴,弗食, ;虽有至道,弗学, 。(《礼记·学记》) (6)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 《醉翁亭记》)(2 分)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 , 。(2 分) (8)《爱莲说》中用来形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君子之风的句子是“ , ”。(2 分) 二、语言运用(23 分)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 分)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上前 询问:“ (1) ?”王阿姨说:“哎!我 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图所示),指着 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 (2) 。” 【提示:上联的末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的末字是平身 (一声、二声)】 答: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8 分) 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花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绽放,看到天空
中行走散步的云变幻多姿。我何其幸运,可以听到美的声音,听到鸟雀啼鸣低回宛转,听到 蛙虫喧叫的热闹欢喜。我何其幸运, 。 生命是不会有真正的黑暗的。 (1)请将语段中的词语“何其幸运”,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3 分) (2)以下四组词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变幻多姿 zhī 低回宛 wǎng 转 B、花团锦簇 cù 义愤填膺 yīng C、风尘苦旅 lǔ 幽 yoū游自在 D、根生蒂 dì固 麟次栉 chì比 (3)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3 分) 答: 4、综合性学习。(11 分) 2016 年 4 月 25 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 为了缅怀梅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进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梅式风华】 (1)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 面?(4 分) 材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 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 兰芳言传身教:“吾敬我师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 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答: 【梨园风采】 (2)小采在网上搜到明代京剧脸谱摹本,了解到京剧表演中经常用脸谱象征人物的性格、 品质,甚至角色和命运。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再选定与之相配的脸谱,陈述理由。 (要求:参照示例,结合某一情节)(3 分 备选人物:孙悟空、李逵、武松、关羽
示例:我选择张飞。我认为张飞适用黑色脸谱。因为他非常勇猛,曾带领少数人马,战 胜曹操大军。 A、红脸(代表忠心耿耿) B、黑脸(代表强悍勇猛) C、金脸(代表神妖) 答: 【铮铮风骨】 (3)小铮向同学们介绍了梅兰芳先生的故事。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梅兰芳先生“气节” 的具体表现。(4 分) 材料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二:1941 年 12 月,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蓄须明志,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 奸演出。他对友人说:“别小瞧我这一撮胡子,它可大有用处呢。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 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后来日本人找上门来,梅兰芳便注射 针药,让自己发起高烧,坚决拒演。 答: 第二部分 阅读(满分:54 分) 三、名著阅读(7 分) 5、(1)写出以下这则寓言的出处,并根据内容写出它的寓意。(3 分)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蝉在 夏天尽情歌唱,没有储存食物。蚂蚁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 就去跳舞吧!”——《蚂蚁和蝉》 答: (2)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中唱到“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可有些读者认为,白龙马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角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相关情节
说说理由..。(4 分) 答: 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6—9 题。(16 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 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 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 立侍,皆持长铍③。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 之。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 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②窟室:地下室。③长铍:长矛。④详为足疾:假 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⑤擘:拆,掰开。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 分) (1)秦王怫然..怒 (2)仓.鹰击于殿上 (3)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4)酒既酣. 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 (2)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译: 9、简答题。(6 分) (1)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 (2 分)
答: (2)孔子曾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 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4 分) 答: 五、阅读《一本可以“喝”的书》,完成 10—12 题。(12 分) 一本可以“喝”的书 张君燕 ①这是一本从外形看起来和普通书本差不多的书。不过,这本书却被时代杂志评为 2015 年最棒的 25 个设计之一。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都赫然标着“Drinkable Book”(可以喝的 书)。 ②这本书的发明者是一个叫特丽莎的美国姑娘。2007 年,特丽莎到非洲旅行,发现那 里根本没有纯净的饮用水,孩子们口渴了,就直接从垃圾堆旁的水坑里捧水喝。因此,当地 百姓得病的概率特别高。特丽莎还得知,全球每年有 6.63 亿人口因为缺乏最基本的净水设 备而喝不到纯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一名化学女博士,她 顿生一种使命感:要发明一种消灭细菌的物质。 ③经过 8 年反复的研究和试验,特丽莎惊喜地发现了细菌的克星—— 一种叫纳米银的 离子。为了让纳米银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丽莎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中,做一张史上最强的 过滤纸。这是一种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纸张。