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B. 幼儿期 D. 青年期 B. 条件性学习 D. 模仿学习 B. 小学中年级 D. 初中 B. 普遍迁移 D. 具体迁移 B. 精确性 D. 变通性 B. 产品的使用说明 D. 雷锋精神的内容 一、选择题: 1. 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是( B )。 B. 桑代克 A. 裴斯泰洛齐 C. 梅伊曼 D. 杜威 2. 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特点的时期是( C )。 A. 童年期 C. 少年期 3.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结果而发生的学习,班图拉称之为( D )。 A. 认知学习 C. 辨别学习 4. 奥苏伯尔认为,在学生的学校学习动机中,附属内驱力表现最突出的时期是( A )。 A. 小学低年级 C. 小学高年级 5. 学习单词 basket(篮子)后,再学习 basketball(篮球),所产生的迁移是( D )。 A. 一般迁移 C. 非特殊迁移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B )。 A. 水果的定义 C. 成语的含义 7. 低年级小学生写字时,教师常带着全班学生先一直进行“书空”练习,然后让学生各自 用笔写字。这种“书空”练习属于( A )。 A. 操作定向 C. 操作整合 8. 小红在阅读课文时,对其中重要内容作划线标记,运用的是学习的( B )。 A. 组织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9. 学生思考问题时,思维灵活多变,不容易受习惯、定势的影响,这是发散思维( D ) 品质的表现。 A. 流畅性 C. 独特性 10. “凡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按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种道 德判断处于( B )。 B. 习俗水平 A. 前习俗水平 D. 普遍伦理取向 C. 后习俗水平 11. 下列学生行为中,不属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是( D )。 B. 与同学闲聊 A. 上课漫不经心 D. 回答问题时语出惊人 C. 给同学发短信 12. 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艺术语陈述的教学目标是( B )。 A. 动作技能目标 C. 认知目标 13. 当小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的塑料 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这种行为改变方法就是 B. 行为目标 D. 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B. 复述策略 D. 精加工策略 B. 操作模仿 D. 操作熟练
B. 效度 D. 难度 B. 知识水平 D. 组织能力 B. 系统脱敏法 D. 自我控制法 ( C )。 A. 行为塑造法 C. 代币奖励法 14. 采用同一份量表,在相同的环境中,对同一班级的学生进行测量,所测的结果与三个月 前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此量表有较高的测验( A )。 A. 信度 C. 区分度 15. 对一位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重复讲了 10 遍,学生还没 有掌握好。若要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 C )。 A. 表达能力 C. 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 二、填空题: 16.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学与教_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17. 学生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_不平衡性_和差异性四个基本特 征。 18. 学生把等边三角形既解释为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又解释为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根据 奥苏伯尔意义学习论,这表明该生的已有知识与等边三角形知识之间已建立了_实质性_联 系。 19. 成就动机可分成追求成功和 避免失败 两种倾向。 20. 心理学上将学生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究称为_归因_。 21.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_原有认知结构_、学习心向与定势。 22. 学生在掌握“四边形”概念后再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新旧知识同化的方式属于_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_ 学习。 23. 小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这种心智活 动方式,加里格林称之为_物质化_活动。 24. 小明向爸爸妈妈咨询与同学交往的方式与技巧,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资源管理(他人支 持)_策略 。 25. 学习策略训练包括三要素:一是策略及巩固练习;二是_自我执行_;三是了解策略的价 值及适用范围。 26. 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_自律_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 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7.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_学会调适_,二是寻求发展。 28. 根据作用于学生感觉器官的不同,教学媒介一般可分三类;多媒体、视觉媒介和_听觉 媒介_。 29. 李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年龄特征,通过创设动物在床上蹦蹦跳跳结果摔伤了 腿的动画情境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这种教学策略属于以_学 生_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30.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三者之间关系,从而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31. 情感评价是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教师可通过编制由开放性 问题或_封闭式问题_组成任意的问卷来测评。 32. 创造性思维和_创造性想象_是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 33. 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教师的_热心(情)_和同情心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34. 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敏感地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典型状况,并及时调节教学,这表明该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进入关注_学生_阶段。 35. 布卢姆认为,在掌握学习中,通常学生对所需学习内容的掌握至少要达到_80_%时,才 能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 三、简答题: 36. 简述知识直观的主要方式。 主要直观方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37.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过程。 38. 简述学生良好思考习惯培养的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9. 简述皮亚杰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 ②前运算处阶段。 ③具体运算阶段。 ④形式运算处阶段。 40. 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①服从。 ②认同。 ③内化。 四、论述题: 41. 试述“高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需调整方法或活动结构。 兴趣、动机下降或疲劳。 基础知识不牢的制约。 42. 某心理学家做“水下打靶”实验。以五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将他们分为两组, 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实验前,对一组学生讲授了光学折射原理,另一组不讲 授。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 1.2 英寸处,结果,讲授过和夫讲授过折射原理的学生 成绩相同。但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即把水下 1.2 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 4 英寸处时,两组学生 成绩差异明显,未讲授折射原理组的学生不能适应变化,错误持续发生,而讲授过折射原理 组的学生适应快,投得准。 该实验是学习迁移的经典实验,这一实验主要说明的是哪种迁移理论?试论述该迁移理论的 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①该实验主要说明的是经验类化说(或概括化的理论)。 ②经验类化说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先前学习获得的一般 原理会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概括化的理论或共同原理是产生迁移的关键。 ③对教育的影响:应精选教学内容,重视学科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