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时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第 1-10 题每小题 3 分,第 11 -20 题每小题 4 分,共 70
分。)
1.歼-15 是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下列能正确表示其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
( )
2.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
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3.最近,科研人员在我省磐安发现一种新的被子植物--“磐安樱”。“磐安樱”
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4.将铁、铜分别放人稀硫酸中,铁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一现象
可以判断( )
A.铁的导电性比铜强
B.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强
C.铁的导电性比铜弱
D.铁的金属话动性比铜弱
5.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
下列对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甲为金属,乙为氧化物
类别 物质
甲
乙
氧化钠、水
氧气、铜
6.近日,某省发现部分大米镉超标,镉超标易引起镉中毒.镉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8 ,相对
原子质量为 112 ,则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48
B.64
C.112
D.160
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8.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 )
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B.做功
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D.做功
使锯条的内能减少
9.为了预防樱桃在成熟期发生果实开裂,果农常施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
A.NH4NO3
B.CO(NH3)2
C.Ca(H2PO4)2
D.K2CO3
10.如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示意图。由外到内依次表示( )
A.地幔、地核、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壳、地幔
D.地核、地幔、地壳
1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空白方框内应填( )
A.种子
B.胚
C.受精卵
D.雌蕊
12.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
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午
B.向上运动
C.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静止
13.金属钒(V )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可由 V2O3 冶炼得到. V2O3 中氧元家的化合价为一
2,则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5
D.-5
14.近期,“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定” 被誉为
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
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 DNA 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 DNA 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 DNA 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15.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简易起重机的电路.下列操作中,电动机能工作的是( )
A.只闭合 S2
C.只闭合 S3
B.只闭合 S1、S2
D.只闭合 S1、S3
16.高氯酸是己知酸中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盘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 92℃ 以上会发生爆炸,
其化学方程式为:4HclO4
2Cl2↑+7O2↑+2H2O,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17.下列电表示数为 1.4 伏的是( )
18.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
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增大光圈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9.信用卡刷卡时,其表面的小磁体经过刷卡机的缝隙,线圈中会产生电
流.此过程主要涉及的知识是( )
A.电磁感应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20.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氯化钠 二氧化碳 浓硫酸
氧气
用途 除铁锈 用于灭火 作干燥剂 供给呼吸
二.简答题(本题有 7 小题,第 21-23 题每空 2 分,第 24-27 题每空 3 分,共 50 分)
21.今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灾区的高度关注。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板块的_________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2)5 月初,
灾区普降暴
雨,局部引发
山体滑坡。高处滑下的泥石流由于具有巨大的_____能,对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危
害。
(3)为了保护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给当地近四万人接种了甲肝、麻
疹等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
22.温州水上台阁是一种供观赏用的龙舟。
(1)台阁的龙头龙尾是由一楠木精雕细琢而成。雕刻过程中,楠木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
(2)用桨划水时,桨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可以将桨看作___________(填一
简单机械名称)
(3)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在龙舟比赛中.如果以划行的龙舟为参照物,岸
上的房屋是______的.
(4)2013 年 5 月,一只规模较大的水上台阁沉入塘河.打捞人员利用多个气囊使台阁
浮出水面.一个气囊的体积约为 30 米 3,河水的密度约为 1×10+3 千克/米 3,则一个
气囊浸没在河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_____牛。(g 取 10 牛/千克)
23. 2012 年 8 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_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就是探索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在组
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__________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 F1
和火星引力 F2 的作用,此时 F1___________F2(填大小关系).
