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 翻译.docx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下)系列教材翻译参考译文
Unit 1
愉悦舒适不能指引你领略人生的全部,与逆境的艰苦搏斗常常会使人生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幸福隐藏的另一面
凯思琳•麦克高恩
Unit2
商业化及其对于体育的影响
Unit4
Unit5
阿尔卑斯山上的离婚
Unit6  
就职演说
Unit7
建筑之诗意(节选)
Unit8
像大山一样思考
Unit9
“大众传媒”这个词具有迷惑性,它看Ty}简单,实际上包含了不计其数的一系列机构和个体,这些机构和个体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下)系列教材翻译参考译文 Unit 1 愉悦舒适不能指引你领略人生的全部,与逆境的艰苦搏斗常常会使人生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幸福隐藏的另一面 凯思琳•麦克高恩 1 飓风、房屋失火、癌症、激流漂筏失事、坠机、昏暗小巷遭歹徒袭击,没人想找上这些事儿。但 出人意料的是,很多人发现遭受这样一次痛苦的磨难最终会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变。他们可能都会 这样说:“我希望这事没发生,但因为它我变得更完美了。” 2 我们都爱听人们经历苦难后发生转变的故事,可能是因为这些故事证实了一条真正的心理学上的 真理,这条真理有时会湮没在无数关于灾难的报道中:在最困难的境况中,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 奋发向上的能力会迸发出来。对那些令人极度恐慌的经历作出积极回应的并不仅限于最坚强或最勇 敢的人。实际上,大约半数与逆境抗争过的人都说他们的生活从此在某方面有了改善。 3 诸如此类有关危机改变一生的发现有着可观的研究前景,这正是创伤后成长这一新学科的研究领 域。这一新兴领域已经证实了曾经被视为陈词滥调的一个真理:大难不死,意志弥坚。创伤后压力 绝不是唯一可能的结果。在遭遇了即使最可怕的经历之后,也只有一小部分成年人会受到长期的心 理折磨。更常见的情况是,人们会恢复过来—甚至最终会成功发达. 4 那些经受住苦难打击的人是有关幸福悖论的生动例证:为了尽可能地过上最好的生活,我们所需 要的不仅仅是愉悦的感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幸福的追求已经缩小到只追求福气:一生没有烦恼, 没有痛苦和困惑。 5 这种对幸福的平淡定义忽略了问题的主要方面——一种富有意义的生活所带来的那种丰富、完整 的愉悦。那就是幸福背后隐藏的那种本质——是我们在明智的男男女女身上所欣赏到并渴望在我们 自己生活中培育的那种不可言喻的品质。事实证明,一些遭受苦难最多的人——他们被迫全力应付 他们未曾预料到的打击,并重新思考他们生活的意义——或许对那种深刻的、给人以强烈满足感的 人生经历(哲学家们过去称之为对“美好生活”的探寻)最有发言权。 6 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更为广泛的定义把深深的满足感和一种通过移情与他人建立的深切联系融合 在一起。它主要受愉悦情感的支配,但同时也夹杂着惆怅和悔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心理 学家劳拉•金认为:“幸福仅仅是许许多多人生价值中的一种。”慈悲、智慧、无私、洞察力及创造 力——有时只有经历逆境的考验才能培育这些品质,因为有时只有极端的情形才能迫使我们去承受 痛苦的改变过程。只过安宁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不足以体验一段完整的人生的。我们也需要成长 ——尽管有时成长是痛苦的。 7 在纽约市皇后区一间漆黑的房间里,31 岁的时装设计师特蕾西•塞尔感到自己奄奄一息。就在几 个月前,她已经停止服用控制她关节炎的强效免疫抑制药。她从没预见到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停 药之后的反应最终使她全身剧烈疼痛,神经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最轻微的动作——比如说试着吞咽 ——对她来说也痛苦不堪。甚至将脸压在枕头上也几乎难以忍受。 1
