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书写
1.(2 分)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小学即将毕业,和母校分别之际,请你为老师或同学写一
句临别赠言,做到字体工整,书写规范。
二、基础知识.(47 分)
2.(8 分)看拼音写词语。
bǐ cǐ
làng màn
fáng yù
kùn jìng
máng rén
wǎn huì
jī yù
dān diào
选择
3.(2 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万不得已 心平气合 重见天日 焉知非福
B.翻箱倒柜 五湖四海 死的其所 无独有偶
C.不可思意 司空见惯 万象更新 随心所欲
D.别无所求 锲而不舍 走马观花 各形各色
4.(2 分)读句子,下面各句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D.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5.(2 分)联系课文,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腊八粥》的作者是中国近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
B.《弈秋》一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C.《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用倒叙的方法开头,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D.《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整理而成。
6.(2 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小卫士”的热潮。
B.为了预防新冠状病毒的不传染,我们要注意戴口罩和勤洗手。
C.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D.他郑重其事的主持风格,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7.(2 分)下列选项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的观点的片面、证据不足之
处,
,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B.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
C.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
D.从而抓住对方的漏洞
8.(9 分)按要求写句子。
(1)仿写句子。
谅解是一段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
,
。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加点的部分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
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请你在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怕 等待 拥挤
(3)老人叫住了我,问:“是我打扰了你吗?”(改为转述句)
(4)有的人,面对险情退缩不前;有的人,在危难面前
。 有的人,一心为公,
大公无私;有的人,
,
。(模仿《有的人》中的写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9.(6 分)按学过的语文知识填空。
古诗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璀璨的明珠,漫步其中,我们从杜
甫的“
,
”感受到春雨的默默无闻;从王建的“
,
”感
受到诗人的思乡情怀;从《长歌行》中的“
,
”体会到年轻力壮时不奋
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有用了。
10.(3 分)按学过的语文知识填空。
我们通过课文认识很多人物,有
的鲁滨逊,有
的老班长,有
的李
大钊。
11.(1 分)按学过的语文知识填空。
学习了《两小儿辩日》,我懂得了
。
12.(3 分)按学过的语文知识填空。
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匆
匆罢了。
13.(7 分)语文和生活。
现在人们出行会选择飞机、高铁、汽车等交通工具,无论是一张飞机票,还是一
张高铁票,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右面是一张高铁票,请你根据车票的信息,完成相关
题目。
(1)这位乘客从
出发,目的地是
,“限乘当日当次车次”指的日期
是
。从车票上可以知道这位乘客年龄大约是
岁。
(2)拥有这张高铁票的乘客就是我们的钟南山院士,在抗疫期间,钟南山院士寄语中小
学生“恰同学少年,愿风华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证道。”句中的“杏林”指的是
,
读了钟爷爷的寄语,少年的你,有什么话想对钟爷爷说呢?请写下来。
三、阅读理解.(21 分)
14.(10 分)课内阅读。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
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
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
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
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
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
依据。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
.....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于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
理。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
。
(2)选文第一段是按照“从现象出发,发现问题﹣
﹣
﹣
”顺序
写的。
(3)选文第二段画“
”线的句子中“这样的事例”指的是什么样的事例?
请你列举一个。
(4)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这句的理解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句中运用了“只要……就……”的条件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B.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是见微知著,能从普遍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
索。
C.“若干个问号”的意思是说:在你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D.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的眼睛。
15.(11 分)课外阅读。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
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
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
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
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
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
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
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
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
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
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
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
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
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
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
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
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
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
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
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
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花招”一词在文中出现两次,它分别指的是什么?
(4)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
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
(5)揣摩人物。
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这句话是
描写。
此时“我“和弟弟心里在想:
看到这一幕时妈妈心里在想:
四、作文.(30 分)
16.(30 分)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在你的成长路上,一定经历过
听说过很多有关爱的故事,或父母之爱,或老师之爱,或同学之爱,或在抗疫的日子,
那震撼人心的深情大爱……我们被一个又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感动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体工整,写出真情实感,400 字以上。
一、书写
参考答案
1.(2 分)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小学即将毕业,和母校分别之际,请你为老师或同学写一
句临别赠言,做到字体工整,书写规范。
人生的过程,是一段记忆;漫长的记忆,是一组图画。亲爱的老师,愿您永远拥有其
中最美好的记忆,最美丽的图画!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
然后组织材材料或作出计划。
【解答】本题考查了学生写临别赠言的能力,结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
忘的小学生活”的学习及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
故答案为:
人生的过程,是一段记忆;漫长的记忆,是一组图画。亲爱的老师,愿您永远拥有其中
最美好的记忆,最美丽的图画!
【点评】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
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基础知识.(47 分)
2.(8 分)看拼音写词语。
bǐ cǐ 彼此
làng màn 浪漫
fáng yù 防御
kùn jìng 困境
máng rén 盲人
wǎn huì 晚会
jī yù 机遇
dān diào 单调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彼此 浪漫 防御 困境
盲人 晚会 机遇 单调
【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
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选择
3.(2 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万不得已 心平气合 重见天日 焉知非福
B.翻箱倒柜 五湖四海 死的其所 无独有偶
C.不可思意 司空见惯 万象更新 随心所欲
D.别无所求 锲而不舍 走马观花 各形各色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
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故“合”错误,应为“和”。
B.有误,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故“的”错误,应为“得”。
C.有误,不可思议: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故“意”错误,应为“议”。
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
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
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2 分)读句子,下面各句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D.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常用的标号有 9 种,即:引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解答】A.有误,“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这是三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中间加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