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河南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真题及答案 B
)。
)。
)。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
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 1 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
0 分。
1、 从活动的性质上来说,课外活动具有(
A.自愿性选择性
B.伸缩性多面性
C.灵活性多样性
D.独立性自主性
2、“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这是一种(
A.德育基本规律
B.德育基本途径
C.德育主要方法
D.德育主要原则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4、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倒 U 型关系
B.线性关系
C.正 U 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会骑自行车的人,有利于学习驾驶两轮摩托车。这种现象属于(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6、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规范和要求,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本质性
B.继承性
C.共同性
D.稳固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C.对学校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8、教育行政复议机关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期限是(
A.15 天
B.30 天
)。
)。
)。
)。
)。
)。
)。
C.45 天
D.60 天
9、下列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A.立法解释
B.学术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0、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
A.每分钟 100 字以下
B.每分钟 100-150 字
C.每分钟 150-200 字
D.每分钟 200 字以上
11、掌握学科教材结构是指(
A.把握课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B.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C.在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D.把握特定阶段学科知识的内容及其构成关系
12、一切组织教学的措施都必须服务于(
A.维护课堂秩序
B.执行课堂教学计划
C.实现教育目标
D.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学科教学目标是指(
A.学科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和
B.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总和
C.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和
D.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14、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希望独立做事体验成功的“小大人”心理,让学生参与管理。做
学校的主人,主要符合(
A.全员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联动性原则
15、“多关心,少批评”行动原理的代表人物是(
A.罗杰斯
B.魏书生
C.德雷克斯
D.麦克菲尔
16、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B.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D.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1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
)。
)。
)。
)。
)。
)。
)。
)。
培养实验技能的教学方法叫(
A.实验法
B.发现法
C.参观法
D.读书指导法
18、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A.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19、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0、在非指导性教学法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作用
B.领导作用
C.管理作用
D.主导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
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 2 分,选错、
多选、少选或不选得 0 分。
21、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A.传道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研究者
E.父母与朋友
22、元认知策略包括(
A.复述策略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E.监视策略
23、爱岗敬业这一教师职业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有(
A.热爱教育,热爱学校
B.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C.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
D.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
E.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言论
24、属于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规章有(
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B.学位条例
)。
)。
)。
)。
)。
C.教育督导暂行规定
D.《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E.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25、板书从书写时机的角度分有(
A.超前板书
B.文字板书
C.并进板书
D.图表板书
E.滞后板书
26、课堂教学基本阶段的程序安排方式有(
A.情感式
B.开门见山式
C.交替式
D.渐进式
E.逻辑式
27、常能训练是指(
A.抽象思维能力训练
B.外语会话能力训练
C.生活能力训练
D.电脑操作能力训练
E.活动能力训练
28、预防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是(
A.行为矫治
B.情绪疏导
C.谈话沟通
D.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E.正确评价
29、如果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传授新知识,一般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E.读书指导法
30、按照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
A.相对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终结性评价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
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31、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
32、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编写的,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33、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所以又叫强迫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
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35、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36、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
37、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
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38、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就是权利义务关系。(
39、学生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致的。(
40、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
进行评价。(
41、许多教师从教多年却仍缺乏良好的教学技能,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明确的教学技能练习
目标。(
42、教师课堂上的多余动作和过分紧张是教学技能不良的表现。(
43、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课堂注入教材之外的新信息。(
44、人格性问题行为具有外显性。(
45、在德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他们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
46、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47、组织教学仅仅在上课开始时进行。(
48、愉快教学法的实质是要让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好学”。(
49、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最终的目标达成与否。(
50、档案袋评价的精神实质就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51、“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影响人发展的哪一种因素?这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作
用?
52、什么是学校德育?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5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5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55、教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方式有哪些?
56、少先队社区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57、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
在她来校后的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由于小王来自于城市,她总觉得家庭经济条件
差的小学生比较土气,没有见识,和他们在一起时总感到不自在。同时她在选配班干部、安
排座位、做操排队、上课提问等许多事情上都对这些小学生另眼看待。领导知道此事后曾善
意地批评过她。可她仍不以为然。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
58、某小学在市举办的地方文化节期间,利用学校地处闹市中心的位置,将部分教室改为游
客临时住所,并宣布学生停课放假两周。
请问:该所小学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2 小题每小题 13 分。第 3 小题 12 分,共 38 分)
59、试论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过程。
60、结合具体学科教学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6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一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
)
)
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
对上述“四个学会”的理解。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2.【答案要点】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
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过程的特点是: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3.【答案要点】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环境。
(2)智力。
(3)个性。
创造性的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4.【答案要点】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
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5.【答案要点】
教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方式有:
①情绪渲染激励。
②气氛渲染激励。
③成功体验激励。
④适当焦虑的激励。
⑤奖赏激励。
6.【答案要点】
①熟悉社区情况,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②开展宣传活动,倡导社区全民参与。
③建立组织机构,规范社区少先队管理。
④制订活动计划,有序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⑤结合学校教育提高社区教育的实效。
⑥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及时总结活动经验。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①小王的做法是错误的。
②小王的做法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③小王的做法违背了为人师表这一教师职
业道德。
2.【答案要点】
①这所小学的做法是错误的。
②学校违反了《教育法》中“学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这一规定。③学校停课两周侵犯了学
生的受教育权。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③在学习中防止两种偏向。
2.【答案要点】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提供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答案要点】
“四个学会”可以这样来理解:
(1)“四个学会”这种经营理念是为适应 21 世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所提出的,它是学
习社会的四大支柱,反应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应当始终遵循这种理念,
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 21 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
(2)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教师应从知识传播者向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转
化。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
(3)学会做事就是“学会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教师应从教会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转向注
重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4)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教师要提
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学会共处的能力。
(5)学会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基本过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是我
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
(6)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
是新时期教书育人工作始终应遵循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