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广西来宾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P-31
Cl-35.5
K-39
Mn-55
第Ⅰ卷(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纸烧成灰
B. 玻璃破碎
C. 钢铁生锈
D. 煤气中毒
2. 右图是空气在通常状况下各种气体成分示意图。图中标出的气体能供给人们呼吸的是(
)
第 2 题图
A. 甲气体
B. 乙气体
C. 丙气体
D. 丁气体
3. 太阳能热水器把水加热的过程是把光能转化为(
)
A. 化学能
B. 机械能
C. 热能
D. 电能
4. 儿童缺锌会引发(
)
A. 大脖子病
C. 贫血病
B . 佝偻病
D. 发育不良,智力低下
5. 下列做法不属于...爱护水资源的是(
A.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率
)
B. 洗菜水用来浇花
C. 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
D. 向河流中排放含 N、P 的富营养物质
6. 下列对“工业三废”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工业废渣冷却后堆放
B. 建造大池贮存工业废水
C. 加高烟囱,排放工厂废气
D. 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河流中
7. 氮肥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主要功效是(
)
A. 壮果
B. 壮茎
C. 壮叶
D. 壮根
8. 硫能在氧气里燃烧说明氧气具有(
)
A. 可燃性
B. 还原性
C. 助燃性
D. 稳定性
9.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化学式为 C2H4
C. 甲烷密度比空气的大
B.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不会发生爆炸
10.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硅
B. 水
C. 液氧
D. 生铁
11.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沉降③蒸馏④吸附,其中对水净化程度最低的方法是(
)
A. 吸附
B. 过滤
C. 沉降
D. 蒸馏
12. 下列用品中的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
A. 电器插座
B. 塑料垃圾篓
13. 下列金属材料的用途与性质不相符...的是(
)
)
C. 塑料袋
D. 塑料桶
14. 下列各组组内的元素都与金元素属于同类元素的是(
)
15. 下列原料不是..高炉炼铁所需的是(
B. 焦炭
A. 孔雀石
)
C. 石灰石
D. 铁矿石
16. 以下均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其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
17. 如图所示,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并没有接触,却在玻璃管中间产生浓浓的白烟,运用分子的下
列特性解释该现象最适合的是(
)
第 17 题图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的体积很小
C.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能再分为原子
18.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点燃
A. C2H5OH+3O2=====
2CO2+3H2O
B. CaCO3+2HCl=== CaCl2+CO2↑+H2O
C. CO+CuO=====
△
Cu+CO2
D. Cl2+2NaBr=== Br2+2NaCl
19. 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
)
A. 银 Ag、水银 Hg
B. 苏打 NaCO3、小苏打 NaHCO3
C. 生石灰 CaO、熟石灰 CaOH
D. 氧化铁 FeO、四氧化三铁 Fe3O4
20. 下列各状态下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1. 以下各图像描述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符合的是(
)
A. 往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 pH 的变化
B. 在一定量的水中放入硝酸铵固体,溶液的温度变化
C. 往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
D. 将一杯 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6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22. 下列离子在碱性、无色溶液中与框图内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H+
4
B. CO2-
3
C. Ba2+
D. Fe2+
第 22 题图
23. 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O2(CO)
CaO(CaCO3)
除杂方法
点燃混合气体
滴加适量稀盐酸
A
B
C
D
NaCl 溶液(Na2CO3 溶液)
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Cu(CuO)
滴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24. 鉴别硫酸钠、氯化钾、氯化钡、硝酸钠、稀硫酸和碳酸钠这六种无色溶液,最少还需另外用到试剂的
种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5. 有稀 H2SO4、NaOH 溶液、CuCl2 溶液、CaO、Fe 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把它们两两混合,能发生反应的物质
间最多能写出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个数是(
)
A. 8
B. 7
C. 6
D. 5
第Ⅱ卷(共 50 分)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26. 请完成以下填空:
(1)在 化 学 反应 里 ,参 加 反 应的 各 物 质 的 质量 总 和 , 等 于 反 应 后 生成 的 各 物 质 的质 量 总 和 , 这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_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3)下列玻璃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仪器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第 26 题图 1
(4)端午节的粽子煮熟后,往柴火上浇水使火熄灭,所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吃完粽子后
手上粘有油污,用洗洁精洗去油污时,洗洁精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
(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信息。A 元素在周期表①位置,请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它与表中②位置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6)在粗盐提纯过程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固体析出后,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水分蒸干。
(7)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会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如:金刚石、石墨、C60 的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 氧 化 碳 和 二 氧 化 碳 的 化 学 性 质 不 同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由它们构成的甲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则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乙和丙之间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第 26 题图 2
(9)把 A、B、C 三种物质各 5 g 放在试管内加热,充分反应后,三种物质的质量前后变化如图 3 所示,则它
们发生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第 26 题图 3
第 26 题图 4
(10)已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一个 C-12 原子的质量约为 1.993×10-26 kg,那么一个镁原子的
实际质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kg。
(11)图 4 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t2℃时,加水分别将 30 g 物质 A 和 50 g 物质 B 完全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则物质 A 所需水的质量
