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贵州黔东南从江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
1.田径、篮球、足球等运动中,教师经常采用绳梯练习,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学生保持速度的能力
B.发展学生的加速能力
C.提高学生协调性、培养动作节奏
D.提高摆臂动作频率
2.球触边线则视为出界的球类项目是( )
A.篮球
B.足球
C.排球
D.羽毛球
3.排球最基本的传球技术是( )
A.背向传球
B.正向传球
C.侧向传球
D.跳起传球
4.为了取得比赛胜利,最重要的足球技术是( )
A.运球
B.假动作
C.踢球
D.接球
5.足球运动员运球跑动的特点是( )
A.步频快、重心低
B.步频快、重心高
C.步频慢、重心低
D.步频慢、重心高
6.足球比赛中,掷界外球违反规则时应( )
A.重掷
B.由对方掷球
C.坠球
D.获得任意球
7.乒乓球比赛中,远台拉弧圈球的发力方法是( )
A.以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为主
B.以上臂发力为主
C.以前臂发力为主
D.以手腕发力为主
8.单杠单挂膝悬垂摆动练习中,应用的握杠方法是( )
A.交叉握
B.正反握
C.正握
D.反握
9.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一种泳姿,并能游一定距离,常先教的是( )
A.爬泳
B.蛙泳
C.仰泳
D.蝶泳
10.《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将课程划分为四个学习方面,其中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属于( )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1.学生在快速跑的练习中出现左右摆臂动作,教师安排学生一侧靠近墙壁进行摆臂练
习,这种教学方法是( )
A.问答法
B.纠错练习法
C.游戏法
D.竞赛法
12.能够与周围组织进行营养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
A.动脉
B.小动脉管
C.静脉
D.毛细血管
13.身体素质中,速度能力发展“敏感期”年龄范围是( )
A.3~5 岁
B.6~8 岁
C.10~12 岁
D.15~17 岁
14.用止血带控制下肢出血,每小时应放松( )
A.1~2 分钟
B.11~12 分钟
C.21~22 分钟
D.31~32 分钟
15.体育课独特的功能是( )
A.教育性
B.实践性
C.娱乐性
D.健身性
16.下列属于有氧运动项目的是( )
A.10km 竞走
B.铅球
C.快速跑
D.举重
17.儿童少年进行力量练习时,为避免因胸内压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正常发育,应尽量
避免( )
A.大口吸气
B.尽力憋气
C.自然吸气
D.有节奏的呼吸
18.田径运动中,属于集体比赛项目的是( )
A.接力跑
B.短距离跑
C.跳远
D.掷实心球
19.仰卧起坐主要锻炼( )
A.小腿三头肌
B.腹肌
C.肱二头肌
D.肱三头肌
20.依据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在跳远比赛中,当运动员人数只有 8 人或少于 8 人时,
每人均有的试跳次数是( )
A.3 次
B.4 次
C.6 次
D.8 次
二、多选题
21.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 )能力。
A.认真工作
B.独立思考
C.终身学习
D.信息加工
22.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
B.环境
C.知识
D.教育
23.体育教学三要素是( )、( )、练习。
A.讲解
B.表演
C.示范
D.宣传
24.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一般分为( )三个方面。
A.学习目标
B.教育目标
C.行为目标
D.健康目标
25.下列( )是体育锻炼固有的特点。
A.具有良好的习惯性
B.具有适应性
C.全面增进身体健康
D.提高身体素质
三、判断题
26.足球比赛中,对于任何越位犯规,裁判员应判给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 )
27.《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
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特性。( )
28.周训练计划是根据课时训练计划,并结合课余体育训练实际制定的一个星期的训练
安排。( )
29.体操队列队形练习中,听到稍息口令时,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 1/3。( )
30.有 6 支球队参加单循环的篮球比赛,需进行 5 轮共 15 场比赛。( )
31.根据组织参加游戏目的的不同,将游戏分成娱乐性、教育性和竞赛性游戏三大类。
( )
32.在队形练习中,分队走是一路纵队行进间在某点听到分队走的口令后,单数做左转
弯走,双数做右转弯走,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一路纵队。( )
33.正步走要求踢出的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 35 厘米高。( )
34.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多喝水,特别是在剧烈活动时和夏天时更要大量喝水,否则人
体将失去水分,造成“脱水”。( )
35.巧妙运用模型、图片、幻灯、录音、电影等教学媒介来发挥教学作用,体现了因材
施教原则。( )
四、填空题
36.____能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以适应剧烈运动的要求。
37.____可以使人体更好地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8.运动时的饮水应以____和____为原则。
39.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续性受到暂时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
简称____。
40.____俗称抽筋,是肌肉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变得僵硬。
41.肌肉痉挛的处置方法:是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____。
42.在剧烈运动时特别是在中长跑时,能量消耗大,下肢回流血量减少,氧债不断积累。
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有恶心的现象,
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之为____。
43.“极点”消除后,生理过程出现新的平衡,出现此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之为____。
44.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叫做____。
45.运动中暑出现后,首先将患者扶送到____处休息。
五、名词解释
46.反握(单杠)
47.回环
48.摆动
49.前摆阶段
50.后摆阶段
六、简答题
51.简述前滚翻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52.简述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
七、论述题
53.体育教师的职责有哪些?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体育教师职责的看法。
八、案例分析题
54.某市郊区学校的一节公开课上,李老师上小学三年级的投掷课,教学内容是学投小
垒球。李老师将投小垒球的动作分解成“前举球、向后拉臂、向前掷球”三个分解动作,在
用“1、2、3”的口令让学生反复练习几遍以后,还让学生在墙前体会向后拉臂动作(让学
生的手碰到墙)。“正规”的学习中学生们虽然学得认真,但课前的活泼与兴奋已荡然无存,
投掷动作也显得别扭、不自然。
正规的技术学习之后,李老师让同学们进行投准(投榔头的目标)和投远的练习,学生
们马上又欢快起来,个个奋勇当先去进行练习。而奇怪的是这时学生的投掷动作与“正规”
练习时的动作一点都不一样,没有在头上引臂的动作了,但每个人都很自然,也都投得挺好
的。
请你对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