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太仓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调研数
学试卷及答案
一、细心计算。(26 分)
400 5
1. 直接写出得数。
40 5
80 4
150 4
63 7
【答案】200;80;125;600
60 6
58 67
600 3
5400 9
86 2
29 0
26 4
20;360;200;43
600;56;0;104
【解析】
【分析】
【详解】略
2.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69×7=
94÷3=
5×407=
※639÷3=
【答案】6783;2035 ;1160
31……1;213;121……3
【解析】
290×4=
※487÷4=
【分析】根据多位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解答。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
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969×7=6783
5×407=2035
9 6 9
7
6 7 8 3
4 0 7
5
2 0 3 5
290×4=1160
94÷3=31……1
2 9 0
4
1 1 6 0
3 1
9 4
9
4
3
1
3
※639÷3=213
验算:213×3=639
2 1 3
6 3 9
6
3
3
3
9
9
0
2 1 3
3
6 3 9
※487÷4=121……3
验算:121×4+3=487
4
1 2 1
4 8 7
4
8
8
7
4
3
1 2 1
4
4 8 4
3
4 8 7
二、认真填写。(每空 1 分,共 29 分)
3. 15 是 3 的(
)倍;15 的 3 倍是(
),(
)是 5 的 15 倍。
【答案】
①. 5
②. 45
③. 75
【解析】
【分析】要求 15 是 3 的几倍,用 15 除以 3 解答。要求 15 的 3 倍是多少,用 15 乘 3 解答。
要求谁是 5 的 15 倍,用 5 乘 15 解答。
【详解】15÷3=5,则 15 是 3 的 5 倍。
15×3=45,则 15 的 3 倍是 45。
5×15=75,则 75 是 5 的 15 倍。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答案】
①. 三
②. 四
【解析】
【分析】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 999,一位数是 9,或三位数是 100,一位数是 1,然后再进
一步解答。
【详解】假设三位数是 999,一位数是 9,或三位数是 100,一位数是 1;
999×9=8991;100×1=100;
8991 是四位数,100 是三位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乘法的应用,掌握用极值法举例证明。
5. □ 26 4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个 0,□里可以填(
①. 3
); □80 6
,□里有(
【答案】
②. 5
③. 4
);□ 218 ,要使积的末尾有 1
4000
)种填法。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确定出□里的数,然后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结
果,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填空即可。三位数乘一位数,先用三位数的个位与一位数相乘,再用
三位数的十位与一位数相乘,接着用三位数的百位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将三次乘得的积相加,
依此计算。
【详解】226×4=904;326×4=1304,因此□ 26 4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3;
5×218=1090,因此□ 218 ,要使积的末尾有 1 个 0,□里可以填 5;
580×6=3480;680×6=4080;即□80 6
8;9,因此□里有 4 种填法。
,□里的数应大于 5,那么可以填:6;7;
4000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在括号里填上“>”“<”或“=”。
405×4(
)2000
7×603(
)7×630
68×3×2(
)68×6
3010 克(
)3 千克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比较大小。
(2)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据此将 3 千克换算成克,再和 3010 克比较大小。
【详解】405×4=1620,1620<2000,则 405×4<2000
7×603=4221,7×630=4410,4221<4410,则 7×603<7×630
68×3×2=408,68×6=408,则 68×3×2=68×6
3 千克=3000 克,3010 克>3000 克,则 3010 克>3 千克
【点睛】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质量单位
换算时,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7.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高 135(
),体重 35(
),每天锻炼 1(
),每天吃一个 50
(
)的鸡蛋。
【答案】
①. 厘米##cm
②. 千克##kg
③. 小时##h
④. 克##g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
小明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小明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小明每天锻炼时间用“小
时”作单位,计量一个鸡蛋的重量用“克”作单位。
【详解】小明身高 135 厘米,体重 35 千克,每天锻炼 1 小时,每天吃一个 50 克的鸡蛋。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8. 一瓶酱油连瓶重 1020 克,从标签上看到“净含量 1 千克”。瓶重(
)克。
【答案】20
【解析】
【分析】用这瓶酱油连瓶的重量减去净含量,即可求出瓶子的重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据此将净含量换算成克,再进行计算。
【详解】1 千克=1000 克
1020-1000=20(克)
则瓶重 20 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1 千克=1000 克。
9.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 14 分米,比长短 6 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答案】68
【解析】
【分析】宽比长短 6 分米,则用宽加上 6 分米,求出长。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解答。
【详解】(14+6+14)×2
=34×2
=68(分米)
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68 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0. 用 8 根 6 厘米长的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答案】48
【解析】
【分析】8 根 6 厘米长的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就是这 8 根小棒的长度和,
即 8 个 6 厘米,用 8 乘 6 求解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得:
8×6=48(厘米)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48 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正方形周长的含义,得出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小棒的总长度,再
根据乘法的意义求解。
