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1757 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惟一时洋商开放的口岸。1846 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 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读表,与这些报道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某年 7 月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题目统计表 时间 题目 时间 题目 11 日 《清国商人归国》 28 日 《清国公使馆员回国》 21 日 《袁世凯归国》 29 日 《支那人归国》 27 日 《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 31 日 《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1866 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学员兼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 法等科。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百日维新的推行 4.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 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5.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一“转折点”出现在( ) A.1949 年 B.1956 年 C.1978 年 D.1992 年 6.1988 年 4 月,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市 B.连云港 C.重庆市 D.海南岛 7.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罗伯斯比尔 D.华盛顿 8.长期以来,英国国王不但享有行政权和司法大权,而且还时常侵犯议会的立法大权及财 权。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变的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 年宪法 D.《人权宣言》 9.某国“在 1825 年建成世界上地一条铁路,1850 年基本形成全国干线铁路网”,率先进入 “铁路时代”。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0.1919 年 1 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长达 5 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 尔赛和约》,导致长时间“争吵”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东主权问题悬而难决 B.与会各国战略意图不同 C.战败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D.法西斯残余势力的破坏 11.在 1933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立法中,被称为“国会有史以来通过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 意义的立法”是( ) A.银行非常法 B.联邦紧急救济法
C.农业调整法 D.国家工业复兴法 12.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 ABB 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总部只有工作人员 100 多人,而在全 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附属机构和企业,并雇用了 20 多万人,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 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区域化 B.全球化 C.多极化 D.制度化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满清入关以来,待遇汉族不平等,人民积怨已深,迄乎近世,吴樾、徐锡麟、熊成基、 汪兆铭、胡瑛等,皆牺牲一己,与满族为仇,以(因为)时机未至,事皆不成。铁路国有之 政策定,人心愈愤激,武昌义旗一举,全国响应。清廷知战争久延,必启瓜分,遣使与民军 议和。时孙文自海外归,被举为临时大总统,组织临时政府于南京。磋议两月,议定优待皇 室条件,于是清帝逊位。孙文亦辞职,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南 北统一,遂为亚洲第一共和国 (1)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来源于材料的标识为“√”,与材料无关的标识为“×”。 ——摘自 1912 年 10 月版《小学历史教科书》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③铁路国有政策的实行 。 。 。 (2)据材料,叙述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历程。(不得照抄材料) (3)据材料,当时的编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存在什么缺陷?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评价辛 亥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1)①×;②×;③√。 (2)历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进临时大总统; 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台。 (3)缺陷:只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功绩,没有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方法:辩证的方法(一 分为二的方法)。说明: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大发明家,他的众多发明都与电力的运用密切相关,因 此,人们称赞他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19 世纪 60 年代,电气开发热席卷美国。爱迪生在得到法拉第的电学著作后,很快投入到这 股开发热潮中。 1869 年,他决意当一名职业发明家。很快,他改进了电报机,发明了蜡纸和油印机。 1876 年,他发明了留声机。 1878 年,他将兴趣转到电灯研制。据说,他为了寻找灯丝,验证了多种理论,使用了 1600 余种材料,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受到“英国工程师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启发, 终于在 1879 年 10 月试制成功第一盏完善而实用的电灯。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灯泡, 并且为此专门建设直流电站、架设电网。在电灯的带动下,供电系统以及开关、灯座、灯具、 电线、配电盘等电力用料陆续取得市场。 1894 年,他用电灯光和电动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他的公司拍摄了世界上第 一部电影。 爱迪生在研制灯泡的过程中,曾发现电灯通电时的灯丝与灯泡内的金属板之间有电流流过。 对此,他作了记载并中请了专利,后人称之为“爱迪生效应”。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利用“爱 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二极管,而电子管的出现导致了另一次技术革命。 ——摘编自《科学的历程》等 (1)据材料,概括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爱迪生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爱迪生的事迹如何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答案】 (1)原因:爱迪生的钻研精神;吸取前人的科学成果;良好的科研环境。 (2)贡献:电气产品的发明,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生活;促进了电力产业发展;推动人类社 会进入电气时代;爱迪生的科学发现为新科技发明创造了条件;爱迪生的科学创新精神鼓励 着后人。 (3)示例 1:注重理论成果与实验研究的结合,如将法拉第的电学理论与电气实验研究相 结合。示例 2: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如:实用电灯研制成功后,迅速大批量生产这种灯泡,
并且为此专门建设直流电站、架设电网。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变化进行解读。(提示:解读时应包括变化的内容、原因、 影响等) 【答案】 变化的内容:由美国扶持西欧到西欧挑战美国霸权。原因:美欧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一方面, 在美国的援助下,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欧进一步崛起,大 大地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影响: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受到冲击,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参考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C 6 D 7 B 8 A 9 C 10 B 11 D 12 B 13.(1)①×;②×;③√。 (2)历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进临时大总统; 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台。 (3)缺陷:只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功绩,没有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方法:辩证的方法(一 分为二的方法)。说明: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4.(1)原因:爱迪生的钻研精神;吸取前人的科学成果;良好的科研环境。
(2)贡献:电气产品的发明,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生活;促进了电力产业发展;推动人类社 会进入电气时代;爱迪生的科学发现为新科技发明创造了条件;爱迪生的科学创新精神鼓励 着后人。 (3)示例 1:注重理论成果与实验研究的结合,如将法拉第的电学理论与电气实验研究相 结合。示例 2: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如:实用电灯研制成功后,迅速大批量生产这种灯泡, 并且为此专门建设直流电站、架设电网。 15.变化的内容:由美国扶持西欧到西欧挑战美国霸权。原因:美欧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一 方面,在美国的援助下,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欧进一步崛 起,大大地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影响:美国的经济霸 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政治多极化趋势的 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