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类 A 卷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资本有机构成:①.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
值构成。②.资本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
做资本的技术构成。③.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其变化的资本的价值
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 C:V 表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
断提高的趋势,这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其他后果,资本有机构
成除了造成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之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造成了其他一些后果,比如生
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等。
2、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又叫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本之和。利润是资本在运动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它是剩余
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①.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
律。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
的,从而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生产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②.生
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就变为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
3、“挤出”效应: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它可以是增加政府支出,也可以是
减少税收,根据乘数效应,国民收入会成倍增加,同时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假定货
币供给未变动,则人们手中用语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利率的上
升抑制了私人投资和消费,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4、流动偏好陷阱: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
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
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
反之,当利率极低,比方说 2%,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
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
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
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解: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在商品交换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
中游离出来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
系。
货币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第
一种职能是价值尺度,商品的价值当用货币表现出来时候,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
表现,是商品的价值与货币的价值的比率。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交
换的媒介。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支付手
段,指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或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5)世界货币,指货币
越出一国的界限,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化身发挥作
用,这实际上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何在?
解: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它排除了按资分配的可能性。2.由社会主义
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社会主义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3.社会主义存在三大
差别,区域,工农、劳资;这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没有变
成第一需要。
3、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4、简述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解: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矛盾提出的。
按照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对有效需求的解释,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后来,凯
恩斯在《一般均衡理论》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将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厂商投资需求、政
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等四种需求加总,称为全社会需求或有效需求。社会总需求是指有效需
求,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
总是大于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变为有效需求。
他对“效需求不足”从“三大心理规律”上做了分析。第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渐减少的,这样就造成消费需求的相对不
足。第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投资增加会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又会造
成商品价格下跌,这样,预计的投资盈利率将会是逐渐下降的。而预计的投资盈利率的下
降又会引起投资需求逐渐衰退。第三,流动偏好规律:人们总是希望手头保存现钱,以备
不虞之需,所以银行利息率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不可利息很低,否则谁还把现钱存入
银行呢?由于利息率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预计投资盈利率又逐渐下降,所以人们很
可能进一步减少对投资的兴趣,这样也就会进一步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从表象上看,中国目前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有如下具体表现:
第一,市场价格处于低位,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当前价格的下降是前几年价格下降的
持续,2002 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0.8%,其中,城市下降 1%,
农村下降 0.4%。
第二,收入差距拉大,居民消费倾向降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居民间的
收入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加速扩大。
2002 年末,城乡居民存款增速依然远远高于消费的增长,储蓄余额达到 8.7 万亿元,反映
出城乡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和收入差距拉大并存,预期支出和下岗失业
压力的增大,不仅影响到了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质量,而且也逐步成为制约消费需求
和投资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
第三,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一方面,技术有机
构成的提高将使单位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下降;另一方面,外在的竞争压力将加速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速国内企业的优化重组。此外,下岗失业人员、新增劳动
力、扩招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几股力量汇聚在一起,加剧了就业的难度和压力。
第四,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仍比较明显,投资对国债的依赖性仍较强,自主增长的内在机制仍不完善。
第五,国际环境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
阴影对世界经济回升和国际市场油价产生的影响难以预料;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大顺差
的难度很大;等等。
针对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扩大内需,投资、消费双轮驱
动,保持宏观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扩大投资和政府支出就会形成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随着收入分配中工资所占比重的增长,在我国目前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有效地刺
激居民消费需求,会引致民间投资的扩张,拉动经济增长,此外还会有效改善居民的收入