8 塞尔并不是懦弱的人。她在两岁时就被诊断得了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生都在忍受着病症和 治疗(药物、手术)的折磨。但是这一次,她实在不堪忍受了,她的医生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不起作用。 要么让疾病结束她的生命,要么她就得很快了结自己的生命了。 9 然而,在经历了若干个不眠之夜后,她想自杀的念头开始被新的感激之情所打断。虽然她仍然感 到痛苦,但一种新的意识每一夜都变得更加强烈:一种令人惊叹的解脱感,结合着一种包容一切的 同和怜悯的情感。“我感到一切我曾经用来认同•自己身份的东西都被剥夺了,”六个月后她这样 说道,“一切我认为我知道或相信的事物——时间、金钱、自我形象、对事物的看法——都毫无价 值了。意识到这一点真是让我感到解脱。” 10 在几个月内,得益于类固醇加其他药物的鸡尾酒疗法,她开始能够更加自如地活动了。她说, 毫无疑问她现在的生活状况有了好转。“我感觉我窥探到了生命的秘密以及我们生存的意义,那就 是快乐地生活,同时扶持他人。就这么简单!” 11 她这种不可思议的经历完全是个惊喜。但是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心理学教授里奇•特德斯 基认为,这种转变的感觉从某些方面看却是很典型的。里奇•特德斯基教授首创了“创伤后成长” 一词。他对那些经历了诸如搏斗、暴力犯罪、突患重病等极端事件的人群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表 明,在刚经历不幸后大多数人随即都会感到茫然和焦虑。他们一心想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毁 了。有少部分人事后很久了还不断被记忆问题、失眠以及类似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所折磨。但特德斯 基和其他学者发现,对很多人(可能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最终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加令人 满足。 12 许多经历过恐怖的人身威胁的人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在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安全感被 冲破了,平时处于我们与我们对世界的种种看法之间的自我保护的精神盔甲被剥离了。我们的日常 生活轨迹(我们的习惯、自我认识和主观意念)全部被抛到九霄云外,只剩下对世界的原始体验。 13 尽管如此,要实际实现这些转变并完全接受新的现实,通常需要有意识地付出努力。是否愿意 并有能力承担这个过程,就是那些在灾难中成长和那些被灾难所摧毁的人之间主要的区别之一。认 为灾难有价值的人并不是最坚强或最理性的人。使他们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将所遭遇的事融入他 们自己的人生历程中。 14 最终,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以从未想到过的方式获得了解脱。幸存者往往说他们变得更加宽容, 也更能原谅别人,能够缓和原本糟糕的关系。他们说物质追求突然间变得很无聊,而朋友和家庭带 来的快乐变得极为重要,他们还说危机使他们能够按照这些新的优先之事来重新认识生活。 15 从灾难中成长起来的人尽管经历过恐怖的事情,但他们的恐惧感往往大为减少。他们对自己的 力量感到吃惊,相信不管今后生活中将要遭遇什么,他们都能应付。特德斯基说:“人们不会说他 们所经历的是美好的。他们并不是特意要通过这样的经历来成长。他们只是尽其所能生存下来。但 回顾起来,他们的收获远远大于他们所预料的。” 16 埃默里大学精神病学家格列高利•伯思斯在他的近作《满足》中指出,极限耐力运动员每次训练 都要使自己的身体连续数天处于极限状态。他们和经历创伤的幸存者所经历的感觉过程一样:自我 失落,困惑,最后获得一种新的驾驭感。对于经常跑超过 24 小时的 l00 英里比赛的超级马拉松运 2
