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强调无论是哪项改革或措施,都应该不仅包括实施过程,还要有监督、
反馈过程,这反映了管理的哪项原则:
( B )
A.管理的整分合原则
C.管理的能级原则
B.管理的相对封闭原则
D.管理的动力原则
2、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这实际上意味着:( C )
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的
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
3、管理层次较多而管理幅度较小的直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C )
A.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
B. 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
C. 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
D. 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满足感。
4、现代大型公司广为采用的组织形式是:(C )
A.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B.直线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C.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D.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5、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 C )
A.工作能力
B.工作环境
C.工作情绪
D.工作内容和性质
6、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
方式最重要:( D )
A.预先控制
B.实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7、 在管理决策中,应该同时有几套被选方案,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可以及时做出反
应, 这反映了:(B
A.管理的反馈原则
C.管理的效益原则
)
B.管理的弹性原则
D.管理的价值原则
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经济环境的分析中:( D )
A.利率
B.贸易赤字和赢余
C.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
D.就业人口的种族划分
9、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B )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丰厚的薪水和福利 C.职务晋升 D.领导赏识
10、 从组织内部提拔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空缺职位有很多优点,以下所列举的各条
哪一条错误的:( C )
A. 有利于鼓舞士气
B. 有利于受聘者更快地开展工作
C. 有利于平息与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D. 有利于节约招聘费用
二、名词解释(专科)
组织 :通过对组织要素确定相互关系,从而使之有序化的过程,它是动态的组织活动
过程和相对静态的社会实体的统一。具体包括:指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一种部署、一种
安排、一种活动、一种功能;指管理组织;有机的系统整体。
目标管理:以系统的方法集合许多关键管理活动,使组织中的上下级共同商定组
织的总目标及围绕总目标的部门和个人目标,并有意识地引导人们通过协调和支持来
有效地达成组织和个人目标的全面的管理系统。
决策: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行动
方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P100
管理幅度:亦称管理宽度、管理跨度,是指一名领导人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人
数。德尔菲法:是一种更复杂、更耗时的方法,除了并不需要群体成员列席外,
它类似于
名义群体法,不允许群体成员面对面在一起开
会。 三、简答题
1、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什么结论?
答:(1)工人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不是经济人
(2) 领导的责任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
(3) 起了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 存在霍桑效应
2、什么是矩阵结构?它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矩阵结构是在最高管理者领导下,既有按职能部门划分的垂直管理系统,又
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管理系统,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形式。
特点:双重机构,双重领导
优点: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组织结构、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有较好的适应性
缺点:双重结构易产生责任不清、资源不易配置、临时观点等
3、简述现代组织发展的趋势。
答:当今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三大时代大潮的背景下,组织环境呈现出更加
复杂多变的趋势。为适应环境的这一要求,组织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组织结构形式
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总的来说,组织结构变革的总方向表现出非等级制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和分立化四个基本趋势。
5、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1)下级双方的素质情况(2)计划的明确性
(3)明确的授权(4)面对问题的种类
(5)信息沟通的效率和效果(6)组织变革的速度
2、简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
容。答: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分为两
类:
一类是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和工作条件等,
称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不能直接祈祷激励员工的作用,但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
一类是工作内容本身方面的因素,如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等,称为激励因
素, 只有这类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
四、计算题
1、假如某电子仪器公司各种决策方案的预期收益如下表所示:
方案
自然状态——市场条件
收益
对医疗仪器
对计算机
对电子表
市场条件
行动方案
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
A 发展医疗仪器
B 发展计算机
C 发展电子表
D 产品保持原样
