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考古发现
B. 文献记载
C. 神话传说
D. 调查问
卷
【答案】A
2.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
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
跨 1 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个地方吗?( )
A. 陕西西安
B. 浙江余姚
C. 云南元谋
D. 山东大
汶口
【答案】C
3. 下图所示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
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答案】B
4. 2020 年 2 月 14 日,袁隆平院士为支援武汉市蔡甸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捐赠的 200 吨
大米运抵武汉。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人工栽培稻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黄河中游
B. 长江中下游
C. 珠江三角洲
D. 辽河流
域
【答案】B
5. “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
( )
A. 北京人
人
【答案】D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大汶口
6. “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
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A. 炎帝和黄帝
B. 夏启和商汤
C. 老子和孔子
D. 项羽和
刘邦
【答案】A
7.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对应的朝代是(
)
①→商朝→②→春秋→战国
A. 夏朝、东周
B. 夏朝、西周
C. 西周、秦朝
D. 东周、
秦朝
【答案】B
8. 据《礼记•礼运》记载:夏朝建立后,“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
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答案】B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9. 考古学研究不仅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功用,而且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时,也具有
它的特殊作用和意义。观察下列考古图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礼器印证了青铜器有维护等级的作用
B. 铭文印证了青铜器是承载文字的
工具
C. 编铙印证了商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 兵器印证了商代战争规模大且次
数多
【答案】D
10. “哪吒”和“二郎神”是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小说《封神榜》中,他们帮
助一位英明的君主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英明的君主是(
)
A. 大禹
B. 商汤
C. 周文王
D. 周武王
【答案】D
11.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A
12.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
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 纳贡
B. 朝觐
C. 作战
D. 分封
【答案】B
13.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
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晋文公、齐国
B. 齐桓公、秦国
C. 楚庄王、秦国
D. 齐桓
公、齐国
【答案】B
14.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
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答案】D
15. 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
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A. 老子
【答案】B
B. 孔子
C. 墨子
D. 荀子
16. 据央视《2018 考古探奇》第一季《苏家垄墓葬》报道:在 1500 平方米的发掘面上,显
露着 100 多座大小墓葬和 8 个车马坑,考古人员依据迹象判断,它们的年代应在西周晚期至
春秋早期。据此判断,下列史实与该墓葬年代一致的是
A. 分封制开始
B. 甲骨文出现
C. 孔子生活时代
D. 周平王东迁洛邑
【答案】D
17. (2016 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
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答案】D
18. 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C.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答案】A
B. 分封制基本瓦解
D. 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19.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图片所示,表中应填入(
)
①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动荡 ④
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A. ①②
C. ③④
【答案】D
B. ②③
D. ①④
20.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约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B. 西周初年共分封 71 国,其中同姓诸侯 40 国
C.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
D. 虽然商鞅受“车裂”之刑而死,但他仍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答案】D
21. 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以下几个事件,据此可以判断他研究的单元主题是
( )
A. 动荡和变革
B. 国家分裂
C.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C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 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23.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
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A
【答案】A
B. B
C. C
D. D
24. 公元前 238 年,嬴政开始亲政,为统一六国的战争积极准备着。他制定了三步战略:笼
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不到 10 年时间,嬴政先后灭
掉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由此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A. 夏朝
B. 秦朝
C. 隋朝
D. 元朝
【答案】B
25.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 )
A. 灵渠
C. 骊山陵墓
【答案】D
B. 阿房宫
D. 万里长城
26. 柳宗元评价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
秦朝
A. 推行郡县制
C. 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A
B. 统一度量衡
D. 建立丞相制
27. 2018 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
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
是
A. 御史大夫
B. 丞相
C. 军机大臣
D. 太尉
【答案】A
28. 贾谊《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录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 陈胜、吴广
B. 吴广、项羽
C. 陈胜、项羽
D. 项羽、
刘邦
【答案】A
29. 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在讨论,内容涉及“汉高祖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文帝、景帝多
次减免田租赋役”、“文帝不修宫室苑囿”、“文景时期废除伤残肢体的肉刑”等。由此可
以判断同学们正在讨论内容的主题是(
)
A. 西汉初年的社会经济发展
B. 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
C. 西汉初年的宫廷建筑
D. 西汉初年的刑罚
【答案】B
30. 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八王之乱”
D. “王与
马,共天下”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 31 题 12 分 32 题 13 分,33 题 15 分,共 40 分)
31.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 1 所示的房屋名称是什么?图 2 所示的房屋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建筑?原始居民房屋
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我国的铁器使用始于春秋初年。……铁器应用于农业,出现了铁犁牛耕……大
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可能开辟更多的“私田”。……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
“公田”。……从贵族奴隶主中分化出来的一批地主,……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剥削农
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期的其他社会变化。
材料三:命蜀守李冰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
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壅江水”修建的工程名称,并概括其作用。
材料四: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
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无敌于天下的经济原因。
【答案】(1)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气候条件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