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 99%的霍乱弧 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④这个结果让特丽莎倍感振奋。她立刻带着纸张跑到肯尼亚、海地、印度等国家,测试 了 25 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源,和当地居民一起试用这些试纸。“难道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 吗?”“为什么要用这些纸过滤一下呢?太麻烦了。”“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喝水的!”当地居民 的种种疑问和不配合的举动让特丽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当地居民缺乏 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饮水常识。 ⑤知识的传播远比这张滤纸更重要!在认识到这一点后,特丽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用食用级的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的知识印在纸上,做成一本书。如此,普通的纸张便摇身 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⑥这本书的设计也相当巧妙、便捷。这样一本看似小巧的书籍,平均每页可以过滤 100 升的饮用水,一本 26 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 4 年的饮水量!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 因为这本可以“喝”的书而远离死神。 ⑦这个发明引来无数好评。面对滚滚而来的赞誉,特丽莎风趣地说:“我只是想用自己 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一点改变,只要我们内心温暖、心怀世界,别说一本可以“喝”的书,也 许我们还可以发明可以吃的书呢!” 10、文章第①段说“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 2015 年最棒的 25 个设计之一”。请结合 原文,从功能和效果的两个角度说明这本书的设计之妙。(4 分) 答: 11、联系上下文,比较以下两句,判断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4 分)
A: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 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 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B: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 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答: 12、特丽莎的发明获得无数好评,可仍有不少网友对它的成本和实际效用等提出质疑,认为 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践,就当地..安全用水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至少写出两种)(4 分) 答: 六、阅读《断头树也有春天》一文,完成 13—16 题。(19 分) 断头树也有春天 【英】珍·古德 ①写下这段文字时,我正坐在英格兰伯恩茅斯的家中,抬头就能望见窗外的几棵树。 其中一棵山毛榉树是我的最爱。小时候,它的树枝便是我最好的椅背,倚着它,我读完了《人 猿泰山》,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生活在森林里。 ②山毛榉树是我最好的玩伴,我常常在树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我每天都会唤着他的 名字,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说给它听。夏日午后,当微风穿过枝丫,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呢喃 低语。A 叶儿轻轻摆着,边歌边舞,那是它为我精心设计的演出。刮大风的时候,我搂紧它 的臂膀,随它一起在风中摇晃。 ③每当我徘徊在一棵大树下的时候,总是惊叹于树干的木瘤里隐藏了多少岁月的故事, 那展臂迎风的树枝经受了多少载的风雨,还有那多到无法数清的树叶,有多少歌儿要吟唱。 我们所能看到的地面上的部分,只是树的一部分,在那深不可及的地下,埋藏着它最深沉的 心事和渴望。B 也许是与树接触久了,我似乎读懂了树的语言,理解了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另 一个世界。 ④“幸存者”是一棵“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幸存的豆梨树。20 世纪 70 年代起,它 被栽植在了世贸中心 5 号楼附近,年年用绽放的白色小花,为水泥世界里的人们送来春的讯 息。与同伴一样,它也被埋在了倒塌的双子塔下。 ⑤一个月后,清理残骸的工人发现了它。彼时,树已经被“肢解”——水泥碎块砸得 它“身首异处”,剩下的树干被烧焦,树根严重受损。人们把它送入纽约公园的苗圃。 ⑥苗圃的管理人员告诉我,第一次看见这棵断头树时,他觉得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方法 让这棵树起死回生,他没想到去掉表层烧焦部分的“幸存者”,竟在苗圃的优质土壤里生根 了。 ⑦“幸存者”注定拥有不平凡的生命,2010 年春天,一场可怕的风暴以每小时 160 公 里的速度席卷了“幸存者”所在的区域。风暴过后,“幸存者”已有部分树根裸露在外,苗 圃管理人员给“幸存者”又做了一次大手术。 ⑧起初他们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把树抬起来一些,让树干跟地面依然保持一定角 度。在根部堆上覆盖物和肥料。他们甚至不敢直接给树浇水,而是每天轻轻为它洒水。几周 后,幸存者”再一次起死回生。
⑨2010 年 12 月,“幸存者”被移回发现它的地方。“9·11”纪念馆的设计负责人说最 初一些人反对将“幸存者”移回来,认为原址上种满了新树,而“幸存者”作为唯一的豆梨 树,会破坏园林景观的对称性。事实上,作为世贸中心遗址上唯一幸存的生命,人们纷纷来 与它合影,将象征着感恩、鼓励、关爱的蓝丝带系在它的树枝上。 ⑩四月一个清冷的早晨,金色的阳光包围在它的四周,我看到的是一位载着光环的精 神领袖。站在为保护它而设立的护栏外,眼泪模糊了视线。它的花期已过,枝头略显寂寥。 但就在我站了很久,准备离去时,惊喜出现了:我突然看见三朵小小的白花挤在一起,藏在 枝叶深处,仿佛在告诉人们:“不要伤感,只要还有希望,哪怕受尽伤害,哪怕春已远离。” 13、文章①②两段详细写了山毛榉树,而全文的主角却是“幸存者”。请结合全文,从内容 和结构两方面,简述第①②段的作用。(4 分) 答: 14、品析文中画线句子。(5 分) (1)请结合第②段品析 A 句。(3 分) 叶儿轻轻摆着,边歌边舞,那是它为我精心设计的演出。 答: (2)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③段 B 句中“树的语言”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 分) 答: 15、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断头树也有春天”含义的理解。(4 分) 答: 16、请结合本文和链接,以“生命的不平凡”为主题写一段话。(不少于 80 字)(6 分) 链接: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愿你生 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冰心《谈生命》 大自然的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 会屈服,不会屈服啊! 答: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第三部分 写作(满分:60 分) 七、作文(60 分) 1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有些鱼类有洄游现象,历尽艰险也要回到它出身的家。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精神洄游”的现象:我们要洄游到过去的时光中,洄 游到心灵、文化、社会等往事中,洄游到爱与美、诗与思的精神家园里,去寻找情感的本真 与思想的胜境。 在岁月里洄游,我们可以看见未来。每一次的洄游,都是一次成长。 请以“洄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题目:那些年, 相伴(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500 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xx 代替。 参考答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