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了质量:C
12
H
l
O 16
Ca
40
S
32
Al
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
它选出来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奇妙的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使用稀盐酸除铁锈
C.节日燃放礼花
D.白炽灯通电发光
【答案】D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 选项检验澄清石灰水的酸碱性比应该在量筒中检验;B 选项不能在燃着的酒精灯中添
加酒精;C 选项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的水,较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是正确的
操作;D 选项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于试验台;故答案选择 C
3.参加六盘水市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觉肌肉酸胀,原因是人体产生了较
多的乳酸(化学式为 C3H6O3)。下列关于乳酸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属于有机物
B.乳酸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
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1:8
D.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O%
【答案】B
【解析】A 选项乳酸分子中含有碳元素且不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物质,是正确的叙述;
B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一个乳酸分子是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C 选项乳酸中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16×3=6:1:8,是正确的叙述;D 选项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 12×3÷90×100%=40%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 B
4.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A
5.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塑料——合成材料
B.纯碱、小苏打、硫酸铜——盐
C.氮气、氨气、臭氧——单质
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
【答案】B
【解析】A 选项棉花、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B 选项纯碱、的成分为碳酸
钠,小苏打的成分为碳酸氢钠,硫酸铜均属于盐类物质是正确的分类;C 选项氨气属于化合物;D 选
项氯酸钾不属于氧化物,属于含氧化合物;故答案选择 B
6.如图为 a、b、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 时,a、b、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B.P 点表示:t2℃时,a、b 的溶液是饱和状态,c 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
C.t2℃时,a、b、c 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b>c
D.7Oga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析出晶体 15g
【答案】A
7.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 1:1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6O: 224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A 选项中乙物质为氧气,属于单质;B 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丁物质的分子个数
比为 3:2;C 选项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6O: 224 ,是正确的叙述;D 选项该反应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故答案选择 C
8.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在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
B.将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生成 O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H2 还原一定质量的 CuO,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A 选项为在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的碱溶液的 PH 的变化曲线;B 选项将等质量的铝粉和
锌粉,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是正确的叙述;C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没有加热时,
不会有氧气产生;D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不能变化为零;故答案
选择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l 分,共 17 分)
9.(3 分)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l)氖气_______。 (2)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 价_______。
(3)由两种原子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答案】(1)Ne;(2)
;(3)(NH4)2SO4/NH4NO3/NH4HCO3/(NH4)2CO3;
【解析】根据化学符号的书写规则可知,(l)氖气的化学式为 Ne; (2)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
+4 价表示为
。(3)由两种原子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NH4)2SO4/NH4NO3/NH4HCO3/(NH4)2CO3。
10.(4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
列问题:
(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二中 A 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若图二中 C 表示离子,则离子符号是_______。
【答案】(1)79.90;(2)B;(3)KBr;(4)S2-;
11.(2 分)目前人类可以从多方面获取能源,我国在能源获取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l)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氧气可从空气中获取,氢气可通过以下反应获取:
2NaCl+2H2O
2X+Cl2↑+H2↑ 。其中 X 的化学式是_______。
通电
(2)截止 6 月 2 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连续开采可燃冰超过 22 天。可燃冰(化学式 CH4·8H2O)
能释放出甲烷气体,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NaOH;(2)CH4+2O2
CO2+2H2O
【解析】(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气可通过以下反应获取:2NaCl+2H2O
2X+Cl2↑+H2
通电
↑ 。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NaOH;(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12.(4 分)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l)饮用酸、碱性过强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_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电解水”或“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元素,理论依据是
______。
【答案】(1)pH 试纸/pH 计/酸度计;(2)肥皂水,加热/煮沸;(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
变/质量守恒定律。
13.(4 分)已知 A~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 c 能产
生温室效应;B 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 是紫红色金属;H 是蓝色沉淀。根据如图所示的
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l)写出物质 B 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答案】(1)Fe2O3;(2)①3CO+Fe2O3
2Fe+3CO2;②
Fe+CuCl2=FeCl2+Cu/Fe+Cu(NO3)2=Fe(NO3)2+Cu;
(3)复分解反应。
【解析】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 物质为一氧化碳;B 物质为氧化铁;C 物质为二氧化碳;D 物
质为铁单质;E 为硫酸铜溶液;F 物质为金属铜 G 物质为硫酸亚铁溶液;H 物质为氢氧化铜沉淀;故
(1)物质 B 的化学式 Fe2O3;(2)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3CO+Fe2O3
2Fe+3CO2;②
Fe+CuCl2=FeCl2+Cu/Fe+Cu(NO3)2=Fe(NO3)2+Cu;(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是复分解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 3 小题,每空 l 分,共 18 分)
14.(7 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
问题:
(l)图中标识①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又可以制取 O2 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在 A 一
E 中选),用该装置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若用 F 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NH3
B.H2
C.O2
D.CH4
(5)工业上常需分离 CO、CO2 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 G 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
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 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气体;
② 然后,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答案】(1)锥形瓶;(2)2KMnO4
K2MnO4+MnO2+O2↑/2KClO3
2KCl+3O2↑;(3)BD/BE;
CaCO3+2HCl=CaCl2+H2O+CO2↑;(4)C;(5)①CO;②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
【解析】(l)① 仪器的名称为锥形瓶;(2)因为为固体加热装置 ,故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2KClO3
2KCl+3O2↑;(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又可
以制取 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BD/BE;用该装置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4)若用 F 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因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且能用浓硫酸干燥,则
该气体氧气;(5)工业上常需分离 CO、CO2 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 G 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
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① 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一氧化碳,因为二
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掉,② 然后,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碳。
15.(7 分)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
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
B.Na2CO3、Ba(OH)2、NaOH
C._______
D.Na2CO3 和 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同学
的_____溶液
_____
与猜想 C 对应
乙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无明显实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同学
的 Na2CO3 溶液
验现象
与猜想 A 对应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
...........
正确..。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
实验操作及实验
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对应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_____
【答案】【提出猜想】C.Ba(OH)2、NaOH;【讨论交流】B;Na2CO3 和 Ba(OH)2 能发生反应/Na2CO3
和 Ba(OH)2 不能共存/Na2CO3+Ba(OH)2=2NaOH+B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
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
沦
Na2CO3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
猜想 C
溶液
浑浊
成立
K2CO3 溶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
猜想 C
液
浑浊
成立
Na2SO4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
猜想 C
溶液
浑浊
成立
K2SO4 溶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
猜想 C
液
浑浊
成立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
猜想 C
稀硫酸
浑浊
答案合理均给分
【反思与评价】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成立
加入 Ba(OH)2 溶液或 Ca(OH)2 溶液,无明显现象
加入 BaCl2 溶液或 CaCl2 溶液,无明显现象
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无明显现象
答案合理均给分
实验结沦
与猜想 A
与猜想 A
与猜想 A
对应
对应
对应
加入 Ba(OH)2 溶液或 Ca(OH)2 溶液,产生白色沉
与猜想 D
淀
加入 BaCl2 溶液或 C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
答案合理均给分
对应
对应
对应
与猜想 D
与猜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