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
“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
【答案】B
【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足球离脚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D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
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插座发 生短路了
B.进户的零线断了
C.进户的火线断了
D.某盏灯的灯丝断了
【答案】B
4. 如图甲所示,重为 8N 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 在竖直向上拉力 F
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 v的大小随时间 t变化的图像如图
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
v
甲
3
0
v/m·s-1
t/s
2
6
乙
A.在 0~2s 内铁块做匀速运动
B.在 2~6s 内铁块经过的路程为 10m
C .在 2~6s 内拉力 F做的功为 120J
D.在 2~6s 内拉力 F的功率是 40W
【答案】C
【考点定位】机械运动;功和功率
5. 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
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此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此传感器所处空间的一氧
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 U与电流表示数 I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S
A.U变大,I变大
B.U变小,I变小
C.U变小,I变大
D.U变大,I变小
【答案】A
【考点定位】仪表示数的判断
6. 如图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
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因线圈中电流的增大而减弱
B.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 定值时,电控照相机工作
C.当司机闯红灯时,指示灯和电控照相 机同时工作
D.当线圈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指示灯工作
【答案】B
7. 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 G的物体缓慢上升,动
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 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 G的关系可
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η
η
A
B
C
D
【答案】B
8.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原理或规律与所对应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9. 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相等和温度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为 R1、R2 的电
阻丝(R1
10. 如图是 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 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
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答案】C
1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6V 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Ω,定值电阻 R0
为 5Ω。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3V”
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偏,则 R0 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可能是
S
【答案】B
12. 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
B.研究电流时,由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C.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D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让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答案】AD
二、作图与实验
13.在甲图中画出动力 F1 和阻力 F2 的力臂,并分别用字母 L1 和 L2 表示。
【答案】如下图所示
14.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乙所示,请画出这束
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考点定位】光的折射;光路图
15.(4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1)读出小车从 A运动到 C经过的路程 SAC=
cm。
(2)若小车从 A运动到 C所用的时间为 3 秒,则小车经过 AC的平均速度 VAC=
cm/s (结
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4)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
(不计摩擦)。
【答案】(1)10.00 ;(2)3.3; (3)小;(4)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能
16.(7 分)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
示(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次数
质量 m/kg
初温 t/℃
末温 t/℃
加热时间 t/min
1
2
0.1
0.2
20
20
30
30
2
4
3
4
5
0.3
0.3
0.3
20
20
20
30
40
50
6
12
18
(1)该实验中,利用加热时间表示
。
(2)上表中
(填序号)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
(3)通过数据分析,水吸收的热量除了与质量有关,还与
有关。
(4)为了进一步探究,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甲和乙,你认为正确的是
;可见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还与该物质的
有关。
(5)生活中人们利用水来取暖或制冷,就是利用了水的吸放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
的特点。
【答案】(1)水吸收的热量;(2)1、2、3;(3)升高的温度;(4)乙;状态;(5)强
17.(6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军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 。
该小组绘制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f=
cm。
(2)若他把蜡烛放在图乙中 A的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使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
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
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若把实验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给“眼睛”戴上
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
“视网膜”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
【答案】(1)10;(2)缩小;照相机;靠近;(3)前面
18.(7 分)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 L1 两端的电压;
(3)在测量 L2 两端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办法:电压表所接的 B接点不动,只断
开 A接点,并改接到 C接点上;
(4)测出 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 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 L2 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 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本次实
验 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 和。
UA B/V
2.1
UBC/V
1.7
UAC/V
3.7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答案】( 1)断开;(2)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等于;(4)只进行一次实
验就得出结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三、计算题
19. 为了让游客充分体验“彩色梦幻般的水上之旅”,黄河湿地公园购进一批旅游观光艇,
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商品名称
空船质量
发动机额定功率
最多载人数量
最大航速
×××观光艇
800kg
45 kw
15 人
45km/h
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柴油的密度ρ=0.8×103kg/m3;热值 q=4.3×107 J/kg;
g=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某旅游团队从码头乘坐观光艇(满载)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 1 小时的路程是多少?
(2)假设每位游客的平均质量为 60kg,观光艇满载乘客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3)观光艇满载时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此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是多少?
(4)若这次航行共消耗柴油 15L,则柴油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大?
【答案】(1)90km;(2)1.8×104N;(3)3.6×103N;(4)31.4%
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调光电路图,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 R通过滑片 P接入电路,闭合开关,
滑片从最左端向最右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呈图乙所示的规律变 化。(小
灯泡的电阻不随灯丝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求: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 时,可变电阻 R接入电路的阻值;
(2)可变电阻 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
(3)小灯泡的阻值;
(4)小灯泡的最大功率。
【答案】(1)3.75Ω;(2)0——15Ω;(3)7.5Ω;(4)2.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