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
真题及答案
一、书写
本卷要求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1. 请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工整地抄写在方框内。注意书写正确,字距
均匀,上下对齐。
【答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书法字帖写作能力和对成语及典故的理解。
要求抄写规范,要注意每个字的笔划顺序和字体大小,行距、字距要均匀,上下对齐。“书
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意思是说只要有勤奋学习的精神,就能够开拓出一
条条通向知识海洋的道路,掌舵向前,开拓一番新天地。其中“勤”字笔画顺序是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具体来说,先写“力”的左侧一笔,再写“力”的右侧一笔,接着写“斤”的上
面一笔,写“斤”的下面一笔。“涯”左边“氵”不要写宽,三个点笔笔意相连,整体稍左
斜。
二、积累与运用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
妈妈每天披着 zhāo
xiá(
)出门,忙到 méng
lóng(
)的月光照在 wū
yán
(
)上才回到家。今天我给她做了一份爱心 měi
cān(
):把鸡蛋炒饭放在盘
子里,摆成了一朵 méi
huā(
),四周 zhuāng
shì(
)着 nèn
lǜ(
)
的 shū
cài(
)。妈妈笑着说:“这是一份 tián
mì(
)的 wèi
jiè(
)。”
【答案】 ①. 朝霞
②. 朦胧
③. 屋檐
④. 美餐
⑤. 梅花
⑥. 装饰
⑦. 嫩绿
⑧. 蔬菜
⑨. 甜蜜
⑩. 慰藉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霞、朦胧、檐、餐、嫩、蔬、慰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
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请在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后(
)里画上“√”,有错误..的用“
”标出并
改正在后面的(
)里。
A.杂兴.(xìng)
锄.豆(chú) 卜.落(bǔ)
剥.莲蓬(bāo)(
B.率.领(shuài) 和谐.(xié)
曝.晒(bào) 清平乐.(yuè)(
)
)
C.渗.出(shèn) 绮.丽(qǐ)
栖.息(qī)
鸡冠.花(guān)(
)
D.乒乓.(pāng) 病灶.(zào) 不懈.(xiè)
徜.徉(shàng)(
)
【答案】A.剥莲蓬(bāo)——(bō)。
B.曝晒(bào)——(pù)。
C.√
D.徜徉(shàng)——(cháng)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有误。剥莲蓬(bāo)——(bō)。
B.有误。曝晒(bào)——(pù)。
D.有误。徜徉(shàng)——(cháng)。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蜻挺
和谐
B. 膨大
拂拭
C. 藤萝
刚铁
D. 照列
潇洒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能力,平时注意积累。
A.错误。蜻挺——蜻蜒: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
捕食蚊子等小飞虫。
C.错误。刚铁——钢铁:钢和铁的统称,有时专指钢。
D.错误。响午——晌午: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也表示“中午”、“正午”之意。
照列——照例:按照贯例;按照常情。
故选 B。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
B. 最喜小儿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C. 心中的风雨..来了。(生活中的挫折与苦难)
D. 他简直是个应声虫...。(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意思是:稀稀
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幽深,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疏疏:稀疏。故 A 正确。
B.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草屋的茅
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
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
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故 B 正确。
C.出自冰心《繁星·一五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
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心上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意思是在生活中遇到的挫
折与苦难,当心灵需要寻找归宿时,母爱就成了最安全最温馨的寄寓之所。
故心中的风雨:是指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C 正确。
D.应声虫:在成语中是用来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故此项错误。
故选 D。
6. 与“松柏穿上了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修辞手法运用不同的一项是(
)
A.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B.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C.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D.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
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穿上”是形容人的,用来写松柏,运用了拟人修辞。
A.把“桃花水”比作“明镜”,是比喻修辞。
B.“探出头”是形容人的,用来写笋,运用了拟人修辞。
C.“傲慢”是形容人的,用来写鹅的步态,运用了拟人修辞。
D.“胆怯”“抬”是形容人的,用来写小白菊,运用了拟人修辞。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有生人进来,鹅就.会厉声叫嚣。
B. 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一道迷人的风景。
C. 即使..只有一根鸡毛,小猫也.会耍个没完没了。
D. 纳米技术虽然..给人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但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语,使句子连贯。
A、B、C 正确。
D.有误,“给人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与“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之间是递进关系,故用“不
但……而且……”连接合适。
8.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桦》一诗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美丽洁白的白桦树,表达了自己对白桦树高洁
品性的赞美之情。
B. 李白、杜甫、陶渊明、孟浩然都是同一朝代的比较闻名的诗人。
C. 艾青的诗歌《绿》描述的是春天到处都是绿色,充满了生机。
D. 冰心的《繁星(一五九)》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是唐朝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东晋南北朝的诗人。
故选 B。
9. 根据学过的课文、诗词和日积月累填空。
(1)诗词中包含着无数的美:范成大写出了农村初夏的色彩之美“______,______。”;杜
甫写出了桃花的盛放之美:“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毛泽东主席写出了梅花的谦虚之
美:“______,______。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罗隐写出了蜂的无私奉献之美:“采得
百花成蜜后,______?”