300
100
50
-50
250
400
300
-75
100
200
600
-100
分别依据乐观准则、悲观准则和最小后悔准则来选择最优方案。
不变
-100
-150
-300
-80
对医疗仪
对计算
对电子
市场条
乐观
器需求增
机需求
表需求
件不变
准 则
加
增加
增加
A 发展医疗仪
300(0)
250(150
100(500
器 B 发展计算
100(200)
)
)
机 C 发展电子
50(250)
400(0)
200(400
表
D 产品保持原样
-50
300(100
)
-75
)
600(0)
-100
-100
-150
-300
-80
300
400
600
-50
C 方
案
悲观
准则
100
100
50
最 大
后 悔
值
500
400
250
C
A
2、某公司生产电动剃须刀,生产能力为 10000 个/年,预计明年的销售量为 8000 个。
总固定成本F 为48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V 为24 元,单位产品价格P 为32 元,(1)该
公司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的目标利润是 72000 元,保目标利润的产量是多
少? 解:(1)48000/(32-24)=6000 个
(2)48000+72000=120000/(32-24)=15000 个
3、某企业对明年的产品生产提出三种方案。未来市场有两种自然状态,其中需求量大的概 率
是 0.3,需求量小的概率是 0.7。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损益值见下表,用决策树法选
出最优方案。P116
需求量大
概率 0.3
需求量小
概率 0.7
大批量生产
中批量生产
小批量生产
30
20
10
-6
-2
5
解:1:期望值:0.3*30+0.7*(-6)
=4.8 2:期望值:0.3*20+0.7
(-2)=4.6
3:期望值:0.3*10+0.7*5=6.5
答:小批量是选中的最优方案。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集体决策的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P103
答:集体决策的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增加对某个方案的接受
性、提高合法性。
集体决策可能会存在的缺陷:
群体空想症:集体决策中成员把保持群体和谐一致为目的,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
备选方案,其特征表现为,从众现象;倾向性地选择信息;盲目自信与乐观;首创精
神的幻想风险转移:集体决策较个人决策具有更多的冒险性,因为:失去个性化;领
导者的作用; 社会比较。
有时集体决策中还存在着“保守转移”的倾向。
另一个答案:在现代决策中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是个体决策人能力所不及的,这样
就需要发挥大家的智能来完成决策。集体决策主要依靠大家的知识、经验、智能,来完成决策。
因此,相比较于个人决策,集体决策通常能作出质量更高的决策,原因在于,由群体来制
定决策有利于提供更完整的住处能生产更多的备选方案,并从更广泛的角度对方案进行
评价和论证,从而作出更准确、更富有创造性的决策。如对市场的预测从而决策生产什
么样的产品时,就需要一个部门群策群力,出谋画策。其次,集体决策作出的决策有利
于增加有关人员对决策方案的接受性。现实中许多决策在作出最终决定后所以没被付
诸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并没有接受所决定的方案。但是,如果让受到决策影
响或负责实施决策的人们参与制定决策,他们将更可能接受所定出的决策,并更可能
鼓励他人也接受。另外,集体决策能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职权的协调与联合,有利于
主管人员的成长。
但同时,集体决策的效果如何也受到群体大小、成员从众现象等的影响。要是决策群体 成
员不能够真正地集思广益,而都以一个声音说话,那决策的质量就难以得到提高。再从
决策群体的规模来看,参与制定决策的人员越多,提出不同意见的可能虽然增大,但群
体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协调来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这样的集体决策的效率性
或时效性就比较低。因此,组织在决定是否采用集体决策方式时,必须考虑其决策质
量和可接受性的提高是否足以抵消决策效率方面的损失。另外,成本较高。
因此,对于复杂、重要和需有关人员广泛的决策问题,组织最好要采取集体的方式来
制定决策。反之,简单、次要和不需体现共同意志的决策,采取个人决策方式可能更
适宜。
2、分析 X 理论和 Y 理论对人性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评价这两种理论在企业运作
中的作用。
X 理论:人的本性是不诚实的、懒惰的、愚蠢的和不负责任的。普通人天生就好
逸恶劳,逃避责任,宁肯接受别人的命令。管理者必须加以强制、命令、惩罚或威胁,
才能使员工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Y 理论:人的本性是勤奋的、积极的、主动的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的本性并不
是厌恶工作,而是看作与休息、娱乐一样自然。人是有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需要的,
只要创造一定的工作条件,他们就会主动的干好工作。
麦戈雷格的观点:组织管理的效果受管理人员对人本性的假设影响。传统的管理
方式基于 X 理论的假设采取约束和控制为主要手段,已经过时,只有基于 Y 理论的管理
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美国麦格雷戈提出了 X 理论和 Y 理论,按照 X 理论,人的本性是不诚实、懒惰、愚
蠢和不负责任的;多数人天生就好逸恶劳,不愿负任何责任,宁肯接受别人的命令;
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因此相
应的管理方式:认为人是“经济人”,组织以经济报酬来使人们服从和做出功效,同时管理人员
对多数人必须给以强制、控制、命令,或以惩罚相威胁,即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才能使人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地工作。
按照 Y 理论,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目标的惟一手段。人的本性并不是厌恶工作,
而是把工作中花费体力和精力看做与游戏和休息一样的自然。人并不是被动的,能够
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某种职责,而且会主
动录求职责。有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需求的人认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并不总是矛盾
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潜能只得到了一部分的发挥。因此相应的管理方式:
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的条件和作业的方法,使人们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实现
组织目标和自己具体的个人目标而努力。
X 理论主要对于职工的约束和控制为主,在现代社会只除了一些需要固守严格规
章纪律的企业才有它的用武之地,比如在一些生产型企业中,特别是在生产车间就需
要大家严格遵守时间,使产品保质保量完成。而在大部分的现代企业中基于 Y 理论的
管理方式才能取得较好成效,如创新型环境,或设计型企业中,就需要相信员工,给
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甚至要让员工参与制定决策共同完成组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