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10月21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 10 月 21 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纪检监察干部被‘围猎’的 风险明显增加,必须下大力气防止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灯下黑’问题。”省纪委 相关负责 人直言,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廉洁“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不具有天生的腐败“免疫力”, 要从组织和制度上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 为此,我省成立了纪检监察机关内务监督委员会,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 督。对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小题大作”、举一反三,引以 为戒;对 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防止出现“灯下黑”。对一身正气、 敢于坚持原则、勇于与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纪检监 察干部,旗帜鲜明地给予鼓励 和支持。 目前,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市纪委已全部成立了内务监督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今年,我 省还将重点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约谈纪检监察干部制度,制定室主任“一岗双 责”责任清单,把从严治党体现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材料二:大概是中纪委十八大以来作出的各项针对自身建设,监督改进举措。 材料三:2017 年 1 月 4 日晚 8 点,央视播出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篇《严防“灯下黑”》首度披露了曾经参与查办过慕绥新、马向东、武长顺等 大案要案的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处长袁卫华落马细节。 专题片解说称,袁卫华案是中央纪委机关查处的一起典型案件。这名 37 岁的 处级干部 虽然职级不高,但违纪行为却非常严重和恶劣。袁卫华曾经是家乡的高 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院高材生,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入中央纪委机关工作,曾经 参与查办过慕绥新、马向东、武长顺等大案要案,也曾经立功受奖。 袁卫华在央视镜头中忏悔说,“我的求学之路是很顺的,始终是第一第一第 一第一,一直到北大。因为我当时对自己仕途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快速的规划,希 望能够尽快地进入处级这个岗位。但是这个目标情况之下,如果顺便能生活更好, 那就是最 好的结果了……真的特别后悔做这些事情。一方面反腐败,一方面腐败,这个确实是自己觉得 挺后悔,悔恨的一件事情。” “袁卫华众多违纪行为中最为突出、最为恶劣的问题,是故意泄露案情。他 不止一次 将工作秘密拿来做交易,其中第一次发生在 2004 年,他主动向某副部级干部泄露举报内 容。”专题片的解说指出。 解说称,这名副部级干部任职的地区,属于袁卫华所在的第六纪检监察室对 口联系的地区之一,袁卫华因此有机会掌握反映该地区党员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 而第一次泄密,就换来了一个超乎他想象的大工程。 袁卫华在央视镜头中亮相时说,“是举报信,知道有这个事儿,我就先口头 给他讲的。他说你能不能给我看一眼,我说行啊,我说哪天回去了我给你拿过来。 我想和他处好关系,然后通过交往以后我希望通过找他要点工程……他也是觉得 我这个人可能未来会对他有用,所以他就愿意用这个重量级的工程去和我交往。 因为我也是很忐忑地和他交往,我是科级干部,他是副部级干部。但是在一张嘴 的情况下,竟然我成功了,这样就真的是有一种一发不可收的感觉了。”
专题片解说称,“这就是袁卫华泄露问题线索交换来的第一个工程,这个保 护区所有 的基础设施建设,被交给了袁卫华父亲的工程队。在儿子到中纪委工作 之前,袁卫华的父亲手下只有一支三五个人的小包工队,只能承接一些防水、房 屋翻修的 小工程,但他儿子却帮他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承揽工程专业户。袁卫华 则要求父亲订立遗嘱,写明‘将家庭财产全部给大儿子袁卫华’。多年来,袁卫 华利用自己的权力,承揽到总金额超过 10 亿元的工程项目。” 在央视镜头中,已落马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原书记侯凤岐说,“中纪委 找我谈 话,我也心里没底,不知道谈什么问题,所以我给他打电话,他当时也跟 我说,说是没啥,就是在调查某案过程中,有一个情节需要你证明,我从内心是 表示感谢吧,那我们水利上有工程,就给他引荐。” 专题片的解说称,“袁卫华除了通过拿工程牟利,也收受大量财物。党的十 八大之后,他仍然没有收敛、收手,泄密内容除了中管干部的问题线索,还包括 重要案件 的初核方案、审计报告、调查报告等,甚至帮审查对象一起分析情况, 出谋划策。” 解说称,“就在 2015 年被立案审查的前几天,袁卫华还为父亲运作拿到了两 个工程。他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远、情节如此严重,令人震惊,也令 人深思。” 惹人注目的是,在央视镜头中,时任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穆红玉点 评袁卫华案件时透露,“袁卫华是典型的以案谋私,2014 年到 2015 年,袁卫华在 天津查办相关案件,时任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的黄兴国就主动地多次与袁卫 华接触,打探武长顺案件、杨栋梁案件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套取、打探关于黄兴 国本人一些问题线索。袁卫华都一一奉告。为此黄兴国多次地请袁卫华喝酒、吃 饭,赠送名贵手表等贵重的礼物。” 材料四:是某市披露近年来查处的违纪案例。 材料五:是广东省纪委改进自身建设作出的各项举措。执纪者必先守纪,律 人者必先律己。反腐败工作的成绩好坏,与纪检监察干部有着密切的联系。纪检 干部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必然会促进反腐工作取得进一步成效。相反,纪委监 察干部出现违纪违法问题,就犹如监守自盗,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将具有明 显的“放大效应”。 