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11.每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下关于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B.帕斯卡对摆的等时性的研究促进了钟表的研制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据此发明了电动机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据此发明了发电机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故 A 错;地 震波是次声波,而不是超声波,故 B 错;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 是利用骨(固体)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故 C 正确;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而 不是响度,故 D 错;应选 C。 【考点定位】声现象 1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B.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 炸 C.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 D.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以下,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低温极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 A 正确;汽油变成油 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 B 错;樟脑丸就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 C 错;物体的温度 不可以降到-273.15℃以下,因为这是自然界中的低温极限,故 D 错;应选 A。 【考点定位】热现象 14.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C.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5.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剪纸用的剪刀是一种省力杠杆 B.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 C.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功 D.任何机械做功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剪纸用的剪刀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加快剪纸的速度,也方便使用,故 A 错; 定滑不省力也不费力,相当于等臂杠杆,故 B 错;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 C 错;由于额外功的存在, 机械效率都不能达到 100%,故 D 正确;应选 D。 【考点定位】简单机械 1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 L变亮,两只 电表中只有一只电表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0 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B.R1 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C.R1 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D.R0 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B 【解析】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装修用的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这说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 B.“炙手可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四冲程内燃机在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 10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甲醛扩散在空气中是由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 A 正确;“炙手可热”说 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 错;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C 错;由于热量的损失不可避 免,所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不可以达到 100%,故 D 错;应选 A。 【考点定位】分子动理论;改变内能的方式;内能的转化;机械效率 18.下列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信息的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始终沿直线传播 D.黄石交通广播电台的频率是 103.3MHz,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是靠迅速变化的电流实现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 A 错;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B 错; 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不断地发生反射,传播的路线不是直线,故 C 错;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是靠迅速变化 的电流实现的,故 D 正确;应选 D。 【考点定位】能源;电磁波 19.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深度有关 C.人体内部的压强跟外部的大气压强相等,互相平衡,所以人不觉得受到巨大的大气压力 D.1971 年 6 月 30 日,前苏联宇宙飞船“联合Ⅱ号”由太空返回地面时,由于飞船密封舱壁漏气,致使三 名宇航员死于血液沸腾症,这是由于液体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增大引起的 家庭用电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高、电阻较小的材料 B.使用螺丝刀形状的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上端的金属帽 C.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连接在火线和该电灯之间 D.小明家正使用着一台 110W 的电冰箱,当他将 60W 的台灯的插头插进插座时,灯不亮且空气开关跳闸, 20.下列有关 则故障可能是台灯断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制作保险丝应选择熔点较低、电阻较大的材料,故 A 错;使用螺丝刀形状的试电笔时手一定要 接触上端的金属帽,故 B 错;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连接在火线和该电灯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在断电时灯泡处 不会有电压,故 C 正确;如果台灯是断路,则相当于没接台灯,则不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的,故 D 错;应 选 C。
【考点定位】安全用电 2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在空中高速飞行的子弹所受的力为重力和向前的动力 C.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会落在车厢内起跳点的后方 D.绕地球运行的“北斗”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22.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速度小的物体动能一定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被拉开的弹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故 A 正确;用力推车而车未动,有力 无距离,故推力不做功,故 B 错;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 C 错;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速度小的物体如果质量较大,动能也不一定小,故 D 错;应选 A。 【考点定位】功和能 23.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行驶中驾驶员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B.在地铁站或火车站站台上候车时一定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C.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D.在山区遇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躲避雷雨
24.请根据图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在导线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小磁针的左端应是 S 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的右端应是 N 极, 由右手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电流的方向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通电螺线管 25.如图所示,点光源 S置于平面镜前,请画出点光源 S的成像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由发光点向镜面引两条光线,这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方向 改变,把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处就是是像的位置,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 26.常见的家用热水器有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将12L 水由20℃加热 到45℃,则水需要吸收太阳能 J;若改用功率为“220V,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加热,则需要加热 s;若用燃气热水器加热,则需要完全燃烧 m3的燃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燃气 的热值为4.2×107J/ m3;不考虑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 27.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 响度的声音,重做上述实验。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答案】振幅 【解析】 试题分析: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这是由于音叉的振幅较大,说明声音 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 28.⑴在恶性发热类疾病高发期,学校门卫室工作人员用测温枪对上学的学生进行体温测量,测温枪的工 作原理是利用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热效应。 ⑵当你唱卡拉 OK 时,要用到话筒。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 。
29.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 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 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 时刻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⑴分析照片可知 AF的长度为 cm,木块从 A运动到 F的平均速度是 cm/s,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 中相邻两段时间内的路程差为 cm。 ⑵为进一步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将木板改为水平放置。上面两图中 (填 “乙”或“丙”) 图方案更好。按最佳方案进行实验,弹簧秤示数如图丁所示,读数为 N。 【答案】⑴4.5;3;0.5 ⑵丙;2.8N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