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电厂:聚合能源 智慧响应.docx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电厂:聚合能源 智慧响应
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电厂:聚合能源 智慧响 应 智联配电昨天 虚拟电厂的核心在于聚合与通信。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可控负 荷、充电桩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资源就像是“沙”,通过虚拟电厂技术, 这些“沙”被聚拢利用、整合协同,形成巨大的“宝藏”。 主要功能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通过优化运行控制与市场交易, 实现电源侧多能互补与负荷侧灵活互动,为电网提供电能、调峰、调 频、备用等服务。根据聚合的分布式资源的种类,虚拟电厂可分为电 源型、储能型、负荷型及混合型。 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用户侧可控负荷,提升新能源并网承受能力;将分 布式新能源聚合成一个实体,解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成本高和无序并 网的问题,提高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能力;通过聚集分布式电源、储 能设备和可控负荷,实现冷、热、电整体能源供应效益最大化,促进 清洁能源消纳和绿色能源转型。 从 1.0 到 3.0 虚拟电厂的概念于 1997 年被提出以来,其研究和实施主要集中在欧 洲、北美及日本。这个阶段虚拟电厂的建设,仍然属于传统能源电力 领域,可以称为“虚拟电厂 1.0”。
如今,虚拟电厂的实现广泛应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 链、移动互联、物联网、边缘计算等信息与智能技术,是能源电力领 域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应用。其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技术使得虚拟电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资源识别、场景—资源适 配、广域调度能力;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使得分布式资源的规模化 聚合问题得以解决。这一阶段的虚拟电厂,可以定义为“虚拟电厂 2.0”。 区块链技术将会实现分布式电源出力的精确核查、点对点新型能源电 力交易的撮合等革命性应用,是实现“虚拟电厂 3.0”的技术基石。 “冀北方案”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聚焦在绿色低碳冬奥、清洁能源消纳、智慧能 源服务等应用场景,打造冀北全域虚拟电厂示范工程,涵盖张家口、 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五地市,对冀北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 用等辅助服务,并为客户和分布式能源等市场主体提供参与电力市场 交易的途径。 示范工程围绕“一个平台”+“两张网络”+“多方应用”展开。“一个平台” 为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两张网络”包括以智能配电网为核心的多 能流网络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架构为核心的泛在电力 物联网络;“多方应用”对内与营销部、电网调度、交易中心对接,对 外鼓励能源生产/供应企业、工商业/居民用户等多方参与,与全社会 共享发展成果。 2018 年 3 月,由国网冀北电力主导的 IEC 标准虚拟电厂《用例》提 案获批正式立项,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虚拟电厂国际标准编制领
域的里程碑突破。国网冀北电力将通过主导虚拟电厂国际标准,推动 相关科研和技术的发展,探索在促进清洁消纳等技术领域的冀北方案。 上海·806 个电厂 4 月 28 日下午,上海闵行区的 5 辆电动汽车同时降低了充电功率;徐 汇区酒店将空调温度调高了两度;居民家中新风系统自动关闭;黄浦 区楼宇调整了电梯运行时段和台数;宝山区企业电工再次查看了已经 按照事先约定策略自动关停的设备…… 五一期间,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场景下虚拟电 厂全域综合响应,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智能有序充电用户、工业自动 响应、储能、综合能源云平台、分布式用能、冰蓄冷等多种类型客户 共同参与,通过对自身能源的合理分配,从单纯的使用电能变成了一 个个微型“虚拟电厂”。 国网上海电力此次全域综合需求响应于 4 月 28 日下午 13 点开展了 6 个特定区域局部精准削峰响应试点,平均减低区域负载 15.06%。于 5 月 2 日凌晨 3 点~6 点的电网负备用时段开展了规模化填谷响应,单 次最大提升负荷 34.03 万千瓦,响应时段平均填谷负荷 31.21 万千瓦, 填谷负荷量占夜间电网低谷负荷总量的 3.35%。806 个用电客户变身 为一个个可以参与“削峰填谷”的虚拟电厂。 【专访】 赵建立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客服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智能用 电新技术研究及需求侧管理等领域工作。
《亮报》:虚拟电厂让用电客户变身成为一个个“电厂”,保障电网供 需平衡。请问,虚拟电厂的用电客户都有哪些要求? 赵建立:用电客户要成为虚拟电厂或被虚拟电厂所聚合,取决于 3 个 前提条件:一是其自身资源禀赋的可调控性,可以受控地发电、降低 负荷、提升负荷或实现电力的有序充放;二是其自身资源的受调控性, 用电客户有参与意愿、自身资源具备完善的通信设施可以被聚合;三 是其自身资源聚合的经济可行性,可以在合理的实施成本下实现资源 聚合,形成规模化可调控能力。 《亮报》: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不断推进,虚拟电厂的前景将 会如何? 赵建立:虚拟电厂发展到今天,其概念内涵有了很大的扩展,随着泛 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不断推进,更是极大地推动了虚拟电厂的发展, 并逐步走向实用化。 我们知道,泛在电力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构成。 感知层对用电客户设备或系统的全息感知能力,使得更多的分布式资 源具备可调控能力,虚拟电厂的客户群体得到实质性扩展。网络层的 泛在连接能力,使得用户资源更易于被聚合,从而实现可调控资源的 规模化。平台层的信息高效处理能力,使得虚拟电厂的资源协同整合 与优化运行控制问题得到解决。应用层丰富化、共享型的应用场景, 使得用电客户参与意愿更强、参与机会更多、参与收益更高。可以预 期,虚拟电厂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将于近期获得突破性成果。
本版内容来源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王宣 元、刘蓁、金雍奥、赵建立、邵毅敏、严石对本文有贡献。 来源:亮报 精彩视频 识别二维码,即刻观看视频 陈皓勇:综合能源前沿技术与市场前景 陶佳:智慧能源与配电网 朱发国:智能配电产品的要素设计 俞庆: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思考 精彩荐读 1、国家电网:面向低压配变台区的微电网技术报告 2、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基于现代电力系统去构建的综合能源物联网 3、国家电网 | 物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电网应用报告
4、配网母线电压异常故障判断与处理 5、边缘智能与泛在物联的若干技术思考 6、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故障自愈探讨 7、华为杨晓华:5G 确定性网络使能能源互联网 8、如何打造三型两网储能电站 9、泛在电力物联网全景监控的智能防御框架 10、王鹏:2018 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及时与我联系(微信: 18601014686),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智联配电 非你不可,小编望眼欲穿 爱我请给我好看! 阅读 81 在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