动员来说,呕吐和产生幻觉是常事。在一昼夜不停歇不睡觉地跑步之后,竞赛者有时会忘了自己是 谁,忘了自己在干什么。 17 更普遍的在逆境中成长的例子要数生命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为人父母。生育孩子一直被认为会降 低幸福程度。为了照顾婴儿而睡眠不足并且必须将自己的消遣撇到一边,意味着有了新生儿的人更 有可能感到抑郁并且面临婚姻的危机。然而,长远看来,养育孩子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有意义、最 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短时间内牺牲了幸福,却有了更多的收获,比如满足感、无私以及有机会留 下一笔意义深远的遗产。 18 总之,情感上的回报可以弥补灾难带来的痛苦和艰难。这种精神收获并不能抵消所发生的苦难, 但是它可以把这些苦难全部放在另一个不同的背景中来看待,..那就是即使我们面临约束和挣扎, 我们仍然可以生存得极有价值。金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经历这种觉悟。 “你将不再是自己心目中曾经的你,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你—而事实会证明生活从此将非常美 好。” Unit2 商业体育已经成为了许多当代社会显而易见的部分,他们还呈现处全球性的特征,随着经济利益跨 越国界,继续在全球扩张。下文重点探讨商业化如何影响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及其组织方式。 商业化及其对于体育的影响 杰•J.科克利 1 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人们都是把体育当作某种形式的公众娱乐。然而,体育从未像今天这样作为 一种商业产品被如此盛大地包装、推广、呈现和开展,有关体育的决策以及与体育相关的社会关系 也同样从未如此显然地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对许多人来说,账本底线已取代了球门线,体育不再 只是为了运动员们自身的兴趣而存在。今天,乐趣和“好比赛”的定义取决于门票收入、特许权收 人、媒体传播权的出售、市场份额、收视率以及广告潜力。那么,当体育变得商业化时,它会怎样? 当体育变得依赖于门票收人和媒体传播权的出售时,它会发生变化吗? 2 我们知道,每当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被转化为商业性娱乐活动时,它的成功就依赖于观众的兴趣。 尽管观众对于体育的拥护背后潜藏着多种动机,但他们对体育比赛的兴趣通常与三种相结合的因素 有关: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参加一项比赛相关的风险或经济回报,以及预期中的运动员的卓越、 英勇表现。换句话说,当观众提及一场“不错的比赛”或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时,这场比赛, 通常在比赛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分钟甚至儿秒钟时,结果仍然扑朔迷离;或者比赛涉及高额奖金,因 而运动员们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或者比赛展示了许多出色的或者“英雄式”的表现。只要运动比 赛包含所有这三方面因素,人们就会长时间记得并讨论这场比赛。 3 商业化对于大多数体育运动的结构和目标没有太大的影响。尽管观众会对其产生影响,但在历史 上,运动项目保持了它们的基本结构。创新也是在这一框架内进行的,并不会完全废除这项运动的 基本设计。例如、奥运会的商业化导致了某些赛事规则的微小变化但其每项运动的基本结构还是和 商家赞助及电视转播权出售之前基本一致。 3
4 看来,与运动的结构和目的相比,商业化更多的是影响运动参与者的取向。若要通过一项运动盈 利,就必须吸引广大观众买门票或在电视上观看比赛。吸引和娱乐广大观众并非易事,因为这些观 众中有很多人没有技木性的知识,因而不懂得运动员和教练采取的复杂竞技技巧和策略。由于缺乏 这些技术性知识,人们容易受到运动或赛事之外的东西的影响,容易受到天花乱坠的宜传的迷惑。 在比赛期间,他们经常关注那些他们容易理解的事情。他们喜欢那种运动员冒险并明显面临身体危 险的情境,他们喜爱那些搜长戏剧化表现或者愿意超越正常的生理极限以致威胁到自己的安全和健 康的运动员。他们喜欢看到运动员不惜代价,立志求胜。 