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上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A.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1 上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桥梁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无法判断 2.从远古教育进入古代教育后,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 】 A.阶级性 B.等级性 C.狭隘性 D.贫乏性 3.教育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 进他们的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作为新时期教师角色重要补充的是 【 】 A.心理治疗者 B.被攻击的对象
C.研究者 D.学校管理者 5.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首席教师作用的是 【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同伴影响 6.构成课堂气氛的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与 【 】 A.心理环境 B.情感环境 C.认知环境 D.物质环境 7.在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智者 8.提出教学过程包括九个要素的是 【 】 A.斯金纳 B.加涅 C.布鲁纳 D.奥苏贝尔
9.在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是 【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情境教学法 10.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素质是 【 】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 D.生理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 无分。 11.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 】 A.通晓所教的学科与专业 B.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C.哲学 D.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E.文化学 12.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 A.工作关系 B.人际关系 C.组织关系
D.心理关系 E.非正式关系 13.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 【 】 A.父母的权威 B.父母的表率作用 C.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D.父母的文化修养 E.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14.中小学的课程表现形式主要有 【 】 A.课程理念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材 E.教参 15.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包括 【 】 A.传授知识 B.形成技能 C.培养智能 D.发展个性 E.塑造德行 16.技能学习的过程包括 【 】 A.定向阶段
B.分解阶段 C.定位阶段 D.熟练阶段 E.应用阶段 17.素质教育目标包括 【 】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 D.心理素质 E.审美素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8.教育目的 19.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 20.课程结构 21.学科课程 22.素质教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3.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24.简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 25.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6.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27.简述德育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28.试述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29.试述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C】[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桥梁的是教 育影响。 2.【D】[解析]远古教育进入古代教育后,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分别是阶级性、等级性、 狭隘性。 3.【B】[解析]教育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 的要求,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C】[解析]教师的“研究者”的角色,是新时期对教师角色的重要补充。 5.【B】[解析]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首席教师作用。 6.【D】[解析]构成课堂气氛的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与物质环境。 7.【C】[解析]在西方,最早主张分科教学的是亚里士多德。 8.【B】[解析]加涅提出的教学过程包括九个要素。 9.【B】[解析]演示法属于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 10.【B】[解析]道德素质是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1.【A、B、D】[解析]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通晓所教的学科与专业、具有比较广泛的 基础文化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2.【A、B、C、D、E】[解析]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 心理关系、非正式关系。 13.【B、C、D、E】[解析]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父母的表率作用、民主和睦的 家庭气氛、父母的文化修养、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14.【B、C、D】[解析]中小学的课程表现形式主要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5.【A、B、C、D】[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包括: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 展个性。 16.【A、B、C、D】[解析]技能学习的过程包括:定向阶段、分解阶段、定位阶段、熟练阶 段。 17.【A、B、C、D、E】[解析]素质教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 理素质、审美素质、生理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8.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9.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这种期待突出了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 教师工作中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的开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独 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 20.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联系在一起 的问题。 21.学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 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 数和期限。 22.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 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23.答:(1)教师预见能力。 (2)教师传导能力。 (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24.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25.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26.答:(1)了解学生的需要。 (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4)建立教室常规。 27.答:(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疏导原则。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28.答: 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看,一个层次是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可称 为“学校亚文化”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另一个层次是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 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 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