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2013•株洲)一元一次方程 2x=4 的解是(
)
A. x=1
B. x=2
C. x=3
D. x=4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方程两边都除以 2 即可得解.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除以 2,系数化为 1 得,x=2.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基础题.
2.(2013•株洲)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x=2x2
B. x3•x2=x5
)
C. (x2)3=x5
D. (2x)2=2x2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3718684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
案.
解答:解:A、x+x=2x≠2x2,故本选项错误;
B、x3•x2=x5,故本选项正确;
C、(x2)3=x6≠x5,故本选项错误;
D、(2x)2=4x2≠2x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等知识,解题要
注意细心.
3.(2013•株洲)孔明同学参加暑假军事训练的射击成绩如下表:
射击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成绩(环) 9
8
7
9
6
则孔明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6
B. 7
C. 8
D. 9
考点:中位数.
分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6,7,8,9,9,
中位数为 8.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
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
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4.(2013•株洲)下列几何体中,有一个几何体的俯视图的形状与其它三个不一样,这个几何体是(
)
A.
B.
C.
D.
圆柱
正方体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圆锥
球
分析: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分别写出四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即可得到答
案.
解答:解:正方体的俯视图是正方形;圆柱体的俯视图是圆;圆锥体的俯视图是圆;球的俯
视图是圆.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
在三视图中.
5.(2013•株洲)如图是株洲市的行政区域平面地图,下列关于方位的说法明显错误的是(
)
A. 炎陵位于株洲市区南偏东约 35°的方向上
B. 醴陵位于攸县的北偏东约 16°的方向上
C. 株洲县位于茶陵的南偏东约 40°的方向上
D. 株洲市区位于攸县的北偏西约 21°的方向上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根据坐标确定位置以及方向角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炎陵位于株洲市区南偏东约 35°的方向上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醴陵位于攸县的北偏东约 16°的方向上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C、应为株洲县位于茶陵的北偏西约 40°的方向上,故本选项正确;
D、株洲市区位于攸县的北偏西约 21°的方向上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坐标确定位置,方向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方向角的概念并准确
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6.(2013•株洲)下列四种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图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考点:轴对称图形.3718684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
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分别判断出各图形的对称轴条数,继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B、矩形有 2 条对称轴;
C、菱形有 2 条对称轴;
D、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注意掌握轴对称及对称轴的定义.
7.(2013•株洲)已知点 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 y1、y2、y3
的大小关系是(
A. y3<y1<y2
)
B. y1<y2<y3
C. y2<y1<y3
D. y3<y2<y1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3718684
专题:探究型.
分析:
分别把各点代入反比例函数 y= 求出 y1、y2、,y3 的值,再比较出其大小即可.
解答:
解:∵点 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
∴y1= =6;y2= =3;y3=
=﹣2,
∵6>3>﹣2,
∴y1>y2>y3.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
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2013•株洲)二次函数 y=2x2+mx+8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m 的值是(
)
A. ﹣8
B. 8
C. ±8
D. 6
考点: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3718684
分析:根据抛物线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0,列式求出 m 的值,再根据对称轴在 y 轴的左
边求出 m 的取值范围,从而得解.
解答:解:由图可知,抛物线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
所以,△=m2﹣4×2×8=0,
解得 m=±8,
∵对称轴为直线 x=﹣
<0,
∴m>0,
∴m 的值为 8.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问题,本题易错点在于要根据对称轴确定出 m
是正数.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 24 分)
9.(2013•株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位于第 一 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3718684
分析:根据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1,2)位于第一象限.
故答案为: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
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10.(2013•株洲)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 60%、面试按 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
绩.孔明笔试成绩 90 分,面试成绩 85 分,那么孔明的总成绩是 88 分.
考点:加权平均数.
分析: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笔试按 60%、面试按 40%,
∴总成绩是(90×60%+85×40%)=88 分,
故答案为:88.
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用到的知识点
是加权平均数.
