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广东暨南大学卫生综合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广东暨南大学卫生综合考研真题 学科、专业名称: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考试科目名称: 353 卫生综合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最佳选择题(从 4 个备选答案中选 1 个正确的答案,每题 2 分,共 150 分) 1. 20 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 A. 传染病死亡率太高 B. 环境严重污染 C. 城市人口增多 D.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2. 环境污染物体内生物转化第一阶段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 内质网 B. 线粒体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3. 对 LD50 描述错误的是 A. 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 B. 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 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 毒物的急性毒性与 LD50 呈正比 4. 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 甲醛 B. 甲苯 C. 多氯联苯 D. 异氰酸甲酯 5. 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 A. 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B. 毒性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C. 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D. 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6.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疾病类型和死因谱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什么因素的不同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风俗习惯 D. 卫生服务 7. 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为 A.  10µm B.  5 µm C. 5µm -15µm D. 1µm- 5µm 8. 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A. 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B. 神经系统损害 C. 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 D. 肝肾损害 9. 引发赤潮(水华)的生物是 A. 软体动物 B. 鱼类 C. 线虫 D. 藻类 10. 水质是否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 A. 细菌总数和痢疾杆菌属 B. 痢疾杆菌和总大肠菌群
C. 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 D. 总大肠菌群和伤寒杆菌 11. 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 B. 使水质达到细菌学检验项目的限值 C.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D. 使水质达到卫生学要求 12. 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A. Cl2 B. HOCl C. Ca(OCl)2 D. OCl- 13. 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 A. 肺炎球菌总数 B. 结核杆菌总数 C. 细菌总数 D. 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 14. 集中式给水河流取水点,规定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防护带范围包括 A. 上游 100m 至下游 50m B. 上游 1000m 至下游 100m C. 上游 1000m 至下游 1000m D. 上游 100m 至下游 1000m 15. 可以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的大气污染物是 A. CO B. NOx C. SO2 D. O3 16. 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 色氨酸 B. 苏氨酸 C. 蛋氨酸 D. 精氨酸 17. 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 谷氨酸 B. 组氨酸 C. 蛋氨酸 D. 赖氨酸 18. 蔬菜、水果中不能提供的维生素是 A. 叶酸 B. 维生素 D C. 维生素 E D. 维生素 B2 19. 膳食调查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 A. 称重法 B. 查账法 C. 回顾调查法 D. 化学分析法 20.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 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B. 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病人出现 C. 有一定潜伏期 D. 有无体温升高 21. 有机磷农药易经完整皮肤吸收的原因是 A. 易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 B. 水溶性极大,且有一定的脂溶性 C. 对光、热、氧稳定 D. 脂溶性较大且有一定的水溶性 22. 高气湿是指相对湿度 A. > 30% B. > 50% C. > 60% D. > 80% 23. 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 A. 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 B. 机体脱水后补充大量淡水 C. 机体蓄热导致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D. 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脑供血不足 24.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噪声强度卫生学评价指标是 A. 声压级 B. 响度级 C. A 声级 D. C 声级
25. 噪声所致永久性听阈位移的早期听力曲线改变的特点是 A. 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上移 B. 语音频段和高频段听阈同时下移 C. 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下移 D. 语音频段听阈无明显改变,而高频段听阈上移 26.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2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A.年龄不同 B. 观察指标不同 C. 目标人群不同 D. 干预措施不同 2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 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29.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 A.便于发现病例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30.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B.散发、流行和暴发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 31.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32.在共同媒介一次暴露造成的暴发中,下列条件中哪条对判断暴露日期无意义 A.已知疾病的潜伏期 B.流行曲线 C.疾病的临床经过和表现 D.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 33.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适宜的 A.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 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34.临床疗效试验中,将患者进行随机化分组的常用方法中不包括哪项 A.单纯随机化 B.区组随机化 C.分层随机化 D.多阶段抽样 35.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原则进行结果观察的优点 A.克服患者的主观因素影响 B.克服亲属的主观因素影响 C.克服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 D.克服资料分析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36.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 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 活动范围的大小 D.排菌量的大小 37.判断住院患者的感染是否为医院感染所引起的主要依据是该病的 A.传染期 B.临床症状期 C.检查结果 D.潜伏期 38.平行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39.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 HIV 的传播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零级预防 40.下列哪项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有效措施 A.多因素分析方法 B.尽量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 C.在设计阶段,可采用限制研究对象的特征的方法 D.资料分析阶段控制混杂因素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特异度也称真阴性率 B.特异度也称假阴性率 C.特异度也称真阳性率 D.特异度也称假阳性率 42.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 2.9-5.6kPa 范 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 1.9-3.5kPa 范围内,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 升 高到>3.5kPa,则下述正确的是 A.灵敏度升高 B.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C.特异度升高 D.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43.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检试验 A.灵敏度高 B.灵敏度低 C.特异度高 D.特异度低
