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
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 8 页,三大版块,18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共计 150 分钟。
积累与运用(30 分)
1.填空。(每空 1 分,共 12 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7)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8)_____________,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9)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万事万物总关情。“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满地落花道不尽龚自珍的一
腔赤诚;“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滔滔江水诉不完李白的幽幽离情;“天与云与山与
水,_____________”湖雪奇景化不开张岱内心的孤寂。
【答案】(1)长河落日圆(2)江山代有才人出(3)留取丹心照汗青(4)举杯邀明月(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6)白头搔更短(7)载不动许多愁(8)酒困路长惟欲睡(9)忧郁的日
子里须要镇静(10)化作春泥更护花 仍怜故乡水
【解析】要做好古诗文默写这类题,只有理解篇目中每个句子的意思,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写出正确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背诵过程中不能过耳不过心,而要在理解古诗文每个
句子的基础上去背诵,或者边背诵边理解,真正做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旨。(1)“圆”可
能出错(2)注意“才人”,不能写成“人才”(3)“汗”字易出错(4)注意“邀”字的写法
(5)“阙”“做”两个字易出错(6)注意“搔”字的写法(8)“惟”字极易出错(9)“须”
易出错,要特别注意。还需注意现代诗的背诵与默写(10)形式是理解性默写,实质上还是
直接性默写。古诗文考查一般是名句或主旨句,在备考时古诗一定要在背诵写会的前提下有
所侧重;尤其要注意未考过的古诗词文言文和现代诗中的经典名句。
2.某中学初三(2)班开展“畅游敖包”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加入活动并完成任务。(共
18 分)
[活动一]搜集整理材料。
上下一白
材料 1 敖包是蒙语的音译,汉语意思是“堆”。据考证在广 mào 无垠的大草原上,人
们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这是敖包的最初来历。远看,敖包像一座座尖塔,
傲世苍 qióng。人们出门远行,路过敖包,都要下马 cān 拜,祈福平安。
(1)根据文中读拼音写出汉字(3 分)
广 mào_____无垠
苍 qióng________
cān________拜
材料 2 有关史学家认为,敖包大抵分三种类型 A 一种是用来表明旗、省界的界标,第
二种是驼队、马路的路标,最多的是第三种 B 当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坛。敖包由起初
的界标和路标,到后来成为信仰圣迹,它让蒙古族普通民众的文化寻根心理有了一种追溯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方向,闪耀着蒙古族文化的光芒。
(2)给上面这段文字的 A、B 两处加上正确的标点。(2 分)
(3)在《新华字典》中按部首查字法查“祭”,该查________部。(1 分)
(4)结合上下文解释“追溯”一词在语境中的含义。(2 分)
【答案】(1)袤 穹 参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境中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这类题目多考查常用字、易错字。“袤”
属于难写字、易错字,注意其结构和字形。“穹”和“参”属于常用字,解答的前提是要识
记教材中“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字词,同时要注意识记常见的易错字的读音、字形。
(2)A 处 “:”或“冒号” B 处“,” 或“逗号”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题。A 处中,“三中类型”后面有提示作用,因此要
用冒号。
(3) “示”部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部首,应注意或了解一般汉字的部首判断法,记住一般的规律,对
于特殊汉字的部首要特别记忆。“祭”字是上下结构的汉字,上半部分又由两部分组成,而
且这两部分均不是“部首”,由此可确定它的部首是下半部分的“示”。
(4)对敖包文化的追寻/蒙古族对信仰的追寻。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意义。意思对即得分。
材料 3
2006 年 5 月 20 日,“蒙古族传统民俗----祭敖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抢救、保护、发掘敖包文化,对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
社会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5)材料 3 中,有个句子的词序不恰当,找出这个句子做合理的调整。(2 分)
【答案】发掘、 抢救、保护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本题中,已经告诉有一个句子是语序不当的语病,难度
不大。对于非物质遗产的“敖包文化”首先“发掘”出来才会促进文化认同感,对于被破坏
或遭冷落的“蒙古族传统民俗----祭敖包”要进行“抢救”,最后才谈得上“保护”。
[活动二]游览“伊克敖包”,思考探究。
材料 4 伊克敖包坐落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千亭山之巅。它以鄂尔多斯敖包的造型
为设计理念,结合苏勒德与禄马风旗,________地再现了鄂尔多斯敖包独特的文化个性。
材料 5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精巧绝伦
(6)给材料 4 中划横线部分选填一个恰当的成语。(2 分)
A.巧妙绝伦 B 美轮美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结合语境辨析成语的运用能力。 “美轮美奂”
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用于形容敖包建筑不合适,富丽堂皇谈不上。“精巧绝伦”
是指精致巧妙而无与伦比。“巧妙绝伦”是指方法和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
强调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敖包作为鄂尔多斯市独特文化的象征,体现的是人工设计的巧
妙和技术的高超,故而选 A。
(7)从材料 5 的两个图表中你读出了什么?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 分)
[答案要点] ①鄂尔多斯市旅游主要客流来自市内。②市外客流主要来源于周边省份。③鄂
尔多斯市的旅游发展仍然需要开发市外以及国外的旅游资源。
(8)请你根据活动内容和你的收获为本次活动作小结。(3 分)
[示例]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敖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明白了“祭敖包”这一传统文化形
式的社会意义,而且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依克敖包所代表的鄂尔多斯人的精神意义。这次活动
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家乡,我愿意作为一名志愿者,宣传我们的敖包文化,
让更多的人了解敖包文化,了解鄂尔多斯。
[答案要点] 概括活动内容 2 分,浅谈收获 1 分(收获角度:从活动/从材料/从总体都可谈
收获)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与探究能力。为活动作小结首先要根据题
