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学概论考研真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环境问题中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
A. 地震
B. 台风
C. 固体废物污染
D. 火山
2.以下四种温室气体中对温室效应贡献率最高的是
。
A. CO2
B. CFCs
C. CH4
D. NOx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我国北方工业和民用燃煤用量比南方大,但酸雨问题不如南方地区突出;
B.酸雨致酸物质主要是工业排放产生的 SO2 和 NO2,因此酸雨完全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环
境问题;
C.著名公害事件中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以
及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都是烟尘和 SO2;
D.所有氯氟烃都是臭氧层消耗物质。
4. “生态学”一词是近代才创造出来的,是 1869 年由德国生物学家
首先提出的。
A.奥德姆(E P Odum) B. 坦斯利(A G Tansley) C. 蕾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
D. 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
5. 以下污染物中不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
A. 总铬 B. 总镉 C. 化学需氧量(COD)
D. 苯并[a]芘
6. 目前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
。
A. 颗粒物 B. SO2 C. NOx
D. CO2
7. 以下有关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大小比较错误的有
。
A. CH3Hg>Hg2+
B. Cr6+As5+
D. PM10>TSP
8.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
。
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C. 国家环境保护局
D.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
9. 作为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的臭氧空洞出现在大气圈中的
。
A.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10. 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将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μm 的粒子定
义为
。
A. 总悬浮颗粒物
B. 降尘 C. 飘尘 D. 可吸入颗粒物
11. 根据气团的干绝热减温率(Гd )和气温垂直递减率(Г) 的大小关系判断气团的稳定性
时,Гd
A
Г气团稳定,不利于扩散。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12.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
。
A.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 类标准;
B.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 类标准;
C.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 类标准;
D.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 类标准;
13.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中,下列方法属于物理法的是
。
A. 隔油 B. 催化氧化 C. 活性污泥法 D. 焚烧
14. 含砷、含氟废水处理工艺中加入石灰可以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其共同的作用原理
是
。
A. 氧化还原作用 B. 絮凝作用 C. 化学沉淀作用 D. 吸附作用
15.下列污染控制技术中最适于处理含低浓度 SO2 废气的方法是
。
A.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B. 双碱法
C. 活性炭吸附法
D. 循环流化床法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 环 境 学 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 有 四 个 方 面 :( 1 ) 环 境 质 量 的 基 础 理 论 ;
(2)
系。
;(3)
;(4)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
2.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170 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就人类密切关注的全球
气候变换问题达成了《
》。
3. 酸沉降包括
和
两种形式。
4. 水体自净过程很复杂,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类:(1)
;(2)
;
(3)化学净化。
5. 导致逆温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原因可以分为:(1)
逆温;(2)
逆温;(3)
逆温;(4)湍流性逆温;(5)地形逆温。
6. 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生态系统可分为:(1)
;(2)
;(3)
半自然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
、
和恢复力实现的。
8. 一般天然淡水中含量最高的四种阴离子分别是:
、
、
和 CO3
2-。
9. 目前水污染监测的布点通常采用设置断面的布点方法,所设置的断面有
断面、
断面和消减断面。
10.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三个基本原则是:(1)
;(2)
;(3) 资
源化。
11.一般来说,土壤是由腐殖质表层、
、
和风化层构成。
12. 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迁移主要包括:
作用、
作用和氧化还原作
用。
三、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 25 分)
1.
COD
2. 清洁生产
3. 危险废物
4. 活性污泥法
5. 环境影响评价
四、简答题(5 小题,共 50 分)
1. 衡量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标志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本小题满分 10
分)
2. 我国环境保法的基础制度主要包括哪些?(本小题满分 8 分)
3. 简述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哪些?各工艺分别有哪些常用技术。(本小题满分 12 分)
4. 简述环境规划的主要作用。(本小题满分 10 分)
5.简述土壤污染主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本小题满分 10 分)
五、论述题(满分 20 分)
【注意:根据报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考生答第 1 题,生态学考生答第 2 题】
1.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
势依然严峻”,请根据表 1、表 2 数据,结合你的认识(1)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2)
你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应关注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表 1 “十五”环保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
号
指标名称
2000 年
2005 年
计划目标
2005 年
“十五”
增减情况
1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1995
1800
2549
27.8%
其中:两控区内排放量
2 烟尘排放量(万吨)
1316
1165
1053
1100
1354
1183
2.9%
1.5%
3 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
1092
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1445
900
1300
911
1414
-16.6%
-2.1%
5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
吨)
3186
2900
1655
-48.1%
6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60
75
/
7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万
吨)
1613
1450
2168
34.5%
8 工业烟尘排放量(万吨)
953
9
10
11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比例(%)
705
51.8
36.5
850
650
50
50
949
555
-0.5%
-21.3%
56.1
4.3 个百分点
54
17.5 个百分点
12 城市污水处理率(%)
34.3
45(生活) 52.0
17.7 个百分点
13
14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
积比例(%)
28.1
9.9
35
13
33
4.9 个百分点
15
5.1 个百分点
表 2 “十一五”主要环保指标
指标
2005 年
2010 年
1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2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
1414
2549
3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 V 类水质的比例(%)
26.1
1270
2295
<22
“十一五”
增减情况
-10%
-10%
-4.1 个百分
点
4 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的比例(%)
41
>43
2 个百分点
5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好于 II 级标准的天数超
过 292 天的比例(%)
69.4
75
5.6 个百分
点
2. 《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五”期间,我国“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参
与综合决策,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创造性开展工作,部分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
的遏制。”请根据你的认识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