11. 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 8 米,宽 5 米,如果给菜地四周围上篱笆,则篱笆全长(
)
米;如果菜地的一面靠墙,则篱笆至少长(
)米。
【答案】
①. 26
②. 18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给菜地四周围上篱笆,则相当于求菜地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
公式:(长+宽)×2,把数代入求解即可;如果菜地的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则靠
墙的部分长度最大,篱笆用的长度最小,由此即可知道长方形菜地的长靠墙,则此时篱笆围
菜地的两个宽和一个长,把它们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8+5)×2
=13×2
=26(米)
8+5×2
=8+10
=18(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并灵活运用。
12. 用两个长 6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
的周长是(
)厘米,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24
②. 30
【解析】
【分析】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6 厘米,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 6+6=12(厘米)、宽为 3 厘
米,再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6×4=24(厘米)
(6+6+3)×2
=15×2
=30(厘米)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这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13. 在下面的长方形中分出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剩
下部分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16
②. 14
【解析】
【分析】从长方形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
形的周长=边长×4 解答。剩下的长方形的长为原来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的宽为原来
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解答。
【详解】4×4=16(厘米)
(7-4+4)×2
=7×2
=14(厘米)
则正方形的周长是 16 厘米。剩下部分图形的周长是 14 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再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
的周长公式解答。
14.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再填空。
9 9 7
(
98765 9 3
【答案】
),98 9 6
(
(
)。
①. 88
②. 888
③. 8888
),987 9 5
(
),想一想,
④. 888888
【解析】
【分析】每题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依此计算出前面三个算式的结果,再找出其中的规
律进行填空。
【详解】9×9+7=81+7=88;
98×9+6=882+6=888;
987×9+5=8883+5=8888;
算式都为乘加混合运算,加号前面的第二个乘数是 9,第一个乘数最高位从 9 开始,依次减
1,并且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加号后面的数的差是 2,加号前面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
数,那么这个算式的结果就等于几个 8。
98765×9 两个乘数一共有 6 位数,因此 98765×9+3=888888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算式的规律计算出结果,应熟练掌握。
三、慎重选择。(8 分)
15. 下面的算式中,(
A. 919 4
)的得数最接近 4000。
B. 798 5
C. 703 6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
整百数、整千数…;然后进行口算;分别算出各式的结果,再与 4000 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919×4≈900×4=3600
B.798×5≈800×5=4000;
C.703×6≈700×6=4200。
由以上可得 B 选项的积最接近 4000。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以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6. 200×5 积的末尾有几个 0,200÷5 商的末尾有几个 0。(
)
A. 1,2
【答案】C
【解析】
B. 2,2
C. 3,1
【分析】分别求出 200×5 的积以及 200÷5 的商,再判断积或商的末尾有几个 0。
【详解】200×5=1000,则积的末尾有 3 个 0。
200÷5=40,则商的末尾有 1 个 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计算方法以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仔细计
算即可。
17. 一台打印机的价格是 605 元,学校要买 6 台,全部付面值为 100 元的人民币,一共要付
(
)张。
A. 35
【答案】C
【解析】
B. 36
C. 37
D. 38
【分析】根据题意,605×6=3630(元),求出 6 台打印机的价钱,付 100 元的人民币,应
把 3630 元看作 3700 元,再找回 70 元,由此解答。
【详解】605×6=3630(元),把 3630 元看作 3700 元,再找回 70 元,那么要付 100 元的人
民币 37 张。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估计与估算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 一箱草莓大约重 5 千克,比一箱苹果轻一些。一箱苹果大约重(
)。
A. 5000 克
【答案】B
B. 5500 克
C. 4500 克
【解析】
【分析】一箱草莓大约重 5 千克,比一箱苹果轻一些,一箱苹果的质量就比 5 千克多一些,
把 5 千克化成 5000 克,选项中找出比 5000 克多一些的选项即可。
【详解】5 千克=5000 克
一箱草莓大约重 5 千克,比一箱苹果轻一些。一箱苹果大约重 5500 克。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以及对“轻一些”的理解。
19. 运动会上,小力拍球 86 下,小华拍的下数比小力的 2 倍多一些,3 倍少一些,小华最
多拍球(
)下。
A. 88
【答案】C
【解析】
B. 175
C. 257
【分析】用小力拍球的数量分别乘 2、乘 3,从而计数出小华拍球的个数的范围,然后再选
择最多的一项即可。86×2=172(下);86×3=258(下);172 下<小华拍球的个数<258
下
【详解】A.88 下<172 下,因此不满足;
B.172 下<175 下<258 下
C.172 下<257 下<258 下
175 下<257 下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丽丽读一本数学绘本,每天都读 28 页,她第五天应从第(
)页开始读。
A. 140
【答案】C
【解析】
B. 141
C. 113
【分析】先用 28 乘 4 计算出前 4 天读的页数,然后用前 4 天读的页数加 1 页即可。
【详解】5-1=4(天)
28×4=112(页)
112+1=113(页)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先计算出前 4 天读的页数是解答此题的
关键。
21.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40 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