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安徽芜湖无为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6 分)读一读,根据拼音在括号里正确、规范地填写词语。
(1)如果按照光的速度,我们一秒钟可以绕着地球 chì dào
转七圈多,真令人
nán yǐ zhì xìn
。
(2)金碧 huī huáng
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 wén míng
的皇家园林。它的
huǐ miè
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3 分)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词语和注释。
①为了感激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送给海力布不(记 计)
其数的奇珍异宝
作为(抱 报)
酬。
②老师一再(吩咐 叮嘱)
我,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③学而不厌(讨厌 满足)
,诲人不倦。
3.(3 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ǒu) 涨.潮(zhǎng) 酵.母(xiào) 悄.没声儿(qiǎo)
B.怔.住(zhèng) 树杈.(chā) 红晕.(yùn) 默而知.之(zhì)
C.嫉.妒(jí) 龟.裂(jūn) 誊.写(téng) 累累.果实(léi)
D.聒.碎(guō) 缴.费(jiāo) 垂蔓.(màn) 丢三落.四(là)
4.(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黄山,鸟语花香,充满诗情画意....。
B.我绞尽脑汁....,才想出这道题的答案。
C.班长真是诡计多端....,再难的问题他都能想出办法解决。
D.《将相和》的故事体现出蔺相如的宽容大度....。
5.(3 分)下面的词语中,与“太平盛世”描写景象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事之秋
B.哀鸿遍野
C.流离失所
D.安居乐业
6.(3 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白的、还有粉的、好看极了。
B.《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C.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D.傍晚,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叫起来,甲虫“嗡嗡”地叫着。
7.(6 分)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在金色的夕阳下,那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②它以巨人般的姿态挺立在沙海中。
③天上地下,一片金黄。
④金字塔是熠熠发光的珍宝。
⑤金字塔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1)根据第②句中的“姿态”的另一种意思写一句话。
“姿态”(形容态度、气度)
(2)发挥想象,将第③句话写具体。
(3)请将④⑤两句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二、积累与运用
8.(4 分)把成语和意思相近的俗语用线连起来。
鼻子都气歪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
打开天窗说亮话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孤掌难鸣
得过且过
暴跳如雷
直言不讳
9.(7 分)(1)中华诗词是文化传承。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借用唐代
诗 人 张 继 的 诗 句 :“
,
”, 抒 发 了 离 愁 之 苦 ; 陆 游 心 系 平 定 中
原
,
”,体现了爱国之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最后一段:美哉,
!
壮哉,我中国少年,
!点明了少年与中国的辩证关系。请你列举一位为国家作出
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
。
(2)名言警句是智慧的结晶,同学不珍惜时间,你可以提醒他:
,
;当
你遇到难题时,要像孔子说的那样“敏而好学,
”;当看到有人浪费粮食,你可
以用
和
两句话来劝说他。(后两空填选项)
A.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B.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C.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一代名臣曾国藩告诉我们,真正的读书人一要有志,二要有
,三要
有
。
(4)《忆读书》的作者是
,她在一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给一个儿童刊物
写下的指导儿童读书的话是:
。
三、阅读和理解
10.(11 分)阅读
太阳(节选)
ㅤㅤ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三
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ㅤㅤ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选文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是
A.太阳体积大。
B.太阳温度高。
C.太阳距地球远。
(2)读下面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①结合选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只填字母序号)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Ⅰ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Ⅱ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②选择上题的第Ⅰ或Ⅱ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再写下来。
我选第
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3)选文中的加点词语“差不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借助资料袋,尝试用多种说明方法把“太阳温度高”这个特征说清楚。
资料袋
◇太阳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通常在一百摄氏度左右。
◇钢铁的熔点在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
11.(16 分)短文
月光下的母亲
何君华
ㅤㅤ①下午放学后,我跟陈老师说,母亲病了
ㅤㅤ②其实我撒了谎。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
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
ㅤㅤ③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只在每月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学
生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
意思了,我想我一天学也不愿上。
ㅤㅤ④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机动车的影子,我只好徒步回家。天上
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
ㅤㅤ⑤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正奋力地...抓起一大
把麦子,举着麦子的双臂奋力地...向后仰,奋力地...在木桶上抽打着……
ㅤㅤ⑥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要赶在入
秋时将全部的谷子手工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
连夜赶着脱粒的。
ㅤㅤ⑦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加快
步伐走到家门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ㅤㅤ⑧我哭了。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二人一起赶工,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
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
ㅤㅤ⑨我哭了,号啕大哭。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每次她都要弯着腰从鸡窝里挑两
个最大的鸡蛋,一遍遍不停地用力踹面,最后才能做出这绝美的手擀面。但她自己却从
来舍不得吃一碗。等哭完,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而是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
ㅤㅤ⑩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就算这样,乡村公路上静寂无人,
我一个人赶夜路,天已经大亮。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那
一晚,我知道
(1)文章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时间顺序
B.事情的发展
C.不同方面
D.方位顺序
(2)下面选项中,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是
。
A.“我”为了吃母亲做的手擀鸡蛋面撒谎请假,在路上看到了母亲在月光下辛苦地工作。
B.“我”看见母亲在月光下辛苦地工作,知道了自己不应该撒谎请假,于是回到了学校。
C.“我”为了吃母亲做的面条而向老师撒谎,请假徒步回家。到家后,“我”看到了母亲
辛苦地劳作着,也意识到自己错误。于是“我”悄悄返回学校,决心改正错误
(3)文章第⑤自然段中,连用三次“奋力地”来描写母亲打麦子的场景是为了
?