目材料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然后结合自身体会,谈出自己对活动的认识与见解。材料
1 和材料 2 主要介绍了敖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材料 3 探讨了传承敖包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社
会价值,材料 4 揭示了敖包所代表的鄂尔多斯人的精神内涵,材料 5 是对鄂尔多斯游客情况
的统计。通过对这 5 则材料的分析与概括,可以从敖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精神
意义等角度进行总结,并结合材料 5 中的游客统计数据,发表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旅
游文化进行宣传等看法或感慨。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 3~6 题。(共 12 分)
阅 读(40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
1870 年 3 月 17 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诺曼底”号,走着从安南
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雾愈来愈浓了,大约凌晨 4 点钟,周围一片漆黑,船栀的梢尖勉强可辩。
突然,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
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
的大轮船,船上载着 500 吨小麦。它笔直的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已经没有任何办法
避开它了。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
窟窿。 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
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
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
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 60 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 61 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
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
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
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
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的利己主义,
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
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
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20 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
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
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有删改)
)→ 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 (
3.梳理概括全文情节。(2 分)
(
4.结合选文“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至“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
就开枪打死他”的对话部分,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4 分)
5.品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3 分)
)
6.链接材料
2018 年 5 月 14 日早上 7:20 分,川航由重庆飞往拉萨的 3U8633 航班,在四川空城内
飞行途中,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万米高空中,机长刘传健在自动化设备失灵的情况下,
依靠二十年的飞行经验,手动操作将飞机成功备降到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 119 为乘客和 9
名机组人员的生命。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仅 20 分钟,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哈尔威船长和刘传健机长都在危机关头仅用 20 分钟挽救了危难中的生命……2018 年 6
月 8 日下午,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授予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请你为刘传
健机长写一段颁奖词。(60 字左右,3 分)
【答案】
3.“诺曼底”号被撞(1 分);其他人(或 60 人)获救,哈尔威船长牺牲。(1 分)
[评分标准]①共 2 分。②两个要点,答出一个得 1 分。
4.简短有力的对话,突出了事态紧急救援工作,刻不容缓(2 分),写出了哈威尔船长的镇
定自若(沉着冷静、指挥有方果断)(任选一词 1 分),先救援弱者(1 分)。
[评分标准]①共 4 分。②两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5.(1)环境描写烘托悲凉的气氛。(1 分)
(2)体现人们对哈尔威船长的崇敬。(1 分)
(3)哈尔威船长无私忘我的精神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1 分)
[评分标准]①共 3 分。②三个要点,答出一点得 1 分,参考“阴惨惨”“凝视”“雕像”这三
个点来回答,意思对即可。
6.示例:技术高超,力挽狂澜,化险为夷,这是英雄机长的风范。危难时刻,临危不惧,沉
着冷静,创造航空史上的奇迹。您就是中国精神之所在,您就是中国骄傲!
[评分标准] ①共 3 分。②三个得分点,沉着冷静,技术高超,所获荣誉(1 分)语句通畅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 分),情感充沛(1 分)。③写出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7~9 题。(共 8 分)
高明的杀手
法布尔
①蟋蟀连蹦带跳拼命逃窜。飞蝗泥蜂朝它猛扑过去,彼此打成一团,尘土飞扬,两个决
斗者轮番占着上风,一时胜负难分。最后,猎手终于赢了,蟋蟀被打得仰面朝天,仍在那儿
足爪胡乱踢蹬,双颚(è)乱咬。
②猎手立即着手处理战利品,它反向趴在对手的肚子上,大颚咬着蟋蟀腹部末端的一块
肉,用前足制止住蟋蟀粗大的后腿疯狂挣扎,同时用中足勒住战败者抽动的肋部,后足像两
个杠杆似的按在蟋蟀的脸上,使蟋蟀的脖子上的关节张的大大的,这时飞蝗泥蜂把腹部弯成
90°角,这样呈现在蟋蟀颚前的只是一个咬不到的凹面。我激动不安的看到,飞蝗泥蜂的第
一下刺到被害者的脖子里,第二下刺在胸部前两节的关节间,然后再刺向腹部。说时迟,那
时快,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凶杀大业便完成了。飞蝗泥蜂整了整凌乱的服装,准备把牺牲品
运到住所去。而垂死蟋蟀的腿脚还在颤抖着。
③正是这三下干净利落的猛戳,表现出本能所具有的天赋本领和万无一失的手段。猎物
尽管有时完全不能动弹,却不是真正的尸体。它们只是全身或局部麻醉而已,其动物性生命
程度不同地被消灭了,但其植物性的生命——营养器官的生命还长时间的保持着,所以猎物
不会腐烂。为了造成这样的麻醉,飞蝗泥蜂借助于有毒的螫针破环蟋蟀指挥运动器官的神经
中枢。另外我们知道,节肢动物各个神经干的中枢或神经节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是各自独立
的,所以破环某个神经节只会引起,至少是只会引起相应节段的瘫痪;各个神经节彼此相隔
的越远,越是如此。剖开一只蟋蟀我们发现飞蝗泥蜂比我们解剖学家更早的发现:三个中枢
神经彼此相隔得很远,由此可见,用螫针刺三次,真是再符合逻辑不过了。高傲的科学家啊,
您还是甘拜下风吧!
