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贵州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贵州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1.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是因为 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地球体积大小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 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 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的干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 认 为 这 种 对 雷 达 的 干 扰 , 其 原 因 可 能 是 ( )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C.太阳活动的影响 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 D.外界杂质的影响 3.北半球夏至日 A.是 12 月 22 日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 D.太阳直射点在 23026/N 4.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 B.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66034/ C.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5.某 地 正 午 时,“北 京 时 间”为 12 时 16 分,则 该 地 经 度为 A.116°E C.104°E B.124°E D.136°E 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与日出同步,下列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国庆节 B.儿童节 C.劳动节 D.建军节 7.下列关于莫霍界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该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减小,横波 完全消失 C.是上地幔和下地幔的分界面 D.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8.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9.近地面风向是: A.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C.与等压线平行 B.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D.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 10.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 B.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D.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 方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回答 11~12 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N附近 C. ①是冷性气流 B. 乙点位于30°N D. ②是暖性气流 12. ①②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 ①东北风,②西南风 C. ①西南风,②东北风 B. ①东南风,②西北风 D. ①西北风,②东南风 13.七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14.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①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下列天气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的锋面雨 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是副热带高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D.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常受冷高压控制,以阴雨天气为主 16.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1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 18 题:
③ ④ ⑥ ⑤ ② ① 18.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为: A.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 D. ①②③④ 1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A. B. C. D. 20.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暖流 寒流 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受寒流影响显著 B.寒、暖流交汇处常常是台风的发源地 C.秘鲁附近沿海寒、暖流交汇,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 D.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右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 21~22 题. 2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22.图示山岭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23.关于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叙述不正确的有 A.是受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的影响 C.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D.由海南岛到大兴安岭的热带一亚热带一温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这种分异 ) 24.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B.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状况无关 A.国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25.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 B.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 C.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 26.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 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 围越广 27.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城市规划的需要 C.交通条件的发展 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D.人口的消费需要 读下图回答 28--29 题 2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普通小卖部 B.甲早点铺 C.甲珠宝行 D.甲五星级宾馆 乙家具商店 乙汽车销售 乙家具商店 丙五星级宾馆 丙高级家具电器 丙早点铺 丙早点铺 29.关于六边形服务范围模式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 乙珠宝行 A.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各供应点会彼此竞争,服务范围会重叠 B.在利润的吸引下,新的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会缩小,彼此相切 C.圆形的服务范围彼此相切不重叠,可以覆盖所有的区域不留空白 D.空白区的消费者选择最近的供应点,从而分割成四部分,使圆形范围变为六边形 19 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 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已加入 WTO,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 而花奔、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回答 30—31 题。 30.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D.投资多,能耗大
31.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 取的对策是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 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以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 度的强弱。读图完成第 32 题。 32.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 ②食品罐头厂 ③电脑装配厂 ④玻璃厂 ④皮革厂 B.①彩印厂 C.①水泥厂 ④烤烟厂 ④制糖厂 D.①啤酒厂 ②造船厂 ②造纸厂 ②炼铝厂 ③纺织厂 ③家具厂 ③缫丝厂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 均为发达国家。第 I 阶段,该公 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 a、b、c 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 a、b、c 三国投资设厂, 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完成 33-34 题。 33.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 34.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 I 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 35.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从火车站运送 50 吨货物到 20 千米远的市区各仓库选择公路运输 B.从成都运送 100 吨钢材到拉萨选择铁路运输 C.从山西运送 5000 吨煤到北京选择水路运输 D.从深圳运送 20 千克急救药品到香港选择飞机运输 36.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因地而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稀少的地区,不宜设置过密的固定商业网点 B.人口稠密的地区,应多采取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
C.交通不便的地方,因与外界联系少,宜设置固定式网点,以保证居民消费 D.随着电信通信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取代了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式商业网点 2000 年的“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广泛讨论了我国新世纪的“四大工程”,即南水 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据此完成 37-38 题。 37.“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的项目是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38.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39.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 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A.交通运输网 B.邮政网络 C.电信网络 D.商业网点 ) 40.“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材料一:21 世纪全球已经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信息和高科 技的竞争。 材料二:“GIS”的英文全名是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它具 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 GIS 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有关查询,但 GIS 系统能进行势态分析, 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0—13 题: 4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 9 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B.测量范围大 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42.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 U 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 侦察 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43.如果将 GIS 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 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4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45.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条件向东向西逐渐变干 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B.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加
46.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 B.移民亚马孙平原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7.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48.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B.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 扩大耕地面积 C.实行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实行退耕还牧,提高草原面积 49.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提供契机的因素是: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良好的区位条件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50.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缩短了产业升级时间 B.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 整 C.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 D.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和 合作 参考答案 1-5 DCDCA 21-25DBBDC 41-45DADBA 6-10 BABDC 26-30ABBBA 46-50DABCC 11-15 ACBAB 31-35 ADCBC 16-20BCBCD 36-40ADBCB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