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鼠妇属于节肢动物,但不是昆虫,它的身体和附肢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B. 华枝睾吸虫背腹扁平,有三个胚层,其幼虫主要寄生人体内
C. 两栖动物中的蟾蜍有大型毒腺,所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D. 兔与草食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消化道很长,盲肠特别发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
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
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
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详解】A.鼠妇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鼠妇科、鼠妇,它不是昆虫,身体和
附肢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A 正确。
B.华枝睾吸虫身的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属于扁形动物。
幼虫寄生在鱼、虾内,人或动物吃了未煮熟或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会被感染,B 错误。
C.两栖动物中的蟾蜍有大型毒腺,所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治疗疾病,对人类有利,C
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家兔是草食性动物,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
化植物纤维,D 正确。
故选 B。
2. 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B. “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先天性行为
C. 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 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慢慢消退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
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
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涡虫对光照的反应“身体舒展”,这是涡虫
的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也是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
决定的行为,A 错误。
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对强光的反应身体也会收缩是后天形成的一
种学习行为,B 错误。
C.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涡虫的学习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C 正确。
D.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
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D 错误。
故选 C。
3. 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或操作
观察叶片的结构
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需要徒手切片
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在高倍镜下看不到观察对象应转换低倍镜寻找
B. B
C. C
D. D
A
B
C
D
A. A
【答案】A
【解析】
【分析】(1)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挑取或撕取的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涂片是指液体生物材料
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切片是指把生物体的切成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
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需要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
片,不是临时装片,A 错误。
B.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酵母菌时,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
颜色的结构是细胞核,B 正确。
C.由于低倍镜视野宽且亮,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需要用低倍镜来观察,才能较
容易看清血液的流动情况,C 正确。
D.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数量少。因此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再换用高倍镜观察目标结构,D 正确。
故选 A。
4. 现代细胞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解释生命的能力大大增强。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为物质运输提供了大量能量
B.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速率
D. 同一种植物,生长在向阳区的叶绿体比背阴区的叶绿体大且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1)精子的形成过程经两次细胞质均等分裂及精细胞变形,精子的细胞质很少,细
胞核集中在头部,有利于精子的游动;卵细胞形成过程经过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使卵细
胞的细胞质多,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来自母方,卵细胞质为受精卵
初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要由小肠绒毛上
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需要细胞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因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线粒
体含量较多。
(3)同一种植物,生长在背阴区的叶绿体比向阳区的叶绿体大,但数目少,解答即可。
【详解】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的
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为物质运
输提供了大量能量,A 正确。
B.卵细胞形成过程经过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卵细胞中的细胞质含量多,为受精卵的早
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 正确。
C.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
提高气体交换速率,C 正确。
D.同一种植物,生长在背阴区的叶绿体比向阳区的叶绿体大,背阴区由于接受阳光的量无
向阳区多,所以,为了充分利用阳光,叶绿体的表面积比向阳区叶绿体的表面积要大,接触
面大,一边充分吸收阳光。但向阳区的叶绿体数目多,D 错误。
故选 D。
5. 如图是六种常见的植物,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具有而⑤不具有的器官是花和果实
B. 将图中所述的六种植物按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④→⑥→③→⑤→①②
C. ①有两片子叶,其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②有一片子叶,其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乳
D. ⑥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它只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是因为它的根吸水力不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根据是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图中:①向日葵、
②玉米、③肾蕨、④海带、⑤银杏、⑥葫芦藓。
【详解】A.图中①②属于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着形成果实;⑤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所以图中①②具
有而⑤不具有的器官是花和果实,A 正确。
B.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
物。所以上述五种植物按照结构上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是:④→⑥→③→⑤→①②,B
正确。
