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江苏扬州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真题 A 卷
《农业政策学》部分(50 分)
1."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政府政策与不同人群的利益的关联度有所区别,同一
具体政策所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政策并试图在力所能及的范
围内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联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可能的启
示?(6 分)
2.农业政策问题一般具有哪些内涵?政府农业问题发现途径主要有哪些?(7 分)
3.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 分)
4.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 分)
5.农业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农业政策目标具有哪些特点?(6 分)
6.农业区域结构政策的目标是什么?(5 分)
7.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政策手段有哪些?(3 分)
8.影响政策执行的"四因素理论"包括哪四个因素?(4 分)
9.举例说明农业生产的外部性。(5 分)
10.农业政策评估的困难有哪些?(5 分)
《农村社会学》部分(50 分)
1.当代中国学者对农民的定义主要是哪三种角度?谈谈你对农民这个概念的理解。(6
分)
2.农民社会化的特征是什么?(4 分)
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 分)
4.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控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4 分)
5.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5 分)
6.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有哪些类型?(5 分)
7.当前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 分)
8.简述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关系。(6 分)
9.什么是社会流通?发达国家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主要有哪些?(5 分)
10.如何理解广义和狭义的社会保障?(5 分)
《农业经济学》部分(50 分)
一、简答题(20 分)
1.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基尼系数处于 0.4 以上的含义是什么?(3 分)
2.农业科技进步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4 分)
3.根据农业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主要作用的不同,将农业技术分为哪三种类型?(1.5
分)
4.什么是石油农业?石油农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5 分)
5.农产品供给的特点是什么?(2 分)
6.速水-拉坦假说(要素诱导技术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 分)
7.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2 分)
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 分)
二、问答题(10 分)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主要是哪三类?其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应选择哪种模式?
三、分析题(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我国为何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2)什么是农业规模经营?
(3)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需要哪些条件?
(4)这些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 1:新华社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耕地保护工
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
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
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习近平指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
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但必须带着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去做这项工作,严格依法依规进
行。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
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对耕地占
补平衡以及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习近平强调,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
的基本方向。在土地流转实践中,必须要求各地区原原本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
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
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
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要注意完善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落实支持粮食生产政
策、健全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
行,真正激发农民搞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材料 2:在 2014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讲到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讲
到农民工逐步减少,发展现代农业,他用了一个词,非常有分量:"我们要有历史的耐心".
材料 3:日本从 1946 年开始土改,1952 年完成土改(和我国在同一年完成)之后,全国一共
有 7500 万亩地,有 610 万农户;时过境迁,到 2005 年的时候,日本的耕地减少到了不到 7000
万,而农户减到了 400 万,少了 210 万。就是这六十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让日本农民减
少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