5 比如,当人们缺乏篮球方面的技术知识时,他们更津津乐道于某一个灌篮,而不会关注球队取胜 必需的因素:自始至终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后防。同样,那些对滑冰技术知之甚少的人,他们更感兴 趣的是三连跳或四连跳,而不是那些精心设计并训练直至流畅、完美的舞步。没有惊险的跳跃,无 知的观众会感到厌倦。他们喜欢那些表现得激动人心或有争议性的运动员。他们往往根据戏剧化的 表现是否导致戏剧化的结果来评价比赛。他们想看运动员在超越自己极限时偶尔的突然失败,而不 是多年来稳操胜券,熟知自己极限而不去超越它的运动员。 6 当一项体育运动变得依赖于娱乐广大观众时,对于运动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运动参与者们往往会 改变观念。这一改变常常意味着重心从所谓的美学取向向英雄主义取向转变。其实,运动员可能甚 至把运动或比赛称为“表演秀”,并把自己称作表演者兼运动员。这并不意味着美学取向不复存在 了,但是这确实意味着与英雄主义行为相比,它们常常退居其后。英雄主义行为吸引着那些没有足 够的知识欣赏运动或比赛的策略和技术的观众。 7 取悦无知观众的需求越强烈,就越会强调英雄主义取向。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橄榄球比赛的电视评 论员喋喋不休地谈论危险、受伤、带伤比赛和胆量。不过,有些运动员意识到了与英雄主义取向随 之而来的危险,并试图在他们的运动中放慢偏离美学取向的步伐。比如,一些前花样滑冰运动员已 经呼吁限制滑冰项目中三连跳的数量。这些滑冰运动员担心,他们的体育项目在商业上的成功正越 来越依赖于动作的危险性,而不是动作的美感。然而,另外一些滑冰运动员似乎愿意采取英雄主义 取向,只要这样能取悦观众,获得收入。这些运动员用体育道德规范去评价自己和他人,他们还学 会把英雄主义行为看成是真正地投入及为运动献身的标志。 8 商业化同样会导致那些控制体育的组织发生变化。当体育开始依赖于创造收入时,体育组织的控 制权就会离运动员越来越远。事实上,运动员常常对于自身的体育参与环境失去有效控制。这些环 境越来越受控于下列人员:总经理、运动队老板、企业赞助商、广告商、传媒人员、营销和宜传推 广人员、专业管理人员、会计师以及经纪人。 9 那些控制商业体育的组织通常非常复杂,这是因为它们企图协调上述所有人的利益,但它们的首 要目标还是盈利最大化。这意味着组织决策通常反映的是许多人的混合利益,而他们与体育或相关 运动员没有直接联系。影响这些决策的力量根植于各种不同的资源,其中许多甚至与体育没有关联。 因此,许多商业体育中的运动员发现自己被逐出了决策过程,即便这些决策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和幸 福。 4
Unit4 因特网:绝对的交流,绝对的孤立。 谷歌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愚蠢? —保罗•卡威尔 尼古拉斯•卡尔 1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老有一种不祥之感,觉得有什么人,或什么东西,一直在我脑袋里捣鼓个不 停,重绘我的脑电图,重写我的脑内存。我的思想倒没跑掉—到目前为止我还能这么说,但它正在 改变。我的思维方式在变。这种感觉在我阅读的时候尤为强烈。过去总是不费什么劲儿就能让自己 沉浸在一本书或一篇长文章中,被其中的叙述或不同的论点深深吸引。我还会花数小时徜徉在长篇 散文中。可如今这都不灵了。现在,我翻上两三页书,注意力就开始不集中了。我会变得烦躁,抓 不住重点,开始想找点其他的事情做。我感觉我似乎要硬拖着我任性的大脑才能回到文章中。原本 轻松自然的深度阅读,已然成了痛苦挣扎。 2 我想我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十多年来,我在网上花了好多时间,在因特网的信息汪洋中冲 浪、搜寻、添加。对作家而言,网络就像个天上掉下来的聚宝盆。过去要在书堆里或图书馆的期刊 阅览室中花上好几天做的研究,现在几分钟就齐活。“谷歌”几下,快速点开几个链接,就可以找 到我所需要的事实或者精炼的引证。即使在工作之余,我也很有可能在信息丰富的网络里遨游—— 收发电子邮件、浏览头条新闻、点击博客、看视频、听播客或者只是从一个链接跳转到一个又一个 链接。(超链接常被比作脚注,但是和脚注不一样,超链接不仅仅链接到相关作品;它们还驱使你去 点击创门。) 3 对我来说,像对其他人也一样,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媒介,大部分信息都通过这个渠道进 人我们的眼、耳,最后进人我们的大脑。