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一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一 2019 年广东中山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考研真题 2015 年广东中山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核心一边缘理论的主要内容。 2.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3.区域规划中的战略重点指的是什么?选择战略重点时通常要考虑哪些因素? 4.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基础设施的性质及其作用。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论述现代制造业及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特征,并说明现代制造业的国际发展趋势。 2、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一个区域的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 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性高额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现有江西 A 县、河南 Z 市、广东 G 市,江西 A 县主导产业是木材、农产品加工等;河南 Z 市,主导产业 是矿产加工、钢铁、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广东 G 市,主导产业是汽车、石化等。请回答 A 县、Z 市、G 市分别处于罗斯托经济成长理论的哪个阶段?从科技的应用、产业发展、政 治与社会特点方面分别论述该阶段的特征,并指出三个地方下一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 要解决哪些重点问题? 3、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处于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之间的某沿海经济特区城市 S 市,城市土地总面积 2000 多平方公里,人口约 500 万人,距台湾高雄 200 海里。 S 市目前人均 GDP 为 1100 元人民币。城市人口密度 2350 人/km2,在全国城市中排名 第一(同年上海人口密度 2120 人/km2,广州 980 人/km2)。人均土地面积为 0.64 亩,人均耕 地面积仅 0.12 亩,同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 1.41 亩。用地紧张,同时建设用地深度集约程 度不高,土地闲置严重。 S 市矿产资源贫乏。水资源相对充足,但时空分布不均。S 市万人拥有岸线 600m,比所
在的 G 省万人的拥有量高出 200m 左右。海岸线总长 289km,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 28km,可供开发的港口有 103 处,可建 5 万吨级至 10 万吨级、30 万吨级泊位 50 多个;S 市 海洋功能区域约 1 万 km',拥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渔业资源丰富。S 市海岸线绵长 曲折,海岛众多,滨海自然景观很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135 处。 在中国沿海 19 个港口城市中,S 市当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倒数第三。但历史资料显示, 至 1937 年抗战前,S 市商业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等城市,位列全国居第七,港口货物 吞吐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位。 S 市的 GDP 三次产业结构则为 8.9:49.2:41.9。工业以机械装备、电子、五金化工、玩具、 纺织服装、印刷等为主,产品出口外销占相当的比重。2008 年发生了全球经济危机,出口 市场萎缩,同时国内劳动价格上涨,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 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①S 市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与面临的问题。 ②S 市的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基本取向并说明原因。 2019 年广东中山大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0 分,每题 5 分) 1、区域政策 2、现代服务业 3、土地利用分区 4、资源环境承载力 5、区域发展战略 6、区域投资环境 二、简答题(30 分,每题 10 分) 1、请简述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2、请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3、请简述区域规划中战略重点的内涵及选择战略重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论述题(90 分,每题 30 分)
  1、区域空间结构如同产业结构,也能产生和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是区域分析与规划的重要内容。请论述以下问题:   (1)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2)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及其关系;   (3)举例说明点轴系统理论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农村 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工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请论述以下问题:   (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困难及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请从区域发展的理论视角,论述中国发展不均衡性和不充分性的影响因素,并 举例说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