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重庆理工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供给函数
2、平均收益
3、隐性成本
4、外部不经济
5、基础货币
二、简答题(1、2 小题各 7 分,3、4 小题各 8 分,共 30 分)
1、简述一般商品的替代效应(3 分)和收入效应(4 分)。
2、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NP(4 分),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
GNP?(3 分)
3、简述无差异曲线(2 分)及其特点(6 分)。
4、什么是 LM 曲线的三个区域(3 分),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5 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消费者平衡消费的理论基础。
2、替代品、互补品的概念?(5 分)对商品价格的影响?(10 分)
3、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50-5p,供给函数为 Qs=-40+5p。求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数量 Qe。
2、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D=7500—200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 SS=4500+100P。
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3、假设货币需求为 L=0.20y,货币供给量为 200,c=90+ 0.8yd,t=50,i=140 -5r,g=
50。
(1)导出 IS 和 LM 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 分)
(2)若其他情况不变,g 增加 20 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2 分)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1 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2、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实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说明
哪种方法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及其原因。
3、2015 年 10 月 19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5 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这一次 GDP 没有再
次刚好地站在 7%的线上,而是回落到 6.9%。这是继 2009 年 2 季度以来 GDP 增速首次回落
到 7%以下。事实上,针对目前经济“新常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试分类列
举近年来出台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并说明其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