随着反腐败逐渐进入深水区,腐败分子和不法人员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围 猎”渐趋明显,千方百计拉拢腐蚀,纪检监察干部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 在去年 9 月 23 日召开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公布了一组数字: 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违纪干部 3400 多人,中央纪委机关查处处 置 14 人。一系列数字表明,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廉洁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没 有天然的“腐败免疫力”。 在中央纪委机关被查的 14 名干部中,已公布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 魏健和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山西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 杨森林和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克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原纪检组长罗卫国等 多名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这些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有的违反廉洁 自律规定,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的利用职权职务之便,干预工程项目等经济活 动,为他们和自己谋私利益;有的违反道德底线,与他人通奸。他们不但不打击 贪官污吏,反而带头搞腐败、干违法违纪的勾当,不仅仅影响的是他们自身的声 誉,更直接影响了党号干号关系,影响了社会是稳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有力执行。
前车之履,后车之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 作为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带头学纪律、懂规矩,不断筑牢思想防线。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党规党纪刻印 在心上,学习贯彻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 律处分条 例》,以《准则》认真对照检查自己的政治生活,按《条例》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 行为,坚持理想信念宗旨这条“高线”,坚守党的纪律“底 线”,筑牢“四风”防线。 严以律己,洁身自好。每位纪检监察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比普通号众、 普通党员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严于律己方能正人,率先垂范才能带人, 廉政务实 才能服人”作为行为规范,不断规范净化自身的“社交圈”、“生活圈”和“娱乐圈”。 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以反面案例为鉴,加强自警、自励、自省、自律。 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确保党委和上级纪 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始终牢记自己是党员、是纪检监察 干部,自觉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主动接受党组 织、广大干部号众和舆论的监督。 材料六:5 月 27 日下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施克辉主持召开十二届省纪 委第一次常委会议,传达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施克辉指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坚持、三个 支撑、两个走在前列”要求作为广东工作的总纲,对今后五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 署,是在我省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省纪检监察 机关、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决策部署上来,忠 诚履职尽责,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全力开创广东反腐倡廉事业新局面,以严明 的纪律保证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施克辉对新一届省纪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对党 忠诚决不动摇,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履行政治责任,旗帜鲜明讲政治,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 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保证中央 政令畅通。二是要坚持正风反腐决不手软,“打虎”“拍蝇”“猎狐”一起抓, 保持高压反腐的力度不减、对腐败零容忍的尺度不松、把纪律挺在前面的理念不 变,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三是要坚持履职尽责决不懈怠,不断深化“三 转”,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党内 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四是要坚持清正 廉洁决不谋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 导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拿原则做交易。五是要坚持严管队伍决不放 松,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坚持“严管就是厚爱”, 对队伍存在的问题绝不回避、绝不遮掩、绝不姑息,坚决防止“灯下黑”,坚决 清除“害号之马”,坚决维护队伍的纯洁性,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执 纪队伍。 总共有六段材料,三道主观题。
