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四川宜宾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 )
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
答案:B。
2.大一统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物质和精神的附属物”。
汉武帝为了集中国家“公共权力”,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刺史制度
B.远征匈奴
C.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答案:C。
3.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 )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长安
B.禁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
C.创立科举任用汉族官员
D.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
答案:D。
4.解读如图,当时大运河修建和利用( )
1
A.沟通了南北并巩固统一
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实现了海上贸易被漕运取代
D.解除了长安遭受的军事威胁
答案:A。
5.元朝和清朝分别对西藏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是( )
A.设枢密院、宣慰使司
B.设驿站、伊犁将军
C.设宣政院、驻藏大臣
D.设噶厦、册封制度
答案:C。
6.明成祖时期重新规划并营建中轴对称、主次突出的北京城。作为北京城核心的是( )
A.外城
B.宫城
C.内城
D.皇城
答案:B。
7.1895﹣1898 年,中国民间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如表),主要传播的思想主张
是( )
主笔(创办人)
梁启超
严复
康有为
报刊名称
《时务报》
《国闻报》
《强学报》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答案:D。
8.1905 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
A.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答案:C。
9.20 世纪 20 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
适体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上海( )
A.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答案:A。
10.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历久弥新。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2
A.张仲景发明了麻沸散
B.华佗提出了“治未病”
C.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D.李时珍编著《伤寒论》
答案:C。
11.在时间轴的空白处应填入( )
A.多边外交的原则
C.一国两制的原则
答案:D。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2.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 1 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
称为公历。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
A.公元 2020 年
C.康熙十五年
答案:A。
B.农历五月初五
D.民国元年
13.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结合下列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A.指导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只关注工人阶级生存状况
C.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D.主张采取和平改革的方式
答案:C。
14.1872 年,明治政府内阁提出:“欧洲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移开明之风
3
于我国,将使我国迅速进步……”表明当时日本( )
A.决心全面学习西方
B.策划推翻幕府统治
C.准备对外开港通商
D.发动殖民掠夺战争
答案:A。
15.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称 1917 年的这次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这次革命”史称(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光荣革命
D.独立战争
答案:B。
16.二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表对应准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国际组织
欧盟
目的、作用
实现东欧国家联合,加快东
欧一体化进程
二十国集团
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
际金融新秩序
世贸组织
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议、
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
端
联合国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
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A
B.B
C.C
D.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包括 3 小题,共 52 分。
17.(13 分)历史解释、历史叙述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制定洋务运动的方案,是被内忧外患逼出来的、并无远大目标和完整计划。从 1865 年至
1884 年间,以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大型企业为骨干的 19 个近代军用工业创设,但管理方式仍
存在封建衙门的恶习。同时,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 30 余个民用工矿交通企业建立,然而员工经费支出
高,官员贪墨成风,外国控制着焦炭等原料和技术等问题层出,随着开销增大,西方企业不断在华创办,
洋务企业渐渐走入困境。
﹣﹣摘编自姜铎《慈禧与洋务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洋务企业“走入困境”的原因。
4
材料二:
(2)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叙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答案:
(1)洋务运动的方案并无远大目标和完整计划、管理方式仍存在封建衙门的恶习、员工经费支出高,官
员贪墨成风、外国控制着焦炭等原料和技术、西方企业不断在华创办。
(2)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快速的
发展;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18.(19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在大革命后的百年间,经历了对抗周边国家组成的反法同盟干涉,同时土地被转移到大资
产阶级手中,又高价租给农民,形成束缚劳动力的小农经济。加之国内长年战争,生产落后,农民的贫
困仍无根本性变化。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各派势力轮番较量,法国仍在政局
动荡中,苦苦寻求实现长期稳定的道路。
百年后的中国也遇到同样问题,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强暗中支持袁世凯,干涉革命中央到各省政府
既不能满足农民土地愿望,也苦于无税可收的捉襟见肘;加之派系林立,立宪派、旧官僚混迹其间;二
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也平息不了革命之后的政局震荡,美国、法国式革命道路践行失败。
﹣﹣摘编整理自《章太炎政论选集》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法两国在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上经历的相同遭遇。
材料二:
5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节选
(2)请从材料二《八年级》(上册)所列课目中选取三个史实,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革命不断走
向胜利的。
(3)根据材料二《八年级》(下册)所列课目,选取一个阶段,自拟一个主题,并围绕“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史实予以说明。(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1)革命都遇到外部势力得干涉;两国都无法解决土地问题;都面临生产落后、农民贫困的问题;革命
历程曲折、反复发展。
(2)选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西安事变、人民解放战争。1927 年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南昌起义
的失败后,迅速调整路线,放弃攻打敌人力量过于强大的中心城市,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随后,一大片革命根据地创建起来,革命
形势大好。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主张放弃内战,一致对外,积极促成西
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在全民族抗战下,中国共产党一直发挥着中流砥柱的
作用,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战胜利后,面对蒋介石的内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应战,在人民支
持下,最终取得解放战争胜利。
(3)主题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生政权的巩固。论述: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随后为
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积极推动西藏和平解放,1951 年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为保
家卫国,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打击美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在中国经济发展赢得和平外部环境。为解
决农民土地问题,1950﹣1952 年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积极性,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经过这一系列措施,新生政权得到巩固。
19.(20 分)综合探究题:从分散隔绝到联系往来,人类不断走向世界,也不断面临共同挑战。
探究一:
(1)若探究“古代中国走向世界”,图中 ABCD 有哪些可作为直接证据?依据以上四幅图片结合所学,归
纳古代中外交往的特点。
探究二:
7
(2)选择一种观点,并根据材料 A 或 B 简要说明。
探究三:
(3)依据图片,概括世界文明演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请为当下全球治理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答案:
(1)AC;对外交往经历了从陆路为主向海路为主的转变;和平交流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流。
(2)如选择观点一新航路是征服者走向世界之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走上了海外殖民掠夺的
道路,世界史上的殖民掠夺和扩张开始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和
殖民压迫,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如西班牙人到达美洲,毁坏著名建筑文物,把传染病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