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
1.小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使用相关的实物教具,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关系转换说强调下面哪个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A.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B.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3.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
A.马斯洛
B.韦纳 C.班杜拉
D.阿特金森
4.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机械的发现学习 C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机械的接受学习
5.下列不属于技能的是(
).
A.骑自行车
B.解两步应用题 C.打排球
D.眨眼
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 具有(
).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7.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 这一过程属于(
).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监视 C.元认知调节 D.元认知体验
8.下列哪部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9.下列哪项不是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
).
A.注意力缺陷
B.交往困难 C.冲动任性
D.学习困难
10.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首先应该做的事是(
).
A.提示教学目标
B.呈现教学内容 C.提供学习指导
D.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填空题:
11.迁移理论中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
12.学生这个要素主要是从群体因素与___________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互动过程
的.
1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____.
14.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____________的过程.
15.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_____, 向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
程.
16.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____________、和技能等.
17.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提出人们是通过——觉察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的.
18.一个好的行为目标应该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____________.
19.成败归因理论中, 归因的三个维度有内外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____________.
20.治疗恐怖症最常用的方法是行为疗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
21.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
22.在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要比场依存性好些.
23.技能不是本能.
24.头脑风暴法实际上就是自由联想.
四、筒答题:
25.举例说明什么是新旧知识之间的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26.举例说明你在准备本次考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某种认知策略.
27.列举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至少 5 种).
28.试说明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哪些区别.
五、论述题:
29.结合实际, 谈谈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0.请结合实际, 谈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D
6.B
7.B
8.A
9.B
10.D
二、填空题:
11 官能心理学
16.态度
12.个体差异
13.命题学习
14.心理自我 15.人际关系
17.顿悟
18.行为目标
19.可控性
20.暴露法
三、说明题:
21.错误.因为学习动机只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学习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条件, 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有许多主客观条件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22.错误.认知风格无好坏之分,
23.正确.技能是练习而成的, 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是技能的基础.
24.错误.头脑风暴不是无目的的自由联想, 应根据问题进行联想.
四、简答题
25.(1)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合理的或由逻辑基础的联系(2 分)(2)实质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词语
虽然不同但确是等值的、实质的. (2 分) (3)举例
(1 分)
26.(1)复述、精加工或组织策略中的具体一种策略(2 分) (2)结合策略说明 (1 分)(3)举例
(2 分)
27.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综合征、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儿童
厌学症、儿童强迫症、学校恐怖症
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
偏差、进食障碍.共 5 分, 答出一种给 1 分
28.试说明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哪些区别.
答: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其结果能够指导以后的教学与学习的评价层次(1 分)总结性评价指的
是在每一个单元或每一课后,为了判断学生在该单元(课)中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而做的评
价.(1 分)
区别主要在于: (1)进行评价的时间不同
(1 分) (2)使用的方法不同
(1 分)
(3)收集的结果不同
(1 分)
共 5 分, 缺少的项目按各项分值相应扣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29.(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3 分)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 分) (3)开
设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 分) 对各点的详细说明各占 2 分, 共 15 分
30.(1)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2
分)
(2)学习动机的培养: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5 分)
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学习
效果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b)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分)
(4
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
间接发生途径即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成新的学习需要.
(3)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 4 分.共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