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技术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技术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根据 AECT1994 定义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界定,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 B.学习过程 C.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D.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2.在完成某一单元的教学后,教师用 Excel 创建了一个学生成绩表。教师在 Excel 数据表中 获得学生最低分的方法是()。 A.使用“函数”中的“计数”B.使用“函数”中的“最小值” C.使用“函数”中的“求和”D.使用“函数”中的“平均值” 3.教学媒体按照它们对感官的刺激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交 互媒体。下列对媒体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A.幻灯、录音、唱片、电影、电视、录像都属于视听觉媒体 B.黑板、书本、图片、投影都属于视觉媒体 C.广播、录音、幻灯、唱片、录像都属于听觉媒体 D.幻灯、录音、书本、图片都是交互媒体 4.教师利用量规对小组汇报的结果进行评价,这属于()。
A.描述性评价 B.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5.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获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6.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7.在电子幻灯片的大纲视图模式下,教师输入标题后,接着输入内容时,应按()。 A.Ctrl+EnterB.Enter C.空格键 D.Ctrl+Space 8.在采用“教育技术”名称以前,我国曾经使用过的另外一名称是()。 A.电视教育 B.函授教育 C.电化教育 D.电影教育 9.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经常提及“新型教学结构”这一术语,它指的是()。
A.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 B.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 C.“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D.以资源整合为主的教学结构 10.经验之塔可分为三大类,按直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A.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B.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 C.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D.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 A.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 B.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 C.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 D.教材多媒体化、过程智能化 12.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应呈现出()。 A.丰富性 B.多变性 C.复杂性 D.非预设性 13.分析学习者特征不属于教育技术()方面的范畴。
A.开发 B.利用 C.管理 D.设计 14.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对教育技术基本内涵表述正确的是()。 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5.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当前,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B.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C.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 动 D.早期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6.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施”环节是相对独立的环节。() 17.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18.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19.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型、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 20.图形、色彩和声响能增强操作和练习能力的吸引力。例如,当学生答题时,计算机程序 随机放一段低沉的乐曲,或随机呈现一幅鬼脸图,这样能提高答题效率。() 21.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 的参与是激活其思维的基本前提。() 22.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自己与该课程相关的软件装在计算机的任意硬盘分区中。() 23.PowerPoint 是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演示用的多媒体投影片/幻灯片工具,它是以页为单位 制作演示文稿。() 24.推广教育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25.教育技术只包含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如投影仪、计算机、摄像机等硬件设备。() 四、案例分析题(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单选题,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资源准备: 在“制作可爱的家乡演示文稿(PPT)”一课中,需要收集一些和主题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同时准备多种资料来扩展学生的思路。 32.教师在使用 Word2003 准备网站中用到的文本资料时,若要插入符号“①”具体的操作步 骤是()。
A.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分隔符”选择“①”插入即可 B.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选择相应的图片插入即可 C.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对象”→“由文本创建”选择相应的文件插入即可 D.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符号”选择“①”插入即可 33.根据教案的设计,您认为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不能缺少的设备是()。 A.实物投影 B.计算机和投影机 C.录像机 D.DVD 播放机 34.在网上下载的相关图片如需要进一步精细加工,最适合使用的软件是()。 A.PhotoshopB.PowerPointC.ExclD.Word 35.教师在备课时,将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以文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硬盘上,通常用()为 单位里衡量数字文件的大小。 A.双字节 B.四字节 C.三字节 D.一字节 36.本课预先准备的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到教室中使用时,发现幕布上的影像严重偏色,最 可能的可能是()。 A.教室中的计算机没有接通电源 B.投影仪没有接通电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