)(2 分)
④我们在凶杀事件后对一只仰卧着的蟋蟀持续不断地观察它一个星期,半个月,甚至更
久些,我们会看到它的腹部经过很长的间歇后,会有深深的搏动。我们往往还会看到触须的
颤抖和触角以及腹肌十分明显的运动:彼此岔开,然后突然并拢。被刺伤的蟋蟀如果放在玻
璃管里,可以安全新鲜的保存一个半月。 (摘自《昆虫记》)
7.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是(
A.选文的①②段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亲切自然,生动形象,富有文学笔法。
B.飞蝗泥蜂在用螫针刺蟋蟀之前,用尽了浑身解数采取了小心谨慎的预防措施。
C.②段划线句子“我激动不安的看到“中的”激动不安“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关切之情。
D.本文的作者法布尔,他耗尽一生的光阴,研究观察昆虫世界,并写出十卷大部头作品——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史诗“。此书真实记录了昆虫的生活,遗憾的是没有透过昆虫世界
折射社会人生。
8.研读选文②③段,解释飞蝗泥蜂天赋本领——螫针三刺的高明之处。(3 分)
9.法布尔说:“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
证下归顺听从为止。”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 分)
【答案】
7.D。解析:作者不仅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
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8. 飞蝗泥蜂用螫针麻醉(破坏)蟋蟀间隔较远的三个指挥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
[评分标准]①共 3 分。②“用螫针”“麻醉(破坏)”“三个指挥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三个
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9.寻找“如山的铁证”是法布尔的求真精神,本文中他的求真过程是“观察—解释—实验—
观察验证”这种科学探究精神知得我们学习。(或者选文中作者为了观察飞蝗泥蜂的“螫针
三刺”首先观察,然后用生物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最后经过实验和观察后确认,这个 过
程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
[评分标准]①共 3 分。②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 10~12 题。(共 8 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
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
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
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
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②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
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
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好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
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
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
答是:“不好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应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
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证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
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
势更加高贵。
③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
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
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
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
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④其实,无需举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
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⑤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
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
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
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
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
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
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⑥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
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
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
好的岁月。
⑦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
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
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
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
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10.文章开篇引用名人名言,其作用是。(2 分)
11.文中第②段写到,阿基米德在罗马军人的剑朝他劈来时,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
圆!”说说这句话所表达的深刻含义。(2 分)
12.作为一个普通人,你从⑤⑥⑦段中作者所言的“纯正追求”当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结合
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谈一谈。(4 分)
【答案】
10.用名人名言引出中心论点(1 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1 分)。
[评分标准]①共 2 分。②答出一点得 1 分。
11.“爱思想胜过于爱自己的生命”/“思想比他的生命更宝贵”
[评分标准]①共 2 分。②意思对即可。
[解析]学会找出文章总结性的语句是关键。一般在语段的开头或结尾。总原则是围绕文章中
心。
12.文中的“纯正追求”是指人要追求高品位的灵魂生活;从小有理想,不要过早的被外界
的物质利益诱惑。
[评分标准]①共 4 分。②观点明确。(2 分)③对“纯正追求”的理解要有具体生活示例作
论,做到有理有据,所举事例要健康、积极向上、能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17 题。(共 12 分)
东吴四英将
洪迈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①与国②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
③能自贤,疾④胜己者,此诸贤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孙权
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⑤,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
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 :"陆逊才堪负重,观
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为威名将,虽更相汲引⑥,而孙
权委心⑦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心膂:比喻亲信得力的人。②国:国家。③矜:夸耀。④疾:嫉恨。⑤比:与……
相当,类似。⑥汲引:引荐。⑦委心:倾心。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未尝不矜能自贤(
)
(3)陆逊才堪负重(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瑜止之
C.肃遂代瑜典兵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两处。2 分)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16.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 分)
荆之地方五千里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临事不苟(
(4)为威名将(
B.以成功业
D.吕蒙为寻阳令
不以物喜
为人谋而不忠乎
)
)(2 分)
)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