能从这样一个异常丰富的信息库中直接获取信息,其优点 是很多的,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描述和适当的赞誉。“硅存储器的完美记忆性,”《连线》杂志的 克莱夫•汤普森写道,“对于思想来说是一个大实惠。”但是这个实惠是要付出代价的。(此文来自 袁勇兵博客)就像媒体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恩在上世纪 60 年代所指出的那样,媒体可不只是被动 的信息渠道。它们不但提供了思想的源泉,也塑造了思想的进程。网络似乎粉碎了我专注与沉思的 能力。现如今,我的脑袋就盼着以网络提供信息的方式来获取信息:飞快的微粒运动。曾经我是文 字海洋中的潜水者,现在我则像是摩托艇骑手在海面上风驰电掣。 4 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有此感觉的人。当我向文学界的朋友和熟人提到我在阅读方面的困扰,许多人 说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上网越多,在阅读长文章时,就越难集中精力。我所关注的一些博主 也提到了类似的现象。斯科特•卡普开了一个有关在线媒体的博客,最近他承认自己已经完全不读 书了。“我大学读的是文学专业,曾经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他写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他推测出了一个答案:“如果对我来说,通过网络来阅读的真正理由与其说是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 改变,比如,我只是图个方便,不如说是我的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5
5 布鲁斯•弗里德曼经常撰写有关电脑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文章。他在早些时候同样提到因特网如何 改变了他的思维习惯。“稍长些的文章,不管是网上的还是已经出版的,我现在几乎已经完全丧失 了阅读它们的能力。”在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长期任教的病理学家布鲁斯,弗里德曼在电话里告诉我, 由于上网快速浏览文章的习惯,他的思维呈现出一种“碎读”特性。“我再也读不了《战争与和平》 了。”弗里德曼承认,“我失去了这个本事。即便是一篇长达三四段的博客也难以消化。我只能略 微浏览一下。” 6 仅仅是趣闻轶事还不能证明什么。我们仍在等待长期的神经学和心理学的实验,这将给因特网如 何影响到我们的认识一个权威的定论。伦敦大学学院的学者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并发表了 研究结果。该研究指出,我们可能已经彻底置身于阅读与思考方式的巨变之中了。作为五年研究计 划的一部分,学者们检测了计算机日志,它跟踪记录了两个流行的搜索网站的用户行为。其中一个 网站是英国图书馆的,另一个是英国教育社团的,他们提供了期刊论文、电子书以及其他一些文献 资源。他们发现,人们上网时呈现出“一种浮光掠影般的形式”,总是从一个资源跳到另一个资源, 并且很少返回他们之前访问过的资源。他们常常还没读完一两页文章或书籍,就“弹”出来转到另 一个网页去了。有时候他们会保存一个篇幅长的文章,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曾经返回去认真阅 读。 7 多亏铺天盖地的网络文本,更别说当下时兴的手机短信,可供我们阅读的东西很可能比上世纪七 八十年代要多了,那时,我们选择的媒体还是电视。但是,这已是另一种阅读模式,背后隐藏的是 另一种思考方式——也许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自我意识。“不仅阅读的内容塑造了我们,”塔夫茨大 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普鲁斯特与鱿鱼:阅读思维的科学与故事》的作者玛丽安娜•沃尔夫说,“阅 读方式也体现了我们自身。”沃尔夫担忧,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阅读 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那种深度阅读能力。