问题 1:中纪委查处的案例对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有什么启示,不超过 400 字, 30 分。 [参考答案](393 字) 中纪委查处的案例启示我们: 一要优化青年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组织部门任用干部时,往往只强调“年 轻化”、 “知识化”和“专业化”,忽视了“道德品质”。导致一些“失察”的年轻干部“带病”提 拔后,“病情恶化”,危害了党的健全肌体。 二要建立健全青年干部的管理机制。平时在对干部的管理中,光使用,缺警 示;赏 “朝气”,忘正气;重业务,轻思想。只注重对年轻干部的专业培训,忽视和放松了对其思 想道德教育高,致使少数年轻干部不能自尊和自律,缺乏慎独 与慎微,结果迷失方向,误 入歧途。 三要加强对青年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一些年轻干部虚荣心十足,不比清廉, 只比“拥 有”;不求勤俭,只求奢侈;不讲奉献,只讲享受,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盛 行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要遏止青年干部走上贪腐路,既要“惩治于既然”,更要“防患于未 然”。只 有注重从源头上建立健全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才能让年轻干部贪腐现象寿终正寝。 问题 2:针对材料中某市查处出的违纪案例,对某市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 提出对策建议,不超过 400 字,30 分。 [参考答案](398 字) 一要讲政治。讲政治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纪律,处事多想政治规矩,成为政治上的明白 人。 二要守纪律。正人先正己,律己才能服人。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政纪的执 行者和维护者,就更应自觉严格遵纪守法,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号众的信赖 和拥护。 三要有正气。作为纪检干部,更要有一身正气,要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和一 切歪风邪 气做斗争,维护纪检监察干部良好形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四要懂业务。学习是第一要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发扬“不用扬 鞭自奋蹄”的精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切实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 五要敢担当。要把敢于担当贯穿到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加强自身建设全过程, 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工作落实不打折、不缩水。 六要聚合力。团结出战斗力。要善于凝聚内部合力,领导干部尤其是班子成 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搞好团结协作。 问题 3:根据给定材料,请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 题写议论文,1000 字左右,40 分。
[参考范文](846 字) 打铁还需自身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力度持续加大,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纪检 监察干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央纪委机 关共处理 38 人,其中立案查处 17 人、组织调整 21 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 7200 余人、谈话函询 4500 余人次、组织处理 2100 余人。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 王岐山日前在江苏省镇江市调研座谈时再次强调要强化自我监督,防止“灯下黑”。 要加强思想建设,对党忠诚。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我党反腐倡廉的第一线,承 担着"反 腐倡廉促发展,改革创新当先锋"的使命。与普通干部相比,纪检监察干部工作风险更大, 更容易受到各方诱惑。纵观所有的腐败案例,其最初的源头都 是思想上出现了滑坡,进而 导致行为出现了偏差。因此,在深入持久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纪检干 部一定不能放松对自身的学习,不能因为 “见的多”就以为自己“守的住”,反而更要保 持警惕、保持定力,始终对党忠诚。 要完善制度体系,约束权力。“没有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制度应起到制衡 的作 用。”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靠制度,把监督执纪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里。党委和 纪检部门要结合问题深入分析,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建立和完善体现纪检监察 机关特点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找出一套能约束权 力,能问责干部的制度体系,让制 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要坚持敢抓敢管,执纪问责。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正确意识,纪检干部 肩负着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纪检干部的违纪比普通干部影响更坏,更容易伤 害老百姓 的感情。纪委对“自己人”更要严管严查,对相关渠道反映的纪检干部的问题,要认真调查 核实,不护短、不遮丑,对执纪违纪、失职失责的严肃查处,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号众的信 任重托。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纪检机关自身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新形势下的反 腐倡廉工作更艰难,对纪检队伍有更严格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纪委要直面 存在的问 题,从思想源头、制度建设着手,严格管理监督才能取得实干,让人民 满意放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