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河南教师资格高中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真题 A
)
)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
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 1 分,选错或不选得 0 分。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
2.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
本要求的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课程
D.教材
3.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
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制
4.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 岁属于(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
A.迁移
B.技能
C.态度
D.心向
6.通过列提纲或利用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恐惧症
D.抑郁症
8.教师职业劳动过程中具有(
A.历史继承性
B.时代同步性
)
)
)
)
)
)
)
)
)
C.艺术创造性
D.未来发展性
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忠于职守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0.《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1.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
12.教学技能属于(
A.交际技能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言语技能
13.教师在对教具和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必须(
A.讲解操作要领
B.讲解相关的书本知识
C.指导学生观察
D.激发学生的兴趣
14.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15.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
A.学业成功
B.人性完善
C.适应社会
D.身心健康
16.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
A.自动教学机器
B.程序教学机器
C.电影和电视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7.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是(
A.教学方法
)
)
)
)
)
)
)
)
B.教学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评价
18.情景教学法的首创者是(
A.刘京海
B.李吉林
C.邱学华
D.倪谷音
19.汇集学生作品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是(
A.档案袋评价法
B.专题作业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0.当前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A.选拔适合于教的学生
B.培养拔尖人才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
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 2 分,多选、少选或
不选得 0 分。
1.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C.对教育目的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法的研究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A.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
C.同伴群体
D.态度定势
E.道德认知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
A.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B.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C.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E.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4.教育政策特点有(
A.政治性
B.可行性
C.原则性
D.权威性
)
)
)
)
)
)
)
)
E.战略性
5.依照顺序,教学技能训练的分解原则要求(
A.将教学技能体系分解成单一的教学技能逐一训练
B.由简到繁先掌握基本动作
C.把基本动作联合成简单的技能操作
D.把若干简单的技能操作合成完整的教学技能
E.把若干单一的教学技能还原成教学技能体系
6.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
A.语音
B.语速
C.声调
D.节奏
E.词汇
7.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包括以下检查监督方式(
A.自检
B.互检
C.班干部检查
D.班集体检查
E.班主任抽检
8.品行性问题行为的特点有(
A.外显性
B.内隐性
C.直接指向性
D.破坏性
E.叛逆性
9.在中文、外语、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A.演示法
B.讲演法
C.讲述法
D.实验法
E.讲读法
10.新授课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材料
D.巩固新教材
E.布置课外作业
三、判断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
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2.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3.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4.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5.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
)
)
)
)
)
)
)
)
)
)
)
)
)
)
)
)
)
)
)
6.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7.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是由于某种高级需要没有得到充
分满足。(
8.教师的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已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
现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9.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活动。(
10.后定法法律效力优于前定法的法律效力。(
11.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12.作业分析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技能。(
13.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方法是,列出每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达标的要求。(
14.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教师主体”。(
15.《团章》规定,团员在 30 人以上的单位,就可以建立总支部。(
)
16.传授新知识的问答法是以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为前提条件的。(
17.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
)
18.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尝试练习。(
19.目标教学法是依据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提出的。
(
20.按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四、简答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简述高中德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2.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4.高创造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5.教师应如何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6.惩罚的负效应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1.张老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高级中学任教。通过多年努力,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效果很好。他为人正直,工作认真,他看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就非常生气,经常采取不许进
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有时还训斥家长,要求家长采用严厉手段管教。校长多次做他的
工作,但他不以为然。试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校学生甲和乙因贪玩上网,上学迟到了半个多小时。班主任老师非常生气,对他们进
行了严厉批评并责令他们写检查,不准进教室上课。两个学生趁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
的小河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请问:王老师应负什么法律责任?并说明理由。
六、论述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1、2 小题每小题 13 分,第 3 小题 12 分,共 38 分)
1.对照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分析制度化教育的弊端。
2.试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3.为什么教育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
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
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
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2.答案要点:(1)发展性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主体性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完整性或学生的身心必须得到全面的发展。(4)个性化或差异性或学生具有个人不同兴
趣、爱好、追求、品格的人。
3.答案要点:(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答案要点:(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
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5.答案要点:(1)发掘教材知识和智力教育因素。(2)发掘教材情意教育因素。(3)发掘教材
技能教育因素。(4)发掘教材思想教育因素。
6.答案要点:(1)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退缩、逃避及说谎行为的发生。
(2)过多的惩罚还会使学生把避免惩罚作为行为目的,为逃避惩罚而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
(3)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4)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
的内在惩罚机制。(5)不恰当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压抑心理,从而妨碍智力及创作力的健康
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1)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张老师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
道德规范。(3)张老师违背了尊重家长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4)张老师违背了热爱
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2.答案要点:王老师应负行政和民事法律责任。王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是应该的。但是擅
自决定学生停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属违法行为。王老师行为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一
个条件,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但王老师的行为并未构成犯罪,其行为不是导致学生甲死亡
的必然原因。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1)网络教育一方面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
另一方面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2)区别:形式上: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
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选择上: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
的是掌握在他人手巾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年龄上:传统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
是“无年龄段教育”;时空上: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
2.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
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答案要点:(1)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2)教
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卓越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3)在教育过程
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性特点,充分调
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内容不要求都涉及到。允许就某一点或举例说明,只要论述合
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