深度阅读能力的形成应归功于早期印刷术的发明,有了它, 长而复杂的散文作品也相当普遍了。然而,她说,当我们在线阅读时,我们往往只是“信息解码器” 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设释,心无旁鹜、深度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的精神联系,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已 经消失了。 8 沃尔夫认为,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技巧,它不像说话那样融人了我们的基因。我们得训练自 己的大脑,让它学会如何将我们所看到的字符译解成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而媒体或其他我们用于 学习和练习阅读的技术在塑造我们大脑的神经电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验表明,表意字读者(如 中国人)为阅读所创建的神经电路和我们这些用字母语言的人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变化延伸到大脑 的多个区域,包括那些支配诸如记忆、视觉设释和听觉刺激这样的关键认知功能的部位。我们可以 预料,使用网络阅读形成的思维,一定也和通过阅读书籍及其他印刷品形成的思维不一样。 9 1882 年,弗里德里希•尼采买了台打字机。此时的他,视力下降得厉害,长时间盯着一张纸会 令他感觉疲惫、疼痛,还常常引起剧烈的头痛。他只得被迫缩减他的写作时间,并担心自己今后恐 怕不得不放弃写作了。但打字机救了他,起码一度挽救过他。他终于熟能生巧,闭着眼睛只用手指 尖也能打字——盲打。心中的词句又得以倾泻于纸页之上了。然而,新机器也使其作品的风格发生 了微妙的变化。尼采的一个作曲家朋友注意到他行文风格的改变。他那已经十分简练的行文变得更 6
紧凑、更电文式了。“或许就因为这个仪器,你甚至可能会喜欢上一个新短语,”这位朋友在一封 信中提到,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他“在音乐和语言方面的‘思想’常常要依赖于笔和纸的质量”。 Unit5 《阿尔卑斯山上的离婚》写于 19 世纪 80 年代,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将当时社会中充满着 度伪和欺编的去撇状况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个时候离婚可是个禁忌的话题。故事是这样…… 阿尔卑斯山上的离婚 罗伯特•巴尔 1 约翰•伯德曼是一个常常走极端的人。这本来应该没什么,但可惜,他妻子的性格整个儿是他的 翻版。 2 毋庸置疑,对于任何一个男人,这世上总会有一个相当合适的女人能和他成家,反之亦然。但是 如果你考虑一下:每个人仅有机会结识几百个人而已,在这几百个人之中熟知的只有那么干几人甚 至更少,在这十几个人之中又最多只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别忘了,居住在这世上的人有多少个百万, 因此显而易见:自地球存在以来,这合适的男人极有可能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他那个合适的女人。。 从概率上来讲,这样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也正是离婚法庭存在的原因。婚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 妥协,而如果恰好两个个性上互不妥协的人结合了,那就肯定会有麻烦。 3 对于两个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生活没有什么中间点,其结局注定要么是爱,要么是恨,而就伯德 曼夫妇而言,他们到头来有的是那种最刻骨、最傲慢的恨。 4 在这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夫妻性情不合就能够成为离婚的正当理由,但是在英格兰,并没有如此 微妙的区分,所以除非妻子犯罪,或丈夫犯罪并且为人残暴,否则两者的婚姻关系将一直维系下去, 直至死神将他们分开。