11.(2013•株洲)计算:
=
2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3718684
分析:分母不变,直接把分子相加即可.
解答:
解:原式=
=
=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加减法,即同分母的分式想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12.(2013•株洲)如图,直线 l1∥l2∥l3,点 A、B、C 分别在直线 l1、l2、l3 上.若∠1=70°,∠2=50°,
则∠ABC= 120 度.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3718684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3,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4,然
后相加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图,∵l1∥l2∥l3,∠1=70°,2=50°,
∴∠3=∠1=70°,∠4=∠2=50°,
∴∠ABC=∠3+∠4=70°+50°=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
解题的关键.
13.(2013•株洲)如图 AB 是⊙O 的直径,∠BAC=42°,点 D 是弦 AC 的中点,则∠DOC 的度数是 48 度.
考点:垂径定理.
分析:根据点 D 是弦 AC 的中点,得到 OD⊥AC,然后根据∠DOC=∠DOA 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AB 是⊙O 的直径,
∴OA=OC
∵∠A=42°
∴∠ACO=∠A=42°
∵D 为 AC 的中点,
∴OD⊥AC,
∴∠DOC=90°﹣∠DCO=90°﹣42°=48°.
故答案为:48.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的弦的中点得到弦的垂线.
14.(2013•株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x≤1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718684
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即可.
解答:
解:
∵解不等式①得:x> ,
解不等式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1,
故答案为: <x≤1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
组的解集.
15.(2013•株洲)多项式 x2+mx+5 因式分解得(x+5)(x+n),则 m=
6 ,n=
1 .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3718684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x+5)(x+n)展开,得到,使得 x2+(n+5)x+5n 与 x2+mx+5 的系数对应相等即可.
解答:解:∵(x+5)(x+n)=x2+(n+5)x+5n,
∴x2+mx+5=x2+(n+5)x+5n
∴
∴
,
,
故答案为 6,1.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使得系数对应相等即可.
16.(2013•株洲)已知 a、b 可以取﹣2、﹣1、1、2 中任意一个值(a≠b),则直线 y=ax+b 的图象不经过第
四象限的概率是
.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3
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 a 与 b 都为正数,即为直线 y=ax+b 不经过第四
象限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
解答:解:列表如下:
﹣2
﹣1
1
2
﹣2
﹣1
1
2
(﹣1,﹣2) (1,﹣2) (2,﹣2)
(﹣2,﹣1)
(1,﹣1) (2,﹣1)
(﹣2,1) (﹣1,1)
(2,1)
(﹣2,2) (﹣1,2) (1,2)
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有 12 种,其中直线 y=ax+b 不经过第四象限情况数有 2 种,
则 P=
=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用到的知识点为:
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52 分)
17.(4 分)(2013•株洲)计算:
.
考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718684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别根据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性质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
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2+3﹣2×
=5﹣1
=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性质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
解答此题的关键.
18.(4 分)(2013•株洲)先化简,再求值:(x﹣1)(x+1)﹣x(x﹣3),其中 x=3.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3718684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
得到最简结果,将 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x2﹣1﹣x2+3x=3x﹣1,
当 x=3 时,原式=9﹣1=8.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涉及的知识有:平方差公式,去括号法则,
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6 分)(2013•株洲)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高度 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 x(单位:
天)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 是线段,直线 CD 平行 x 轴).
(1)该植物从观察时起,多少天以后停止长高?
(2)求直线 AC 的解析式,并求该植物最高长多少厘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3718684
分析:(1)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 50 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也就是停止长高;
(2)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kx+b(k≠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C 的解析
式,再把 x=50 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CD∥x 轴,
∴从第 50 天开始植物的高度不变,
答:该植物从观察时起,50 天以后停止长高;
(2)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kx+b(k≠0),
∵经过点 A(0,6),B(30,12),
∴
,
解得
.
所以,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x+6(0≤x≤50),
当 x=50 时,y= ×50+6=16cm.
答: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x+6(0≤x≤50),该植物最高长 1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