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 1 题 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A. 柳宗元 B. 韩愈 C. 欧阳修 D. 王安石 【正确答案】D 第 2 题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 A. 英国哲学家 B. 英国文学家 C. 美国哲学家 D. 法国哲学家 【正确答案】A 第 3 题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 夸张 B. 拟人 C. 比喻 D. 叠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声声慢》中的 9 组叠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出色的语言技巧,而且还很好地 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国破家亡之痛。
第 4 题 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 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 A. 黛玉 B. 王熙凤 C. 宝钗 D. 袭人 【正确答案】C 第 5 题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 A.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 《天净沙》(秋思) C.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D. 《声声慢》(寻寻觅觅) 【正确答案】B 第 6 题 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 A. 演绎论证 B. 类比论证 C. 归纳论证 D. 对比论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 论证方法,比较论证分为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 7 题 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 A. 曹操《短歌行》、《诗经·氓》
B. 陶渊明《饮酒》、《汉乐府·陌上桑》 C. 《汉乐府·陌上桑》、《诗经·氓》 D. 白居易《杜陵叟》、《楚辞·国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短歌行》是乐府诗,《饮酒》是田园诗,《杜陵叟》也是乐府诗,《国殇》是 一首挽歌。 第 8 题 下列人物出自话剧《日出》的一组是【】 A. 陈白露、李石清、黄省三 B. 陈白露、周朴园、方达生 C. 陈白露、李石清、四凤 D. 陈白露、潘月亭、周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周朴园、四凤、周萍是《雷雨》中的人物。 第 9 题 下列作家中同属文学研究会的是【】 A. 沈雁冰、叶圣陶、谢冰心 B. 郭沫若、郁达夫、谢冰心 C. 沈雁冰、朱自清、郁达夫 D. 朱自清、钱钟书、梁实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郭沫若、郁达夫是创造社成员。梁实秋是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不是文学研究 会成员。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作家,也不是文学研究会成员。 第 10 题 《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的作者依次是【】 A. 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
B. 王实甫、马致远、关汉卿 C. 汤显祖、王实甫、关汉卿 D. 王实甫、汤显祖、关汉卿 【正确答案】D 第 11 题 "日薄西山"、"祸起萧墙"、"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 《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陈情表》 B. 《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 C. 《诗经·氓》、《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 D. 《陈情表》、《诗经·氓》、《季氏将伐颛臾》 【正确答案】B 第 12 题 下列关于作者、作品、国别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英国 B. 培根--《论学问》--英国 C. 莫泊桑--《羊脂球》--法国 D. 屠格涅夫--《罗亭》--俄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A 项中的国别应是美国。 第 13 题 对鲁迅《风波》一文表述错误的是【】 A. 小说以 1917 年张勋复辟事件为背景 B. 小说以"辫子事件"为线索 C. 小说塑造了七斤这一新式农民形象 D.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七斤应是鲁迅塑造的落后农民形象。 第 14 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 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 B. 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C. "济南二安"指易安居士李清照和幼安居士辛弃疾 D. 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指苏洵、苏轼、苏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曹雪芹应是清代的现实主义作家。 第 15 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A.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正确答案】B 第 16 题 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三顾频烦天下 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A. 比喻、夸张、对偶、排比 B. 夸张、对偶、比喻、排比 C. 对偶、比喻、夸张、排比 D. 夸张、比喻、对偶、排比 【正确答案】D
第 17 题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灌:注入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讲:宣传 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终:始终 D.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中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B 项中的“讲”应译为“讲究”,C 项中的“终”应译为“最后”,D 项中的“中” 应译为“内心”。 第 18 题 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君臣相顾:君王和大臣们互相照顾。 B.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先生休矣:先生休息吧! C.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城陷而虏:城池陷落后他被敌人俘获。 D.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不为生事:不是为了生出事情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A 项中划横线句子应译为: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B 项中划横线句子应 译为:先生算了吧。D 项中划横线句子应译为:不是滋生事端。 第 19 题 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B 第 20 题 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于是"的是【】 A.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 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D.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正确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共 30 分。 阅读《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 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 谁之过与?” 第 21 题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4 分) 【正确答案】呼告、引用、比喻、反诘(或“反问”)。(4 分) 第 22 题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是什么?(4 分) 【正确答案】一是将季康子比作老虎和犀牛,将颛臾比作龟甲和美玉,说明季氏攻伐颛臾必 将造成的严重后果;(2 分) 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守笼护柙之人,批评他们的失职。(2 分) 第 23 题 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论据?(2 分) 【正确答案】以名人名言作理论论据(答“名人名言”或“理论论据”也算对)。(2 分)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第 24 题 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 分) 【正确答案】借景抒情。(2 分)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2 分) 第 25 题 在这里,“落日”和“断鸿”有何喻义?(4 分) 【正确答案】“落日”暗喻南宋的国势衰微;(2 分) “断鸿”暗指自己远离故土,漂泊异乡。(2 分) 第 26 题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综合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2 分)
【正确答案】比喻和拟人。(2 分) 阅读《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子产之从政也①,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②, 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 则否③。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 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注:①子产:郑国大夫。②公孙挥:即下文所说的子羽。四国:国之四邻。③谋于野则获, 谋于邑则否:当他去野外安静地思考,作出的计划便常常成功,而在喧闹的都市里作出的计 划就常常失败。 第 27 题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 分) 断: 乘: 适: 鲜: 【正确答案】断:决断。乘:坐车。适:到。鲜:少。(4 分) 第 28 题 请把“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译成现代汉语。在这句话中,两个“之”字的 用法有何不同?(4 分) 【正确答案】子产在治理政事的时候,常常选择有能力的人而任用他们。(2 分) 前一个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作代词,代指贤能之人。(2 分) 第 29 题 这段文字表现了子产怎样的特点?(2 分) 【正确答案】择能而使之(或“知人善任”)。(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久;我 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的 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样,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 会儿吧!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