没有什么比这种事情更糟糕的了,而更令人绝望的是伯德曼太太为人无可厚 非,而她丈夫也并不比一般男人差。然而,也许上面的表述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约 翰•伯德曼已经忍无可忍,下定决心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也要摆脱他的妻子。如果他是个穷人,也许 他会抛弃她,但是他很富有,而一个人不能因为家庭生活碰巧不幸就轻易放弃一份蒸蒸日上的事业。 5 一个人的心思要是太专注于一件事情,没有人敢说他最后会做出什么来。大脑是如此脆弱的一个 思维工具,以至于它容易失去平衡。伯德曼的朋友(他确实有几个朋友)事后声称他精神错乱。下定 决心要谋杀妻子时,约翰•伯德曼的神智清醒还是不清醒,现在已无从知晓,但无疑他把谋杀方案 设计成看起来像是意外事件,这种方式的确很狡猾。不过,一般来说,脑子有问题的人才狡猾。 6 伯德曼太太非常清楚,她的存在相当折磨她的丈夫,可她的冷酷无情跟他不相上下,而她对他的 恨—有可能的话—恐怕比他对她的恨还更人骨。不管他去哪儿,她都跟着。要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场 合,她都要顽固地强行出现在他面前,他也许永远不会心生谋杀之念。就这样,他一跟她说打算七 月份去瑞士度假,她二话不说就打点行李。往常他总会抗议,但这次没有,于是这对无话可说的夫 妇动身去了瑞士。 7
7 有一间旅馆位于一座很高的冰川的脊架上,离山峰只有几步之遥.旅馆海拔一点五英里,孑然独 立,仅有一条长六英里、盘旋而上的崎岖山路可以到达.在旅馆的回廊可以观赏到雪峰和冰川的美 景。旅馆附近小道遍布,沿路风景如画,但通往的地点多少都带点儿危险。 8 约翰•伯德曼对这家旅馆很熟悉,以前日子还挺幸福的时候他常来这一带。如今既然已生谋杀之 念,他就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距离客栈两英里的某个地方。从那地方可以俯瞰周围,它的尽头被一 堵破败的矮墙挡住。一天凌晨四点,他偷偷溜出旅馆,来到了这儿—当地人叫“悬望角”。这儿和 他印象中的丝毫不差。就是这里了,他对自己说。“悬望角”背靠的山荒芜而陡峭,附近也无人居 住,所以没人会俯视这里。而且远处的旅馆还被山肩遮住了。 9 站在破墙边沿朝外望,胆子再大的游客也不敢看第二眼。峭壁陡直垂下约有一英里,底下怪石林 立,杂树丛生,蓝色雾霭笼革下,看起来就像灌木丛。 10“就是这里了!”他想,“而且就明天早上!” 11 约翰•伯德曼冷酷,无情,沉着地谋划着他的罪行,一如他在证券交易所策划交易。对于那位还 蒙在鼓里的受害者,他心中没有一丝怜悯。怨恨让他丧失了所有理智。 12 第二天,用过早餐,他对妻子说:“我想去山里面走走。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 13“好啊,”她回答得很干脆。 14“那就好,”他说:“我九点出门。” 15 九点整,两个人一起出了旅馆。按计划,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一个人回来。一路上谁也没说话, 只是在山间绕来绕去,基本上是平路,因为“悬望角”的海拔和旅馆差不多。 16 到了目的地后,约翰•伯德曼也没有什么固定计划,他决定伺机而行。他心中时不时生出一种恐 惧,害怕她会死死地拽住自己,一起坠下悬崖。他不自觉地想:厄运当头,她是否已有预感?他一直 没有说话,就是怕自己颤抖的声音会引起她的怀疑。他决心要突然行动,千脆利落,让她无法自救, 更没机会把他也拉下去。至于她要尖叫,他倒是一点也不害怕。因为这地方人迹罕至,只有从旅馆 有一条路可以过来,而他知道那天早晨没有人离开那幢楼。 17 这时“悬望角”已经在望了,伯德曼太太却停住了脚步,还打了个冷战,这着实令人怀疑。伯 德曼先生眼睛微眯,审视着太太,又开始怀疑她是否已有所警觉。没人敢说,两个人这样紧挨着走 路,他们的大脑之间会有什么无意识的交流。 18“怎么了?”他生硬地问道,“累了?” 19“约翰,”她叫道,声音中带着喘息,好多年没有叫过他的教名了,“你不觉得如果你当初对我 好点儿,事情也许会不一样?” 20“我觉得,”他答道,眼睛看着别处,“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已经太晚了。” 21“我有很多遗憾,”她声音发颤,“你就没有?” 22“没有,”他答道。 23“很好,”伯德曼太太答道,语气又恢复了一贯的生硬,“我只是想给你一次机会。”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