预期,增强信心,减少过度储蓄,扩张即期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多渠道、多
层次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离不开劳动投入的大量追加。
要认真落实扩大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中再就
业困难的低收入者实施就业援助。遵循产业升级规律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积极发展劳动密
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开辟多吸纳就业的机会,努力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政府投资扩大就业,应当集中于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级差地租 I 和级地租Ⅱ的区别和联系。
解: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有差别的地租,其实体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
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
经营垄断。这种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这样,经营中等
地和优等地的资本家就会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
程度的不同。土地优劣条件的不同使得等量资本投入等面积的不同地块上的生产率出现差
异,导致不同地块上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不同。由于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决
定,因此经营中等地和优等地的资本家就可按照高于自己个别生产价格的社会生产价格售
卖自己的农产品,从而形成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的来源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
创造的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 II。级差地租 I
是不同地块间由于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包括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而形成的级
差地租;级差地租 II 则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
差地租。
2、试述完全竞争下,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解: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
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址的很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
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下面以图图 2—1 进行分析。
我们由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衡点出发,来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图 2—1 中,由市场需求曲线 D1 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 SS1 的交点 A 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
格为 P1。在价格水平 P1,完全竞争厂商在 LAC 曲线的最低点正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
利润均为零。由于行业内不再有厂商的进入和退出,故称 A 点为行业的一个长期均衡点。
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Qi1,行业均衡产量为 Q1,且有。
假定外在因素影响使市场需求增加,D1 曲线向右移至 D2 曲线的位置,且与 SS1 曲线
相交,相应的市场价格水平由 P1 上升到 P2。在新的价格 P2,厂商在短期内沿着既定生产
规模的 SMC 曲线,将产量由 Qi1 提高到 Qi2,并获得利润。
从长期看,由于单个厂商获得利润,便吸引新厂商加入到该行业中来,导致行业供给
增加。行业供给增加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由于
是成本不变行业,所以,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发生变化,企业的成本曲线的位置不变;另—
方面,行业供给增加会使厂商的 SS1 曲线不断向右平移,随之,市场价格逐步下降,单个
厂商的利润也逐步下降。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即 SS1 曲线一
直要移动到 SS2 曲线的位置,从而使得市场价格又回到了原来的长期均衡价格水平 P1,单
个厂商又在原来的 LAC 曲线的最低点 E 实现长期均衡。所以,D2 曲线和 SS2 曲线的交点 B
是行业的又一个长期均衡点。此时有,市场的均衡产量的增加量为 Q1Q3,它是由新加入的
厂商提供的,但行业内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仍为 Qi1。
连接 A、B 这两个行业的长期均衡点的线 LS 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
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的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
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行
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
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成本递增行业是较为普遍的情况。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以图 2 一 2 进行分析。
在图中,开始时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点 E1 和行业的一个长期均衡点 A 是相互对应的。
它们表示:在市场均衡价格水平 P1,厂商在 LAC1 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且每个厂
商的利润为零。
假定市场需求增加使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至 D2 曲线的位置,并与原市场短期供给曲线
SS1 相交形成新的更高的价格水平。在此价格水平,厂商在短期内将仍以 SMC1 曲线所代表
的既定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并由此获得利润。
在长期,新厂商会由于利润的吸引而进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整个行业供给增加。
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成本不变行业不同,在成本递增行
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使得厂商的成本曲线的位置
上升,即图中的 LAC1 曲线和 SMC1 曲线的位置向上移动。另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直接表
现为市场的 SS1 曲线向右平移。那么,这种 LAC1 曲线和 SMC1 曲线的位置上移和 SS1 曲线
的位置右移的过程,一直要持续到什么水平才会停止呢?如图所示,它们分别达到 LAC2 曲
线和 SMC2 曲线的位置及 SS2 曲线的位置,从而分别在 E2 点和 B 点实现厂商的长期均衡和
行业的长期均衡。此时,在由 D2 曲线和 SS2 曲线所决定的新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 P2,厂
商在 LAC2 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又都为零,且。
连结 A、B 这两个行业长期均衡点的线 LS 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
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
动。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动,还同时引起行业长期
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
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行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
济的作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行业的产量的增加,使得行业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效
率提高,从而使得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
右下方倾斜的。以图 2 一 3 进行分析。
与对图 2—2 的分析相似,开始时,厂商在 E1 点实现长期均衡,行业在 A 点实现长期
均衡,E1 点和 A 点是相互对应的。所不同的是,当市场价格上升,新厂商由于利润吸引而
加入到该行业中来的时候,一方面,在成本递减行业的前提下,行业供给增加所导致的对
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却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下降了,它使得图中原来的 LAC1 曲线和
SMC1 曲线的位置向下移动。另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仍直接表现为 SS1 曲线的位置向右移
动。这两种变动一直要持续到厂商在 E2 点实现长期均衡和行业在 B 点实现长期均衡为止。
此时,在由 D2 曲线和 SS2 曲线所决定的新价格水平 P2,厂商在 LAC2 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
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又恢复为零,且。
连结 A、B 这两个行业长期均衡点的线 LS 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的
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的
变动。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还同时会引起行业长期
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动。