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贵州黔南独山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贵州黔南独山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 1.完成两臂侧平举动作的主要肌肉是( ) A.胸大肌和三角肌 B.胸大肌和背阔肌 C.三角肌和冈下肌 D.三角肌和冈上肌 2.100 米跑的重要供能系统是( ) A.ATP—CP 系统 B.ATP—CP 和乳酸能系统 C.乳酸能和有氧氧化系统 D.有氧氧化系统 3.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装置是( ) A.肌梭 B.腱器官(腱梭) C.关节小体 D.触觉感受器 4.BMI 测定主要用于评价人体的( ) A.肌肉力量和耐力 B.心肺耐力 C.身体组成 D.柔韧性
5.100 米跑的成绩取决于人体的( ) A.反应速度 B.动作速度 C.位移速度 D.三种速度之和 6.体育学习中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赏识,这种动机属于( ) A.生物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7.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 ) A.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不易变形 B.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 C.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 D.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8.在跳远技术的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是( ) A.助跑技术 B.起跑技术 C.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技术 D.腾空和落地技术 9.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教育家是法国人( ) A.基拉宁
B.萨马兰奇 C.皮埃尔·德·顾拜旦 D.托马斯·巴赫 10.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是( ) A.田径 B.足球 C.篮球 D.游泳 11.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考核课 D.综合课 12.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载体是( ) A.教学方法 B.组织措施 C.体育教材 D.场地器材 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是( ) A.心理、生理、素质 B.形态、机能、素质 C.身高、体重、肺活量
D.体适能、心肺功能、运动能力 14.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食,至少应该休息( ) A.10 分钟 B.20 分钟 C.30 分钟 D.40 分钟 15.评定生理负荷量,最简便易行的实用指标是( ) A.心率 B.血压 C.肺活量 D.尿蛋白 16.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订的教学计划应该是( ) A.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 C.课时教学计划 D.阶段训练计划 17.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环节即为(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9.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 )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 B.口头评定成绩 C.口头汇报 D.讲解 2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相应启发学习的 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读书指导法 二、多选题 21.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 )阶段。 A.卫生教育 B.卫生宣传 C.健康教育 D.健康促进 22.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 )属于体操教学。
A.单杠 B.双杠 C.跳远 D.支撑跳跃 23.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 ) A.能动性 B.创造性 C.选择性 D.自主性 2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方法有( ) A.讲解法 B.宣传法 C.问答法 D.讨论法 25.细胞一般都具有( )部分。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三、判断题 26.羽毛球比赛通常采用五局三胜制,先得到规定分数的一方为胜方。( ) 27.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参与领域
的目标要求。( ) 28.在水平二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 和方法。( ) 29.排球比赛中,球触及比赛场区的界线为界外球。( ) 30.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是制订课时计划的依据。( ) 31.跳高按助跑方式可分为跨越式、俯卧式、背越式等。( ) 32.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 33.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影响作用。( ) 34.运用示范法教学时应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太极拳教学多采用镜面示范。( ) 35.运动时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 四、填空题 36.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和体育课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了近代体育 课程的确立,冲破了传统教育____的束缚,促进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37.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____与____的表现。 38.我国于____年开始学习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39.1953 年,教育部组织国内学者翻译了苏联十年制____。 40.我国体育课的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____、六段教学结构和按练习顺序安排的结构。 41.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体育课一般有准备、____和结束三个部分组 成。 42.儿童、少年时期,骨的快速增长,骨的弹性大而硬度较小;随着年龄增大,____过 程旺盛,软骨生长活跃。 43.小学和初中呼吸肌较弱,呼吸较浅、____较快;高中以后,呼吸肌增强,深度加大, 肺活量也增大。 44.中小学生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搏出量比成人____。 45.体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____差异。
五、名词解释 46.攻击步(篮球) 47.集中注意力练习 48.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 49.绕步(篮球) 50.断球 六、简答题 51.光明学校举行校园足球联赛,初二共有 6 个班级参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比赛共需 多少场次? 52.“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是什么? 七、论述题 53.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 知识和技能”问题,谈谈你在教学中的做法。 八、案例分析题 54.某小学生张某,在上体育课时,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做弯腰动作,吴老师认为其动作 不规范,在纠正动作时,用力压张某颈部两下,造成张某“腰椎间盘变形”,住院治疗 47 天。 问题:请根据以上案例,分析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并指出防护的措施。 九、教学设计题 55.假设“前滚翻”第一次新授课结束时发现,班级绝大多数学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 滚动不圆滑的现象,请你根据这一现象做出第二次课的教学设计,意在有效帮助每一个学生 能够滚动圆滑地快速完成“前滚翻”技术动作。 要求:只做基本部分的 10~15 分钟的教学环节(或片段)设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