________物质 B 所需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小于”);
②分别将这三种物质在 t3℃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个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2 分)
27. (1)要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1%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 1 g·mL-
1)。
(2)下列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图组顺序有误且不全,请将⑦框内所缺的实验步骤图用文字补全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按(1)和(2)的正确实验步骤配制好溶液后,发现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第 27 题图 1
11%,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 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C. 所取用的氯化钠含有杂质 D. 称量好的溶质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出
(4)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反映了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把形状、大小相同的纯金属 A、B、C、D 同时放入
装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以下卡通图形象地表现了此实验现象,由图 2 可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
______(填字母代号)。
第 27 题图 2
第 27 题图 3
(5)请你写出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 3 所示,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了,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可能是稀 HCl、稀 H2SO4、Na2CO3、NaNO3、NaCl、Ba(OH)2 这六种溶液
中的三种。为确定它们各为何种溶液,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把它们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
(2)取样,往样品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有一种溶液变红色,另一种溶液不变色,剩下的一种溶液变蓝
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原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
(3)综合(1)(2)步实验现象及结论,可推断出这三种溶液中的一种溶液一定是 Ba(OH)2 溶液,还有一种溶液
一定是________;为确定剩下的另一种溶液,再取样,往其中滴加一种无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写
出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29. (1)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知道实验室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①加热高锰酸钾;②加热氯酸
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③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下列实验步骤已按顺序排列,请你在⑦处补全还缺少的一个
实验步骤。
第 29 题图
①组装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药品装入试管 ④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 ⑥收集气体
⑦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熄灭酒精灯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2N g 的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反应可制得氧气 a g;如改用加热 N g 高锰酸钾和 N g 氯酸钾的混合物,
完全反应可制得氧气 b g;则 a________b(填“>、=或<”)。
30. 某污水中除含有少量泥沙外,还含有 Ca2+、Mg2+、Na+、Cl-、SO 2-
4 等离子,为充分利用资源,科研小组
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几种离子:
(1)①②③④步骤均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此操作步骤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第 30 题图
(2)沉淀 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稀盐酸可除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 6 分)
31. (1)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往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40 g 时,恰好完全反
应。求: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016 年来宾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快速对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DD
6-10 DCCBB
11-15 CADDA
16-20 AADAC
21-25 CBDAA
二、填空题
26. (1)质量守恒定律 (2)氧 (3)试管 量筒
(4)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乳化
(5)
AlCl3 (6)停止加热
(7)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8)2∶2∶1
(9)分解反应 (10)3.986×10-26
(11)①等于 ②B>C>A
三、简答题
27. (1)44.5
(2)装瓶,贴好标签 (3)ABCD
(4)A
(5)Zn + 2HCl=== ZnCl2 + H2↑
(6)2NaOH + CO2=== Na2CO3 + H2O
28. (2)碱性 (3)稀 HCl
NaCl + AgNO3===
AgCl↓ + NaNO3
四、实验探究题
29. (1)常温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2)将导管移出水面 (3)防止加热时药品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冷凝回流使试管炸裂 (4)<
30. (1)漏斗 (2)BaSO4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4)MgCl2+2NaOH=== Mg(OH)2↓+2NaCl
五、计算题
31. (6 分)(1)四(或 4)(1 分)
28∶9 (1 分)
(2) 解:设稀盐酸的质量为 x,反应后生成 NaCl 的质量为 y
HCl + NaOH=== NaCl +H2O(1 分)
36.5
40
58.5
10%·x
40 g×10% y
36.5
=
40
40
=
58.5
10%·x
40 g×10%
40 g×10%
y
解得 x=36.5 g(1 分)
解得 y=5.85 g(1 分)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5.85 g
36.5 g+40 g
×100%≈7.6%(1 分)
答: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7.6%。
1. B 【解析】
超详解答案
2. A 【解析】可供给人们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 21%,由图知甲气体占空气体积的
21%,故选 A。
3. C 【解析】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对水加热,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4. D 【解析】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导致发育不良等,故选 D。
5. D 【解析】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率有利于保护水资源,A 属于爱护水资源;洗菜水用来浇花,可节约用
水,B 属于爱护水资源;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防止水华现象,C 属于爱护水资
源;向河流中排放含氮、磷的富营养物质,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污染,D 不属于爱护水资源。
6.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