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 小题,每题 1 分,11-12 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1.(1 分)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炭去异味
B.干冰升华
C.铁制品锈蚀
D.石蜡融化
2.(1 分)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
)
A.
振荡试管
B.
倾倒液体
C.
测定溶液 pH
D.
稀释浓硫酸
3.(1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CO+CuO
Cu+CO2↑
B.2P+5O2
2P2O5
C.3Fe+2O2
Fe3O4
D.Al+2HCl═AlCl2+H2↑
4.(1 分)下列有关说法:①CO2 是污染空气的成分之一;②为减少“水华”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
粉;③为防止酸雨产生,建高烟囱排烟;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就是“低碳”生活;⑤煤、石油、
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⑦“白色污染”是由废
弃塑料引起的。正确的组合是(
)
A.②⑤⑦
B.①③④
C.③④⑦
D.②④⑥
5.(1 分)下面是萌萌同学的一次化学用语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氦气:He2
B.硝酸铵中﹣3 价氮元素: H4NO3
C.N2:两个氮原子
D.2Fe2+:两个铁离子
6.(1 分)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
所示,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1 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都属于易溶物质
B.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
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 t2℃降到 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到 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8.(1 分)碳及含碳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 Y 可以为稀硫酸
B.X 可以是酒精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可以是吸热反应
9.(1 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NaOH、Ca(OH)2 等碱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10.(2 分)已知金属 R 和 Fe、H 活动性强弱关系为:Fe>R>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 R 放入 Zn(NO3)2 溶液中,有锌析出
B.金属 R 放入 CuSO4 溶液中,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C.金属铁(足量)放入 R(NO3)2 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金属铁放入 AgNO3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
11.(2 分)阅读下列 84 消毒液和洁厕灵等产品部分说明,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产品品名
主要原料
84 消毒液
有效成份次氯酸钠(NaClO)
主要性能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味道,pH=11,具有漂白性、
主要功能
注意事项
产品品名
主要原料
主要性能
主要功能
注意事项
挥发性等
高效消毒剂
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产生有毒物质氧气(Cl2)]
洁厕灵
有效成份为盐酸(HCl)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密封、置于阴凉处
A.①次氯酸钠、②盐酸、③氯气三物质按氯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是:①>③>②
B.石蕊试液遇 84 消毒液变蓝,遇洁厕灵变红
C.洁厕灵不能用来清洗用大理石为原料做成的物品
D.将酚酞试液染成的小纸花放入 84 消毒液中,小纸花最终呈红色
12.(2 分)将 69g 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 CO、CO2 和 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
元素质量分数为 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
A.136g
B.64g
C.112g
D.48g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4 分)
13.(4 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第 32 届东京奥运会组委会计划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银、铜来制作奖牌。选用金、银、铜为
奖牌的主要原料,与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有金属光泽
B.导电性好
C.化学性质较稳定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不
变。
(3)现有指定化合价的四种元素: , , , ,它们之间能形成的氧化物共有
种。
(4)如图是某一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则该反
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
14.(5 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分子角度分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原因是
。
(2)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产生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 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 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
•7H2O),其工艺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SiO2 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Ⅲ中还原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
、②
。
15.(4 分)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铜
Cu
钠
Na
氧
O
氮
N
碳
C
氢
H
(1)若某物质易潮解,能用来制作叶脉书签,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2)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单质,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3)一种碱和一种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甲、乙、丙都是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丙可分别为 Na2CO3、NaOH、NaNO3
B.若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则丙可能为氧气
C.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甲一定为氧气
D.若甲、乙都为钠盐,则丙可能为二氧化碳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3 分)
16.(3 分)“人工固氮”每年能生产 11.9 亿吨氨(NH3),反应原理为:N2+3H2
2NH3.根据化学
方程式计算:“人工固氮”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9 分)
17.(4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装置 C 可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18.(5 分)在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中,小红同学撕开某雪饼包装袋,发现袋内有一包干燥剂(如图)。同学们
对干燥剂的作用及有效成分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他们将这包干燥剂密封带回学校,到实验室进行相关
实验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看到干燥剂袋上的文字马上明白干燥的原理。其原理是
。
(2)小明同学用一支试管做实验就证明了该包干燥剂仍然有效,其实验方法是
。
(3)成分探究:这包干燥剂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小亮和小芳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亮 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 滤纸上留有白色
含有碳酸钙
固体
小芳
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滴加盐酸
无气泡产生
不含碳酸钙
两位同学实验结论截然相反,你认为
同学结论可靠,另一同学结论不可靠的理由是
。
(4)思维拓展:这包干燥剂(假定都是含钙物质)含有哪些物质?小文同学在前面同学的实验基础上,
认为其成分有两种可能:即Ⅰ:CaO,Ⅱ:CaO、Ca(OH)2,为此,小文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请完成表格
中填空内容。
实验
方案
实验
依据
若 bg 沉淀所含钙元素质量等于 ag 氧化钙所含钙元素质量
猜想Ⅰ成
立
若 bg 沉淀所含钙元素质量
(大于、小于或等于)ag 氧化钙所含
猜想Ⅱ成
钙元素质量
立
几位同学按此方案各自进行实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都得出猜想Ⅱ成立即该包干燥剂含:CaO 和 Ca
(OH)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 小题,每题 1 分,11-12 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答案
1.参考答案:解:A、木炭去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铁制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参考答案:解:A、振荡试管时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
和小指握成拳,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故
操作错误;
B、取用少量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手拿容器的中上部,并使其稍微倾斜,使瓶
口紧挨着容器口,故操作正确;
C、将 pH 试纸放在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断搅拌,故操作错误;
故选:B。
3.参考答案:解:A、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一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
方程式应为:CO+CuO
Cu+C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4P+5O2
2P2O5,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Al+6HCl═2AlCl3+3H2↑,故选项错
误。
故选:C。
4.参考答案:解:①CO2 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空气的物质,说法错误;
②“水华”主要是由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过高,造成水生藻类疯狂生长引起水质恶化,为减少“水华”
现象发生,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说法正确;
③建高烟囱排烟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能防止酸雨的发生,说法错误;
④使用含碳量低的物质生活不是“低碳”生活,“低碳”的要求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错误;
⑤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⑥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⑦“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说法正确。
故选:A。
5.参考答案:解: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 He,故选项化
学用语书写错误。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硝酸铵中﹣
3 价氮元素可表示为 H4NO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则 N2 可表示 1 个氮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Fe2+
可表示 2 个亚铁离子,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 2Fe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B。
6.参考答案: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48%﹣12%
=36%,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70%﹣10%=60%;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
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分数应减
少 60%﹣36%=24%。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7.参考答案:解:A、没有给出具体的温度,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是易溶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知道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 t2℃降到 t1℃时,由于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大
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到 t1℃,甲、乙仍然是饱和溶液,由于乙溶解度大于甲,因此乙的质量
分数大于甲,由于甲在 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 t2℃时的溶解度,因此甲质量分数大于丙,所得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参考答案:解:A、碳酸钠转化为二氧化碳,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