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 题 2 分,共计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 1 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 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 题。 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 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 梅里雪山位②横断山区,雪线高度 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 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 2 是“神 舟八号冶与“ 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 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 3 ~4 题。
3.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4.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 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图 3 是 2012 年 4 月 18 日 8 时~4 月 19 日 8 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5 ~6 题。 5. 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脊控制 B. 锋面活动 C. 反气旋过境 D. 热带气旋影响 6.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 江汉平原 B. 四川盆地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图 4 是 2006 ~2011 年各年 5 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读图回答 7 ~8 题。 7.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 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 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 2009 ~2010 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 最大 8.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 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 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 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图 5 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 9 ~10 题。 9. 属②背斜谷的地方是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10. 虞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 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 6 是 2000 年和 2009 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读 图 回 答 11 ~12 题。
11. 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A. 2000 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 2000 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 2009 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 2000 年总体提升 D. 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12. 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 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 C. 住宅区 D. 文化教育区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 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 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 7 是该市 1990 ~2010 年产 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 13 ~14 题。 13. 1990 ~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 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14.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图 8 是 1990 ~2010B 年. 我国能源消费与 CGDP 增长变化图。 读图. 回答 15 ~16 题。 15. 能源消费与 GDP 的增长特点是 A. 单位 GDP 能源消费 2002 年最低 B. 能源消费量 2007 年开始下降 C. 能源消费与 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 单位 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16. 能源与 GDP 增长的关系是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 GDP 增长 B. GDP 增长速度取决②地区能源储 量大小 C. 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 重要因素 D. 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 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图 9 是秸 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 17 ~18 题。 17.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2 年 4 月 28 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 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 路全长约 240 千米,其中特大桥 23 座,大桥 168 座,隧道 25 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 55%。图 10 是雅西高速公路 汉源流沙河 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 19 ~20 题。 19. 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A. 多断崖、深谷 B. 多石灰岩溶洞 C. 多高山、陡坡 D. 多角峰、U 形谷 20. 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 义主要有 A. 减轻冰川的危害 B. 减轻冻土的危害 C. 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 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图 11 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
产业园规划面积 40 平方千米。读图回答 21 ~22 题。 21. 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A. 靠近原料产地 B. 邻近城区市场 C. 生态环境优美 D. 对外交通便捷 22. 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A. 促进产业升级 B. 减轻交通压力 C. 缓解用地紧张 D. 增加就业机会 图 12 是 2000 ~2010 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 23 ~24 题。 23.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 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 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 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 少 D. 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 多 24.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 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 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 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