44.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系统评价 45.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C.最佳的研究证据 D.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46.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无病的人 B.病人 C.人群 D.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 47. 病死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是 A.某年发病人数 B.某年患该病的总人数 C.同期平均人口数 D.某年死于该病的人数 48. 疾病的分布是指 A.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 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C.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D.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49.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 A.高血压发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患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50. 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在不同吸烟率的人群中调查支气管炎患病率 B.在吸烟和不吸烟的人群中调查肺癌的相对危险度 C.分析以往肺癌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以研究可能危险因素 D. 从已知的肺癌组和未患肺癌组调查可疑的危险因素 51. 利用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A. 发病率 B. 构成比 C. 相对比 D. 变异系数 52. 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用 A. 标准误 B. 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系统误差 53. 要评价某市一名 8 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 用该市 8 岁女孩身高的 95% 或 99% 参考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均数的 95% 或 99% 可信区间来评价 C. 作身高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54.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则理论上应该有 A. F<1.96 B. F<1 C. F=1 D. F>1 55. 图示某年某医院门诊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 A. 直方图 B. 百分直条图 C. 直条图 D. 普通线图 56. 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A. 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 B. 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 C. 实验设计可随机分组 D. 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57. 几种药物治疗同一疾病的效果比较,应采用 A. 实验对照 B. 空白对照 C. 相互对照 D. 标准对照 58. 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有 50 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 的心律、舒张压和收缩压,能较好地分析此数据的统计检验方法是 A.配对 t 检验 B.独立 t 检验 C.双因素方差分析 D.直线回归 59. 根据观测结果,已建立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 y=2.0+3.0x,x 变化 1 个单位,y 变化____ 单位 A. 1 B. 2 C. 3 D. 5 60.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表资料,可用_________描述其集中趋势 A. 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标准差 D.算术均数 61. 抽样的目的是 A. 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 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62.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 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 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 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3. 配对设计的目的 A. 提高测量精度 B. 操作方便 C. 为了可以使用 t 检验 D. 提高组间可比性 64. 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下列何者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A. =0.05 B. =0.01 C. =0.10 D. =0.20
6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66.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B. 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折资料 C. 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67.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 A. 标准误逐渐减小 B. 标准误逐渐加大 C. 标准差逐渐减小 D. 标准差逐渐加大 68. 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可以描述 资料的特征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偏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69. 在进行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正确的是 A.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 B.H0:两样本均数相同 C.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 D.H0: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 70.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 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H0 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 H1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 H0 71. 某地 144 例 30~45 岁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测量值近似服从均数为 4.95mmol/L,标准差为 0.85mmol/L 的正态分布。该地 30~45 岁成年男子血清总胆固醇 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为 A.(4.81,5.09)mmol/L B.(3.28,6.62)mmol/L C.(4.88,5.02)mmol/L D.(4.94,4.96)mmol/L 7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A.随机化、盲法、设置对照 B.重复、随机化、配对 C.随机化、盲法、配对 D.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 73.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0 与 1 B. 1 与 0 C. 0 与 0 D. 1 与 1 74. 相对而言,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75. 为研究双酚 A 和邻苯二甲酸对大鼠生殖系统的联合毒性作用,将 32 只月龄相近的 SD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4 组,分别接受含双酚 A 饲料、含邻苯二甲酸饲料、含双酚 A 和邻苯 二甲酸饲料、普通饲料 4 种处理,观察指标为每只母鼠所产仔鼠畸形发生率。基于试验
目的,本试验属于哪种设计方法 A.完全随机设计 B. 随机区组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 析因设计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40 分) 1. 急性毒作用带 2. 痛痛病 3. 体质指数 4. 选择偏倚 5. 传染源 6. 暴发 7. AR% 归因危险度 8.参数 9. 变异系数 10. 动态数列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 试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 2. 生产性粉尘是如何在呼吸道被阻留或清除的? 3. 举例说明流行病学因果关系推断的原则。 4. 何为疾病分布?为什么认为疾病的分布对探讨病因及制定防制对策与措施有重要意 义? 5. 什么是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6. 相对数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计算、论述题(3 道题,共 50 分) 1. 接触苯作业 5 年,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能否诊断为苯中毒?为什么?(15 分) 2. 有人进行肥胖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首次因心绞痛而入院后按当前最好标 准确诊的冠心病病人 200 例。选取同一医院同期入院,且年龄范围相同,性别比例相同 确诊无冠心病的糖尿病病人 200 例作为对照。 在 200 例冠心病病人中按身高体重指数 (BMI)>=25kg/m2 者诊断为肥胖的 120 例;在对照中按同一标准肥胖者 100 例。问题: (1)请将该研究结果整理成标准四格表资料。 (2 分) (2)请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OR 值。 (6 分) (3)请解释该 OR 值的含义。 (2 分) (4)根据你所学医学知识,从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对该研究进行评价。(5 分) 3. 某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儿童体重(X)与心脏横径(Y)的关系,调查测量了 13 名 8 岁正常 男童的体重和心脏横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下面的有关结果: Table1 ANOVA 变异来源 回归 残差 总计 SS A 0.848 4.192 df 1 11 12 MS 3.344 B F C Significance 0.00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