(2)这些事——是______的回忆:______的园中,______的叶下,______的膝上。
【答案】 ①. 梅子金黄杏子肥
②. 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 可爱深红爱浅红
④.
俏也不争春
⑤. 只把春来报
⑥. 她在丛中笑
⑦. 为谁辛苦为谁甜
⑧. 永
不漫灭
⑨. 月明
⑩. 藤萝
⑪. 母亲
【解析】
【详解】(1)考查古诗识记、理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解释:
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
落尽正在结籽。赏析:此句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
菜花稀,突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充满着生机。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解释:一株无
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赏析:此句写桃花的绚烂美丽,表现出诗人
的赏春之乐。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解释:俏丽但不掠春光之
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解释:等到满山遍野
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赏析:此句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
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2)考查散文识记默写。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月明的园中,藤萝
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永不漫灭”指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意思,因为这些事对“我”来说很
重要,而且值得回味,“我”现在作者缺少的正是这种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甜蜜回忆。
三、阅读理解
阅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
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
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
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
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
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
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
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
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来不会飞的恐龙
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10. 阅读选段,下列哪一个小标题更适合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
A. 恐龙种类的演变
B. 恐龙的诞生
C. 恐龙到鸟类的演变猜想 D. 恐龙类
型发展
11. 请根据选段内容,按照图标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12. 结合短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骨骼、脑颅、前肢、体表等变化都是作者给予化石发现的科学猜
想。
B. “大约”和“数千万年后”的“数”都是虚指,体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C. 课文中提到了科学家的两种看法,除此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看法了。
D. 选段主要是讲述了科学家的猜想,尽管是猜想,那还是基于科学的,不能胡编乱造。
13. 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将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在______
方面做对比,请用这样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C
11.
①. 形态各异
②. 变成了类鸟恐龙
③. 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12. C
13.
①. 对比
②. 形状特征
③. 黑曜石的表面呈现出一种象牙般光滑的质感,它和牙齿一样坚硬而沉重。
【解析】
【10 题详解】
考查段落内容概括。
这段选文主要讲述了恐龙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演化成类似鸟类的生
物,并发展出变得能够活动在树上并最终飞行的能力。因此,选项 C“恐龙到鸟类的演变猜
想”最适合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故选 C。
【11 题详解】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关键信息提取。
通过“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
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
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
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可概括关键内容。
【12 题详解】
考查文文中内容理解。
A.正确,作者是基于化石发现的事实对恐龙身体等变化进行了一些猜想。
B.正确,因为“大约”和“数千万年后”的“数”都是基于科学家对化石年代的估算,反映
了作者用词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C.错误,因为选段并没有说只有两种看法,而只是说选段提到了一些科学家有两种不同的看
法。
D.正确,因为选段内容既包含了科学家的猜想,也有基于化石和化石年代的事实论述,因此
选段内容是基于科学的,而非胡编乱造的。
故选 C。
【13 题详解】
考查说明方法。
对比说明法是通过将待介绍事物与某种已知的或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待介
绍事物的特征和重要性的说明方法。这样做既能够使读者更快地理解待介绍事物的性质和特
点,又能够提高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例如,介绍黑曜石时可以说:“黑曜石的表面呈现
出一种象牙般光滑的质感,它和牙齿一样坚硬而沉重。”这样就通过将黑曜石与牙齿进行比
较,突出了黑曜石的质感和特点。
阅读
①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家乡的小河
②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
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③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
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
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④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
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
泼极了。
⑤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
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⑥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
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
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sū)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
的小河更静、更清。
⑦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