C.①向日葵是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其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的子叶;②玉米是单子叶
植物,有一片子叶,其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乳,C 正确。
D.⑥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叶只有一层细胞;
根是假根,只有固着作用,没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D 错误。
故选 D。
6. 砂引草是一种在防风固沙中有重要作用的耐盐植物,广布于内蒙古,其特殊结构—泌盐
腺,能将体内多余盐分排出。以下关于砂引草的泌盐实验研究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 a 可见幼茎的表皮由一层排列规则且紧密的细胞构成,这群细胞构成保护组织
B. 砂引草叶脉外的维管束、输导组织既可以使植物叶片获得充足的水分稀释盐浓度,同时
又为叶肉细胞提供充足水分
C. 随着生长发育的不断进行,收集细胞膨大的比例比分泌细胞大
D. 砂引草盐腺的密度和砂引草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呈正相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
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
的功能。结合图 a 可见,幼茎的表皮由一层排列规则且紧密的细胞构成,这群细胞构成保护
组织,A 正确。
B.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
所以砂引草叶脉外的维管束、输导组织既可以使植物叶片获得充足的水分稀释盐浓度,同时
又为叶肉细胞提供充足水分,B 正确。
C.观图可知:随着生长发育的不断进行,收集细胞膨大的比例比分泌细胞小,C 错误。
D.砂引草是一种在防风固沙中有重要作用的耐盐植物,其特殊结构泌盐腺,能将体内多余
盐分排出。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砂引草盐腺的密度越大,其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能力越强。
也就是说:砂引草盐腺的密度和砂引草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呈正相关,D 正确。
故选 C。
7.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杨树是呼和浩特市常见的行道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白杨树枝条上的枝芽的生长点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
B. 白杨树上的飞絮里面的黑点是白杨树的果实,其有果皮包被
C. 白杨树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除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
D. 白杨树可以吸附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发育成枝和叶的是叶芽(又叫枝芽)。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到大气中了。
【详解】A.将来发育成枝条的是枝芽;其结构中的生长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A 正
确。
B.白杨树上的飞絮里面的黑点实际是白杨树的种子,B 错误。
C.白杨树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除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外,大部分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
用散失了,C 错误。
D.汽车尾气中至少含有 100 多种有害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造成温室效
应的是二氧化碳,D 错误。
故选 A。
8. 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四个装置图,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A.探究光强度对光
B.该实验需要其他植物作
C.验证绿叶在光下释
D.澄清石灰水
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对照实验
放氧气
变浑浊
B. B
C. C
D. D
A. A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A 装置是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B 装置是验证二氧化碳对植物
光合作用的影响;C 装置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D 装置验证萌发的种子
进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详解】A.此装置内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解不稳定,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光合
作用能够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随着光照强度不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不同,导
致移液管内液面位置处在不同位置。所以,此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
响,A 正确。
B.此题装置可以用玻璃瓶内植物的叶片(无二氧化碳)和玻璃瓶外植物的叶片(有二氧化
碳)进行对照,不需要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B 错误。
C.氧气有助燃的性质,装置中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可以验证
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C 正确。
D.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表明产生气体是二氧化碳,D 正确。
故选 B。
9. 21 世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
关键之一。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与(二)过程中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B. (一)过程中用到转基因技术,这是在细胞水平上的操作
C. (二)中小鼠甲和小鼠乙的遗传物质基本相似,性别可能不同
D. (二)中小鼠乙的器官可以移植给小鼠甲,排异性较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1.转基因技术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巧
妙地进行拼接组装,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遗传性状。
2.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
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组织)。
【详解】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
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而(一)与(二)过程都是利用了细胞的
全能性培育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A 错误。
B.(一)过程中用到的是转基因技术,是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烟草细胞的 DNA 中,
这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不是细胞水平上的操作,B 错误。
C.由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是发生细胞的的分化。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细胞
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小鼠甲和小鼠
乙的遗传物质基本相似,性别相同,C 错误。
D.因为(二)中小鼠甲和小鼠乙的遗传物质相同,所以小鼠乙的器官可以移植给小鼠甲,
排异性较小,D 正确。
故选 D。
10. 为阐明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死亡的机制,科研人员制备了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模型,对小
鼠进行如下手术:颈部切 1cm 长的切口,插入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1h 后拔出线栓
恢复血流,缝合皮肤。在恢复血流 24h 后,取脑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结果如图 1,并检测大
脑组织内 Sirt3 蛋白表达量,结果如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细胞体内含有细胞核
B. 对照组小鼠的处理为进行手术操作,插入且不取出线栓
C. 由染色结果可知,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制备成功
D. 通过培养新的神经元有望修复由于创伤导致受损的脑组织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