A.突出母亲的动作优美 B.体现月夜下的场景恐怖 C.强调母亲的辛苦 D.强调手工脱粒好
(4)文章第⑥自然段中提到的“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指的是
。说它“耗时、
费力”是因为
。(两个空均为单选)
A.用机器为谷子脱粒
B.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手工脱粒归仓
C.家家户户手工脱粒
D.手工脱粒的方式速度慢、效率低
(5)“我”没有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鸡蛋手擀面,是因为
。
A.母亲生病了,不能下床做饭。
B.母亲晚上还在打麦子,没有时间给“我”做鸡蛋手擀面。
C.母亲从来舍不得吃一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把面留给母亲。
D.看到月光下辛苦劳作的母亲,“我”非常惭愧,没敢打扰母亲
(6)文章第④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都提到了“我”在月光下徒步行走。两次行走时,“我”
内心是怎样想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④自然段:
第⑩自然段:
(7)文中详细描写了“母亲月下脱谷粒”和“母亲为我做鸡蛋手擀面”的场景。哪一个
场景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横线上。
(8)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谁?想要对他(她)说些什么呢?结合事例
我想对
说:
。
12.(30 分)表达和运用
ㅤㅤ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出真情实感。
ㅤㅤ温馨提示:语句通顺,书写工整规范,字迹清楚。题目自拟
2022-2023 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
1.(6 分)读一读,根据拼音在括号里正确、规范地填写词语。
(1)如果按照光的速度,我们一秒钟可以绕着地球 chì dào 赤道 转七圈多,真令人
nán yǐ zhì xìn 难以置信 。
(2)金碧 huī huáng 辉煌 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 wén míng 闻名 的皇家园林。它
的 huǐ miè 毁灭 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答】故答案为:
(1)赤道 难以置信;
(2)辉煌 闻名 毁灭。
2.(3 分)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词语和注释。
①为了感激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送给海力布不(记 计) 计 其数的奇珍异宝
作为(抱 报) 报 酬。
②老师一再(吩咐 叮嘱) 叮嘱 我,过马路要注意安全。
③学而不厌(讨厌 满足) 满足 ,诲人不倦。
【解答】①不计其数:没有办法计算它的数目。表示极多。报酬:作为代价而付给的实
物或钱。
②吩咐:叮嘱;口头命令或指示。结合语境应选“叮嘱”。
③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故答案为:
①计 报;
②叮嘱;
③满足。
3.(3 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ǒu) 涨.潮(zhǎng) 酵.母(xiào) 悄.没声儿(qiǎo)
B.怔.住(zhèng) 树杈.(chā) 红晕.(yùn) 默而知.之(zhì)
C.嫉.妒(jí) 龟.裂(jūn) 誊.写(téng) 累累.果实(léi)
D.聒.碎(guō) 缴.费(jiāo) 垂蔓.(màn) 丢三落.四(là)
【解答】A.有误,“酵母”的“酵”应读“jiào”。
B.有误,“树杈”的“杈”应读“chà”。
C.正确。
D.有误,“缴费”的“缴”应读“jiǎo”;交出(指履行义务或被迫),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故选:C。
4.(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黄山,鸟语花香,充满诗情画意....。
B.我绞尽脑汁....,才想出这道题的答案。
C.班长真是诡计多端....,再难的问题他都能想出办法解决。
D.《将相和》的故事体现出蔺相如的宽容大度....。
【解答】A、B、D 正确。
C.有误。与语境不符。
故选 C。
5.(3 分)下面的词语中,与“太平盛世”描写景象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事之秋
B.哀鸿遍野
C.流离失所
D.安居乐业
【解答】“太平盛世”指安定、兴盛的时代、哀鸿遍野。“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和它
描写的景象相同。
故选:D。
6.(3 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有白的、还有粉的、好看极了。
B.《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C.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D.傍晚,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叫起来,甲虫“嗡嗡”地叫着。
【解答】A.有误,把“还有粉的”的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B、C、D 正确。
故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