24.阿斯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 C3H2O4),具有抑制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功能,
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1)乙酰水杨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乙酰水杨酸具有酸性,若在其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呈______色。
(3)人体内的血小板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凤鲚俗称“子鲚”,是温州的物产之一。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鲚洄游到瓯江产卵。
(1)生活在瓯江里的所有凤鲚,可以构成一个_________
(2)凤鲚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人食用凤鲚后,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
26.废电池随意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废电池内的黑色物质含有碳、二氧化锰、氯化铵等物质。氯
化铵浓溶液可用于除某些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要
回收和利用废电池内的氯化铵,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
(2)小组同学欲配制 3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来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查氯化铵的溶解度图
(如图)可知:30℃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________克氯化铵。
(3)用氯化铵(NH4Cl)浓溶液去除某金属表面氧化物(氧化物化学式用 MO 表示),其反应原
是为:2NH4Cl+MO
MCl2+2NH3↑+X,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7.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等,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小明想验证石墨的导电性,设计了下图甲所示的电
路.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 a 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变_________
(2)钻石是一类金刚石,其璀璨夺目的效果离
不开切割加工技术.下图乙是不同加工方式所得
的钻石样品及其检验的光路示意图.在相同光照
条件下,从正面观察,哪种钻石样品最亮?请对
此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30 分)
28.小明和小红利用右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
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
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用甲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
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 A、B、C,在 A 中加入少
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 B 中加入与 A 等量的
碎杏仁,在 C 中加入与 A 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
置 2 小时,然后打开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
别放蚱蜢 10 只,再拧紧瓶盖(如上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
时间
(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
蚱蜢
1 分钟 2 分钟 3 分钟 4 分钟
要求?
组
状态
实验组 A
实验组 B
实验组 C
活跃
活跃
活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跃
不活跃 大部分死亡
______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2)设置对照组 C 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 A 组蚱蜢死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
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未.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童的过氧化
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 m1 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
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 V0 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休.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
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 9 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 m2 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31.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
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
析.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步骤一:取 3 支洁净的试管标为 A 、B 、c ,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1%淀粉溶液 2 毫升;
向 A 试管加入 l 毫升稀盐酸和 l 毫升唾液;向 B 试管加入 1 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 1 毫
设置对照实验
升唾液;向 C 试管如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实验条件
步骤三:10 分钟后,往 3 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1 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获取实验证据
【问题与分析】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 A 试管呈蓝色,而 B 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
他想:为什么 B 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 B 试管中液体碱性太
弱。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 B 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
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 B 试管没有出现蓝色作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
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会
感觉影子有“浓淡”之别.影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小
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二: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猜想三: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
实脸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
的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
淡程度”。调节一盏灯的位置,当两侧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灯的功率和灯
到屏的距离,分析相关数据,寻找规律· 具休实验如下:步骤一:在屏两侧距屏 1 米处各
点亮一盏 25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步骤二:将右侧 25 瓦灯换成 40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
步骤三:保持左侧 25 瓦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 40 瓦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
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四:将右侧的灯依次换成 60 瓦、100 瓦、250 瓦,重复步骤三.实验结果如下:
灯的功率/瓦 灯功率的平方数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米 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的平方数
25
40
625
1600
1
1.26
1
1.6
60
100
250
3600
10000
62500
1.55
2
3.16
2.4
4
10
(1) 步骤一、二的结果,可以支持哪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
(2) 现有一盏 200 瓦的灯,放在屏右侧距离屏__________米处,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会
与左侧 25 瓦灯的影子“浓淡程度”相同。(结果精确到 0.01)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
影响更大?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33 题 4 分,第 34 题 9 分,第 35 题 8 分,第 36 题 9 分,
共 30 分)
33.小明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加入等量的相同土壤,利用 A 、B 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了甲、
乙两种方式栽培(如下图):
栽培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定量测量植株的高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请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验中植株长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
(2)试推测,植物 A 按乙方式栽培,其生长状况不同于按甲方式栽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4.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国内已普及。专家提示:汽车轮胎内的气压(胎压)会影响刹车
距离。为确保安全,需经常检查胎压.某汽车技术员为了研究胎压对刹车距离的影响,用
同一汽车在晴天和雨天环境下,在车速为 60 千米/时
刹车,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1)汽车质量为 1500 千克,有 4 个轮胎,停在水平地
面上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025 米 2。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